1939年9月1日,德國向波蘭發起了進攻,德軍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攻破了波蘭的首都華沙,波蘭宣告滅亡。
這一場戰爭開始得很突然,結束得也很突然,德軍短時間內就將當時擁有百萬軍隊的波蘭給滅亡了,讓世界各國大吃一驚。要知道,在這一場戰爭爆發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僅僅過了20年的時間,而作為一戰戰敗國,德軍能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波蘭擊敗,可想而知德國軍隊的水平和素質有多高。
那麼,閃擊波蘭時的德軍作戰水平到底如何?我們可以從德國軍隊素質、數量、戰術指導思想以及綜合實力四個方面來分析。
▲華沙城被攻破
一、10萬大軍,10萬個“軍官”
一戰之後,德國將一戰時期的德軍參謀部以文官的身份保存了下來,這羣軍事參謀經歷了一戰,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戰後二十年時間裏,他們積極吸取一戰戰敗的經驗教訓,秘密研究如何塑造一支強大的現代化陸軍,為德軍量身定做了一整套現代化訓練體系。
而一戰之後,德國人生活在輝煌的歷史和屈辱的現實交織的環境下,改變現實成為了那一代德國人為之奮鬥的目標。可以説在一戰戰敗的第一天起,德國就下定了復仇的決心,這就導致了德國國內民眾加入軍隊的積極性非常高,並且也願意去接受高強度的訓練。
正是因為這樣,雖然在一戰之後,德國陸軍的數量被嚴格限制在了10萬人以下,但是德國對這10萬人按照制定好的訓練體系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在高強度的訓練下,這10萬人的軍事素養遠超其他國家的士兵,而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都成為了二戰時期德軍的基層、中層將領,是未來德國百萬大軍的核心,帶動了整支部隊的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因此,在閃擊波蘭時,德軍的軍事素養以及作戰能力都要比波蘭士兵優秀很多,而正是這些高素質的軍事人才造就了德軍卓絕的作戰水平。
二、碾壓性的區別
當然,儘管德軍士兵的個人軍事素質很高,但是如果軍隊數量一直提不上去,又如何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滅亡波蘭?
其實自1933年起,德國就開始不斷地擺脱軍隊數量上的限制,從最開始的10萬人,秘密擴軍到30萬、50萬。在1936年3月,德國更是直接宣佈廢除《凡爾賽和約》,德軍從此不用再受到數量上的限制。
據統計,在德國閃擊波蘭時,德國陸軍總數達到了275.8萬人,後備軍大概還有100萬人,空軍方面也是從無到有,總兵力達到了37.3萬人。因此在閃擊波蘭時,德軍總兵力已經遠遠地超越了當時的波蘭,呈現出壓倒性的數量優勢。原先按照高標準進行嚴格訓練的10萬德軍,就是在這一時期成為了數百萬德軍中的骨幹力量。
並且隨着德國國內軍工業的不斷髮展,德軍還配備了大量的新型裝備,除了擁有3195輛作戰坦克和4093架作戰飛機之外,還配備了277萬支步槍、12.68萬挺機槍、1.12萬門反坦克炮等攻擊性武器。雖然海軍不是納粹德國的發展重點,但是在戰爭開始時,德國海軍方面也擁有着多艘水面艦艇以及57艘潛艇。
正是這些規模龐大的新型武器裝備,使得德軍的戰鬥水平有了質的飛躍。相比較而言,波蘭軍隊現代化程度並不高,直至戰爭時,波蘭軍隊還擁有着大量傳統的騎兵,坦克數量更是不及德軍的零頭。這一區別,使得德軍在面對波蘭軍隊時,呈現出一種絕對性的碾壓。
▲波蘭的傳統騎兵
三、閃電戰戰術
不過,一支軍隊光滿足士兵個人素質強、人員數量多、裝備水平較先進這三點, 還達不到真正的強大,最為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正確的戰術指導思想,這也是德國軍隊水平中所體現出的一種“軟實力”。德國在閃擊波蘭時就運用了“閃擊戰”的戰術指導思想,正是這一戰術指導思想讓德軍作戰水平大大提高。德軍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滅亡波蘭,這一戰術指導思想居功至偉。
“閃擊戰”作戰理論,最開始是由德國總參謀長施利芬在《對法戰爭》的備忘錄中提出,基本的作戰思想就是要在敵對國家還沒有來得及進行戰爭動員的情況下,投入本國的主要武裝力量,集中優勢兵力在主要突擊方向,以求達到戰略的突然性,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德國的軍事參謀們將這一理論和一戰之後興起的“空軍制勝論”和“坦克制勝論”結合起來,進行了發展,提出了在飛機和坦克兵的協同下,以裝甲兵部隊遠程奔襲,實施高速進攻的“閃擊戰”戰略思想。
在攻擊波蘭時,德國便是運用了這一軍事思想,集中了主要兵力用以攻擊波蘭。當時德國集中了62個師、160萬人、2800輛坦克、6000門迫擊炮、2000架飛機向波蘭發起了突然進攻,集結的兵力達到了德國總兵力的三分之二。而波蘭的總兵力雖有150萬,能用以抵禦的卻只有100萬,而且裝備十分落後,只有4300門火炮、200輛輕型坦克和650輛超輕型坦克。如此等級的戰鬥力,跟當時的德軍簡直就不是一個水平線的。
四、勝利壯人膽
綜合來看,閃擊波蘭時,德軍擁有着高素質的人才、佔有壓倒性優勢的軍隊數量、大量的現代化武器裝備以及先進的戰術指導思想,才能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裏就將波蘭滅亡。這時候的德軍在某些方面,與英法等強國相比已經有所超越。
但是波蘭的軍事實力相比較英法等傳統強國來説,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德軍的這一戰績雖然矚目,可並不代表當時的德軍水平就已經達到了可以橫掃世界的地步。而且在這場戰爭中,德軍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傷亡四萬多人,並且損毀了217輛坦克以及285架飛機。
因此,德國在攻下波蘭之後也並沒有一鼓作氣繼續進攻英法等國,而是利用分割波蘭進行了休整,這反映出當時德國在打下波蘭之後,並沒有信心可以在短時間內再次掀起第二場戰爭。
雖然這一時期的德軍無論是兵力總量,還是戰術運用熟練程度,都遠遠不能和巔峯時期相比。以蘇德戰爭為例,當時德國動員的總兵力高達1420萬人次,同一時間兵力最高時也足足有780萬,遠遠高於閃擊波蘭時的160萬。但是當時德軍取得的戰績還是讓世界各國為之一振,也讓德國嚐到了“甜頭”,進而壯起了膽子,在隨後發起更大範圍的戰爭。
如果在德國攻打波蘭之時,當時的英法等強國能警惕起來,幫助波蘭抵禦住德軍的進攻。那麼以當時德軍還未完全發展起來的軍隊水平,英法等國集中兵力與之在正面戰場進行對決,未免不能一戰而勝之。但正是英法等強國的縱容,才最終讓德軍得以休養生息,迅速消化戰果,進一步提高了軍隊的作戰能力,堅定了德軍西進的信心。隨後,歷史也以相同的方式回敬了英法的冷眼旁觀。“唇亡齒寒”的道理,總是那麼生動且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