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世民攻打高句麗,鎩羽而歸,唯一慶幸的是挖掘了一位“戰神”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經典

公元643年(唐朝貞觀十七年),東北亞局勢發生巨大變化,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殺掉國王,竊取高句麗政權,然後出兵攻打鄰國新羅,半年之內,攻佔新羅40多座城池。新羅國王恐懼萬分,連忙派使者冒死前往唐朝求救。唐太宗李世民立即下詔,命令高句麗停止侵略,沒想到高句麗不但不聽唐朝勸告,還聯合百濟對新羅發動更猛烈的進攻。李世民忍無可忍,不顧眾人勸阻,命令兵部迅速招募士兵,籌備糧草,準備御駕親征高句麗。

同年,在山西河津,一位中年農民正在田野裏耕種,他姓薛,30歲,他邊幹農活,邊對妻子説:“我祖上也是名門貴族,如今家道中落,空有一身本事。我打算春耕之後,把祖墳遷到另一個地方。”妻子姓柳,勸丈夫説:“相公雖然有本事,但也要等合適的時機才能顯露出來,我聽説當今陛下正在徵兵討伐遼東,這個機會非常難得,你不如前去參軍,等你功成名就回家,再遷祖墳也不晚。”
這位姓薛的農民覺得妻子之言甚是有理,便放下手中的鋤頭,前去參軍,成為李世民征討高句麗的十萬大軍中的一員。

大軍從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出發,次年三月到達遼東。在李勣、李道宗等名將的帶領下,唐軍勢如破竹,一個月內收復遼東大片土地。在安市之戰中,和唐軍對陣的是高句麗大將高延壽。李世民為了打敗高延壽,採取分兵擊之的辦法,派李勣、長孫無忌分兵迎敵,李世民親自率領四千騎兵佔據高地觀望戰局。
雙方交戰之時,唐軍佔盡優勢,高句麗兵馬猶如困獸之鬥,衝入唐軍陣營,唐朝將領劉君邛被高句麗的大軍團團圍住,精疲力竭,眼看就要支撐不住。正在此時,從唐軍陣中衝出一位戰士,此人單槍匹馬,一杆長槍猶入無人之境,只一個回合,就把領兵的高句麗將領斬首,並且將人頭掛在馬鞍之上。

這位勇猛的唐軍士兵,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姓薛的農民,他姓,字仁貴。人們都叫他薛仁貴
《舊唐書》雲:
郎將劉君邛為賊所圍甚急,仁貴往救之,躍馬徑前,手斬賊將,懸其頭於馬鞍。
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正站在高處,對於薛仁貴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資治通鑑》雲:
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會有雷電,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上望見仁貴,召拜遊擊將軍。
原來,薛仁貴之所以能夠以一人之力擋住高句麗數萬兵馬,依仗三點優勢:
第一,當時電閃雷鳴,薛仁貴又大聲疾呼,自帶氣勢。
第二,薛仁貴穿着奇裝異服,在雷電的映襯下,猶如神明,敵軍驚懼。
第三,薛仁貴憑藉勇猛之力將高句麗大將斬於馬下,李世民在高處命人擂鼓助威,唐軍士氣大振,跟着薛仁貴就衝了過去。

此戰,殲敵2萬餘人。2萬人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在遼東打了三場大戰,合成“三大戰役”,即新城之戰、建安之戰、駐驊之戰,這三大戰役一共殲敵4萬。《資治通鑑》雲:
新城、建安、駐驊三次較大的戰役,殺死高麗兵四萬多人,唐朝將士死近二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七八。
三大戰役共才殲敵4萬,而薛仁貴這一戰就殲敵2萬。薛仁貴因此一戰成名,李世民挖掘了薛仁貴這員大將,如獲至寶。最重要的是,薛仁貴當年才31歲,而跟隨李世民出征的兩大將領,李勣50歲,李道宗43歲,和他們相比,薛仁貴是一代新生力量。

李世民經過7個多月的征討,佔領高句麗10座大型城池,打贏了三場大戰,但高句麗負隅頑抗,唐軍也損失慘重。再加上唐軍遠道而來,糧草有限,天氣轉寒,士兵棉衣不足,李世民最終決定退兵。
若從戰績上來説,李世民發動的這場戰爭,唐朝取得了微弱的勝利。但若從戰略上説,這場戰爭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且大大消耗了唐朝的國力。因此,這場戰爭是一場決策失誤,更準確的説法,是鎩羽而歸。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在退兵的路上才感慨:
“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是啊,當初李世民執意要討伐高句麗,大臣們誰都勸不住。若是魏徵還活着,肯定能勸住李世民。李世民此時想起魏徵,很明顯是對這場戰爭表達後悔之意。

但是,在李世民悵惘之時,他看到了年輕的薛仁貴。挖掘了薛仁貴,這是出征以來,李世民遇到唯一值得慶幸的事情。李世民對薛仁貴説:
“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這句話,是李世民的心理慰藉。也是李世民在薛仁貴身上,看到了大唐未來“戰神”的影子。
五年後,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唐高宗即位。在唐高宗年間,薛仁貴攻打西突厥、降服高句麗、抵禦回紇、打擊吐蕃,成為高宗時期軍功最為顯著的名將。創造了“三箭定天山”“雲州大捷”“降服高句麗”等彪炳千古的戰績。

谷應泰曾評價薛仁貴:
“軍若驚飈,彼同敗葉,遙傳仁貴,咋舌稱神。”
把薛仁貴稱作“戰神”,並不誇張。倘若李世民泉下有知,看到薛仁貴的戰績,或許會更加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