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朱興芝 實習生吳豔麗
慧做家長,做無邊界的教育。7月9日上午,由成都教育科學院指導,封面新聞、四川畔谷教育主辦的首屆公益家庭教育講座—《無邊界教育》在呈祥東館酒店龍潭總店舉行。成都市教科院院長羅清紅出席並做主題演講,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培訓辦主任範皚皚在北京通過線上連線的形式做交流發言。
“呱呱墜地 上蒼恩賜 情義難了 伴終身,牙牙學語 黃天不負 龍鳳呈祥 怡晚年”橫批“不愛不行”;思為“不排斥不跟風以我為主恆久為功為正途,不缺位不越位各守其位合力最大是主道”橫批“慧做家長”。羅清紅院長以兩幅對聯總結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
“孩子的成長是家長最大的投資項目。在我們30到40歲要學會有智慧地付出,孩子十八歲之前我們要學會怎樣做家長,十八歲之後可對孩子放手。”羅院長表示,希望家裏的爸爸儘可能地去參加孩子家長會。父親多開家長會,可以大大提升家庭教育的理性思維和家庭幸福指數。
此外,羅院長還分享了自己和女兒的故事。“她十八歲之前我都幾乎沒有讓她住過校,因為我很珍惜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的陪伴。”羅院長説,“她小的時候我帶她去學電子琴,學芭蕾,受傷了,我就帶她去華西、去各大醫院看醫生,傷好了又繼續,我要教會她學會堅持。她剛剛出國的時候和室友住不習慣,總是跟我抱怨她的室友用了廚房不收拾,於是我説,別人不收拾你可以收拾。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吃虧。”
除了父親的身份,曾經在一線工作的教師經驗,讓羅院長認為,最核心的學習是課堂上的學習。羅院長提到一個“第十名現象”,即第十名的孩子最容易被老師忽視。他表示,成績只是一種惰性智力的表現,學生髮展更應該看綜合素養。面對第十名現象,家長應學會做的是讓孩子的成長不被打擾、不要被貼標籤。
講座最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培訓辦主任範皚皚老師將家庭比作樹根,學校比作樹幹,社會比作樹葉,從三個角度向家長們闡述瞭如何培養一個擁有自信的外表、豐盈的內心、開闊的視野和堅毅的品格的“牛娃”。
至此,首屆家庭教育講座《無邊界的教育》落幕,教育路漫漫,家庭教育更是根,決定着整棵大樹的成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