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令人頭痛的“匈奴”,在如今是我國哪個民族?你可能猜不到
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獯鬻、燻育)。
按照史記的記載,匈奴人的祖先是夏王朝的王夏桀的遺民。在西遷過程中,他們融合了月氏、樓蘭等白種人,逐漸衍變為匈奴。
古時,匈奴曾是中原統治者的心頭大患。秦末漢初,匈奴就已經日益強大起來,並且屢屢進攻中原,給當時的統治者造成極大的威脅。直到漢武帝時期,派出衞青、霍去病等人,將匈奴打得節節敗退。東漢時,匈奴變得四分五裂。在光武帝劉秀時期,匈奴人被妥善地處理,但以後匈奴一直很活躍,讓當朝者非常頭痛。這種情況,讓現代人對匈奴也很好奇,很想知道令人頭痛的匈奴,如今是我國的哪一個民族,你可能猜不到。
早在匈奴成立之前,在東北的草原中就有眾多部落地存在。當時,在陰山南北以及河南就出現了最早的匈奴部落,這裏是匈奴建國的基礎。據悉,早在西周時期,匈奴就已經威脅到中原。在戰國時期,趙國的李牧曾經帶人攻打匈奴,此後的10多年間,匈奴便消停了很長一段時間,不敢造次。
秦朝時期,匈奴再次進攻中原。此時,蒙恬將軍率領三十餘萬人與匈奴開戰,最終將匈奴打退,並收回了陝西以及河套一代,此時秦始皇做了一件影響至今的事:修建長城萬里。長城的修建,正是為了防禦匈奴的攻擊,是一道保護北方的防禦線。在此之後,蒙恬將軍一直駐守在邊疆,使匈奴再也不敢越界。
冒頓篡奪政權後,就開始進攻中原,此時秦朝由於對北方防控的疏忽,使匈奴攻佔了河南、陝西等多個北方地區,對很多地方進行殘暴的侵襲。隨後,北方的很多部落首領皆臣服於匈奴。公元前201年,漢朝成立之後,匈奴又多次進攻中原。於是,漢高祖劉邦就帶人討伐匈奴,不料被團團包圍,用了計謀後,才使自己從匈奴中逃脱。
此後,漢朝就開始將皇室女性嫁給匈奴,以此來保持着雙方的穩定局勢,還允許兩邊的人民進行貿易來往。其實,當時漢朝地退讓也屬於無奈,畢竟中原地區經過戰亂,需要休養生息,不過漢朝的節節退讓,沒有讓匈奴人滿意,反而使匈奴認為漢朝很軟弱。
此時,到了漢武帝時期,便一改往日對匈奴的態度,開始主動進攻,並用三次大戰,收復了眾多失地,大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實力,使得他們只能逃回漠北。漢武帝的雄才武略打壓了匈奴的進攻,使匈奴與漢朝的關係有所緩和,隨後王昭君出使西域,更是使中原與匈奴建立了長達30年的和諧關係。
直到王莽專權之後,漢朝與中原地區的關係僵化,在此之後,匈奴也開始四分五裂。漢朝之後,便沒有了關於匈奴的記載。當時,匈奴分裂後,有部分匈奴來到了遼東半島,南匈奴也開始在唐朝統一之後,慢慢融入到了少數民族當中。
史料記載,匈奴人之所以能夠武力強大,源於他們優秀的馬技,他們更是培育了很多優秀的騎兵。與此同時,匈奴是以遊牧為主,經常飲用一些乳製品和肉製品,身體要比中原地區的百姓強壯,因此他們在武力上佔據優勢,所以才會屢屢進攻中原。
現今,考古專家也在極力尋找匈奴的遺骸,並且在內蒙古地區找到了蹤跡,通過DNA地檢測,發現匈奴的血緣已經融入了多民族的血脈中,而與匈奴血緣最相近的,則是蒙古族。隨着時間的流逝,匈奴也和各族人民團結在一起,成為了華夏子女的一部分。現如今,我們很難找到匈奴人的後代,但無論是哪個民族,他們都是中華兒女,都是中國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古時候,匈奴使得當朝的統治者頭痛,也出現了很多抗擊匈奴的名將。那些名將在戰場上,英勇無敵。在岳飛的這句詩中,更體現出他的豪情壯志,也能看出中原人民對匈奴人的仇視。不過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一切都已成為了過往,現如今匈奴人早已經融入到各個民族當中,與我們一樣都是華夏子孫。
參考資料:
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
岳飛《滿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