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網絡上經常出現一些有關於學校教學教育的新聞。有些新聞確實讓很多人覺得心寒,也覺得顛覆三觀,讓我們看到有些人即便是有了優秀的知識才華,但卻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行,給社會帶來了很壞的影響。而在現如今,我們國家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一直都在強調着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這五項。任何一個受過知識教育的學生都必須要擁有良好的品行,這樣才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工作或是社會當中,回報他人,為社會,為祖國做貢獻。今天我們所説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是一個頑強不息,擁有優秀品德的知識分子。當年他拒絕好心人幫助,獨自帶着生病的母親一路求學,考上大學之後,他現在怎麼樣了呢?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劉秀祥,在1988年出生在貴州一個貧困山村。劉秀祥並沒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在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而去世了,姐姐後來也走丟了,而年長的哥哥也因為承受不住家庭的重擔而選擇離家出走,本應該是幸福的五口之家,卻轉瞬之間只剩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真的對劉秀祥過於的不公平。在劉秀祥上四年級的時候,母親就因為生活壓力還有心中的鬱結而患上了間歇性的精神疾病,生活也不能自理了。在這是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只有十歲的劉秀祥身上。雖然只有十歲的他,但也知道要保護母親,照顧母親,所以,他母親生病之後,他將自己家裏的田地租賃給了別人,平常就只能靠上山挖一點藥材來賺取一些收入。就這樣他一直艱苦着長大了,雖然,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劉秀祥一直都沒有放棄學習。
小學畢業後以全縣第三名的好成績,考上了最好的中學,這本應該是一個非常值得讓人開心的事,但對於劉秀祥來説,卻意味着又一個難題的到來。他沒有錢也交不起學費去上學,在很多人看來,劉秀祥或許就只能提前輟學出去打工。但是劉秀祥卻一直想要憑藉着知識的力量走出山村,他也堅信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在他聽説民辦學校只需要在摸底考中,成績優秀就能夠免除學費,於是他就憑藉着自己的優異成績,最終在那所民辦學校中獲得免費上學的資格。後來他便帶着自己生病的母親來到學校旁邊居住,居住的環境非常惡劣,是劉秀祥用稻草搭建的一個茅草屋。每天放學下課後,劉秀祥就依靠着撿廢品來維持母親和自己的生活。
就這樣,在艱苦的生活中,劉秀祥一直努力學習並且照顧母親,每天都要為母親洗臉梳頭,還要洗衣做飯,撿垃圾等等。即便是這樣,劉秀祥依然保持着很好的成績。但是就在高考前,劉秀祥卻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和生活條件的艱苦而病倒了。這一次在高考中他並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正實力,也因此沒能考上大學,這對於劉秀祥的打擊非常巨大。但是就在他想要放棄時,卻還是憑着自己內心的堅定信念重新振作了起來,在復讀時,他跑了很多所學校,希望學校能夠收下,直到他給一位私立學校的校長跪下來之後才獲得了一個復讀的機會,而在復讀之後,他就順利的考上了臨沂大學。
而也就在這時,他揹着生病的母親求學的事蹟也被很多人知道了,於是社會各界的人士都紛紛表示願意對他資助,而且大學也願意給予他幫助,給他和他的母親安排住宿。但是劉秀祥僅僅接受了大學的幫助之後,他並沒有接受社會上愛心人士的捐贈。在大學期間,他憑藉着自己的勤工儉學來維持自己和母親的生活。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靠着勤工儉學的錢還送回給了老家。因為在老家撿廢品的時候,他認識到老家兩個和他同樣貧困的小孩兒,於是他便用自己勤工儉學的錢來資助他們上學。不得不説,劉秀祥這樣的舉措是十分偉大的,確實讓人從心中對他覺得讚佩。
後來再一次一個被他資助的女孩兒跟他打電話時説自己不能上學了,父母要讓她結婚,劉秀祥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覺得非常痛心,於是在大學畢業後,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在城市裏面的工作,而選擇回到自己貧苦的家鄉擔任教師,那時他接收了學校裏的一個“放羊班”,這個班裏的成績出奇的差,而且很多學生的父母都不想讓他們來讀書,學生也經常逃課不上課,劉秀祥接手這個班之後,細心耐心的和那些家長進行勸解,同時經常在街上去找那些逃學的孩子,讓他們回來讀書。在劉秀祥的不懈努力下,當年那個“放羊班”的47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學。
現在劉秀祥依然堅持着在在他的家鄉進行教學,而後來他也成為了望謨縣實驗高級中學的副校長。在劉秀祥身上,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和中國青年的擔當,他從貧困中走出,卻又毅然決然地回到貧困中去拯救更多的貧困家庭。在2020年,劉秀祥還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劉秀祥的事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