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每到期末,是各門課程密集考核的時候。除了書面考試,不少課程還會採用提交論文、小組作業等考查方法。《光明日報》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學生對小組作業頗有微詞,因為這種形式容易滋生“搭便車”現象,總有學生在小組中不幹活兒。這使得大部分的工作量都堆給了一個人,其他人只是最後掛個名。
網上有不少關於大學小組作業的討論。比如,有人為了調侃小組作業,將其稱為“小組作孽”,認為小組作業是一項令多數大學生厭煩的災難式合作:忙的人忙死,閒的人閒死。你想方設法地完成作業,可有些人卻不操一丁點兒心。有人為了避免“淪”為小組“骨幹”“領頭羊”,還總結了在小組中科學“摸魚”、全身而退的應對策略。
吐槽背後,透露着滿滿的無奈。按理説,如果分工得當、團結一致,小組作業可以調動每個組員的特長和優勢,取得“1+1>2”的效果,事半功倍地完成課堂任務。在此過程中,每個人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團隊作戰的方式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這也是很多課程採用小組作業考核方式的初衷。
可若學生時常感到憋屈、難受,就要反思這種形式的弊端。有的學生幹了很多,已經是“深度參與”,但有的學生卻趁機偷懶“搭便車”,走走過場掛個名,到最後署名卻是一樣的,這顯然是不公平的,無法科學反映每個學生的參與度和實際貢獻,更難以讓學生集思廣益,形成完成度高、創新性強的小組成果。
小組作業的流程,一般是拿到選題,然後展開分工,各自分頭去查資料、寫報告、做展示。而在課堂展示環節,由於其他同學只是觀眾,如果小組的成果表達不足夠吸引人,課程的互動性也往往不太好。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僅讓大學生備感頭疼,也是很多職場人士小組分工過程中的懊惱之處。
防止小組作業被不假思索、不作區分地應用於各種課程考核,並使用恰當妥帖的考核方法,才能綜合立體地考核學生學習成效。由於很多大學生的年齡、閲歷和視野相仿,對於一個問題的看法接近一致,如果不區分課程特點,動輒採用小組作業的方式,每個人能貢獻的想法建議只會大同小異。而且,有些課程更適合採用個人作業考核,就不應貿然採用團隊模式,這樣才能發揮每個人的長處,讓學生擁有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
針對小組作業,教師應該科學指導、考評,凸顯出組員的不同貢獻,小組內部成員也應該積極動員、合理分工,完善監督和獎懲機制。由於是集體參與,教師應當視不同學生的參與程度酌情給分,即便每個人的分工“平分秋色”,署名也不能混為一談,而要備註每個人的實際貢獻,否則便會抹煞個人功勞。成立小組過程中,也應該根據工作量的多少確定人數,人數過多往往導致“三個和尚沒水喝”。
學生在自主挑選小組成員時,應該考慮到室友或熟人、朋友合作,可能因私交甚篤導致分配不均、動員乏力、推諉附和、“抱大腿”等消極狀況。組員應該積極主動承擔小組分工任務,而不要讓某一個人默默扛下苦和痛。
只有將小組作業應用到合適的課程中,並在推行過程中克服人的自私與惰性,才能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白毅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