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勝仗亡國,南涼曲終人散時不一樣的輓歌,國王在草原上留下火種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13
南涼晚期,與北涼征戰不休,連戰連敗。同時,西秦、吐谷渾漸漸崛起,不斷蠶食南涼的國土。到412年,,武威、昌松、三河、武興、興晉、澆河、西郡等地先後被北涼、西秦和吐谷渾佔領。
一方面是國土淪喪,另一方面,旱災使得南涼最富庶的河湟地區連年歉收,饑荒不斷。南涼國弱民疲,亟需休養生息。但是,現實未必會給他們恢復的時間。
內憂外患之下,怎麼才能擺脱危機,南涼朝廷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1、國主禿髮傉檀鑑於國力疲弱,試圖快速充血。強鄰打不過,就攻打西部弱小的乙弗部落,掠奪其財產,迅速度過災荒。
2、大臣孟愷等充分認識南涼麪臨危機的嚴重性。認為北涼、西秦等時刻虎視眈眈,國家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一旦精鋭遠征,勢必為人所乘。因而,近應結盟西秦,購買糧食,撐過危局;遠則休養生息,等待時機,相時而動。
猶如一個急於翻盤的賭徒,禿髮傉檀看不到客觀情況的險惡,也聽不進不同意見。他拒絕了大臣的建議,決意出兵。
臨行前,禿髮傉檀留下太子守衞國都,還分析了此次出兵劫掠財富的必要性:
"今不種多年,內外俱窘,事宜西行,以拯此弊。"《晉書》
對於樂都所面臨的威脅,他也有自己的認識和預見:
1、北涼沮渠蒙遜不久前圍攻樂都,剛剛撤圍北歸,不會馬上回來。
2、對樂都迫在眉睫的威脅來自西秦乞伏熾磐,但西秦復國不久,力量尚弱,應該可以抵禦。
最後,禿髮傉檀吩咐太子,你只要守住一個月,我就回來了。
"旦夕所慮,唯在熾盤。彼名微眾寡,易以討御,吾不過一月,自足周旋。汝謹守樂都,無使失墮。"《晉書》
禿髮傉檀的部署看似不無道理,險中求勝的條理也很清晰,卻句句都是一廂情願的順利前景,他沒有考慮最壞的意外,也沒有考慮軍心士氣及太子的能力是否能支撐他的設想。就在去年,413年,西秦就曾打敗了太子禿髮虎台。
公元414年,禿髮傉檀率領南涼最後的精鋭、7000鐵騎西征出發了。這是西秦乞伏熾磐一直等待的機會。西秦自從復國,地盤之爭使其與南涼的矛盾逐步升級,而今眼見南、北涼兩虎相爭,南涼被打得遍體鱗傷,虛弱不堪,西秦只需補上最後的一刀。
西秦乞伏熾磐耐心地等待着必殺一擊的時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禿髮傉檀坐鎮國中,他不會輕舉妄動。當得到南涼國主西去遠征的消息,乞伏熾磐立即發兵突襲樂都。
選擇禿髮虎台為太子是禿髮傉檀的重大失誤,這是位常敗將軍。用他守國都,禿髮虎台輕敵失備,等到敵人兵臨城下,撫軍從事中郎尉肅建議:"外城太大,我們兵少,應該重點堅守內城。我與晉朝來投奔的人在外面迎戰,即使打敗了,還是萬無一失。"
太子不聽,反而把晉人的領袖囚禁起來,怕他們懷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呀,孟愷哭着説:
"熾磐不道,人神同憤,愷等進則荷恩重遷,退顧妻子之累,豈有二乎!今事已急矣,人思自效,有何猜邪?"武台曰:"吾豈不知子忠,實懼餘人脱生慮表,以君等安之耳。"《晉書》
如此一來,守城之人又少了一半。大臣們紛紛進言,但禿髮虎台不聽,只用了10天,曾經使北涼束手無措的樂都就被破城。樂都的皇親國戚、文武大臣及人口一萬多人被虜往西秦。
南涼的西征大軍取得了久違的大勝。禿髮傉檀的7000騎兵突襲乙弗,軍旗獵獵,在草原飄揚。乙弗軍敗逃,南涼軍的戰利品足以滿足國內很長時間的需要。
"傉檀乃率騎七千襲乙弗,大破之,獲牛馬羊四十餘萬。《晉書》
禿髮傉檀很高興,準備班師。就在此時,安西將軍禿髮樊尼飛馬來報國都失陷,親屬都被擄走,消息傳開,軍心登時動搖。
禿髮傉檀強迫自己鎮定,想出一個辦法,但事實證明,這是個餿主意!禿髮傉檀認為現在回去也來不及救家屬了,唯一可行的便是憑藉繳獲的軍資,繼續向西攻取契汗,以那裏的財寶贖回各自的妻子兒女。
"今樂都為熾磐所陷,男夫盡殺,婦女賞軍,雖欲歸還,無所赴也。卿等能與吾藉乙弗之資,取契汗以贖妻子者,是所望也。不爾,歸熾磐便為奴僕矣,豈忍見妻子在他人懷抱中!"《晉書》
軍隊向西行走,兵士紛紛逃跑。禿髮傉檀派鎮北將軍段苟去追,將軍本身也一去不回,最後將士一鬨而散。只剩下中軍將軍紇勃、後軍將軍洛肱、安西將軍禿髮樊尼、散騎侍郎陰利鹿還在身邊。至此,禿髮傉檀已把所有的本錢賠光,終於只能認命。
亡國了,茫然四顧,荒草萋萋,何處是家?禿髮傉檀潸然淚下:"四海之廣,匹夫無所容其身,何其痛也!"但是,怨天尤人也於事無補,他雖然已不在乎生死,但禿髮部還要生存下去。
安西將軍禿髮樊尼是大哥的後代,禿髮傉檀將北方的約兩萬部眾交給他,令其與中軍將軍紇勃、後軍將軍洛肱投奔北涼,也將部族繁衍復興的責任薪火傳遞。
至於自己,對不起祖先、部落,就任由命運安排吧,能見家人一面足矣:
"吾年老矣,所適不容,寧見妻子而死!"《晉書》
西秦乞伏熾磐的皇后是禿髮傉檀的大女兒,乞伏熾磐接納了禿髮傉檀,但一年後還是給他下了毒。左右給他找來解藥,禿髮傉檀拒絕服用。他的心願已了,雄心已無,死與不死又有什麼區別呢!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13,敬請點擊"關注",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