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基因”激活教育“一池春水”
2014年6月6日,菏澤市定陶區與山大附中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啓動建設了十二年一貫制山大附中實驗學校,當年建設當年招生。6年來,名校名師帶動戰略結下累累碩果。定陶區的學校共享來自省城的優質教育資源,植入優質“基因”,激活當地教育“一池春水”。
在家門口學到先進辦學理念
為充分利用來自省城的優質教育資源,定陶區規定:學校領導提拔之前,必須在山大附中實驗學校跟崗培訓。
馬集第一學區主任袁志均,三年前作為第二批由定陶區教育局組織跟崗學習的成員,來到山大附中實驗學校“取經”。
“山大附中實驗學校到了定陶區,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學習到先進的辦學理念,帶動本地教育發展。”袁志均説。在跟崗學習期間,他有針對性地學習了“家校合作”“集體備課”“捆綁式評價”等幾項教學工作。
為了更好地將學到的“家校合作”理念落地,袁志均帶領馬集第一學區,率先在兄弟學校中實行了“家長駐校”制度,成立了以班級、年級和校級為單位的“三級家委會”,並選出各級會長、副會長,讓每位學生家長按順序輪流在班級內參與上課。同時,駐校家長作為“考官”,參與學校的教師、學生、食堂、學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評價。
“在推進過程中,山大附中的校長到學校裏‘把脈問診’,然後針對家長髮現的問題‘對症下藥’。”袁志均説,家長對學校發展的參與度和黏合度逐漸增強,拉近了學校和家長的關係。“學校有20個班級,一天40位家長進校,一月800位,一年除去假期就會有7200位家長穿梭在學校間,有效破解了家長和學校間的矛盾。”
底子薄的學校三年大變
“跟崗學習前,我在陳集中學任副校長,當時陳集中學的管理對比其他鄉鎮中學是佼佼者,也讓我無形中有了一絲優越感。”徐先康在學習期間,與山大附中的老師們面對面學習剖析學校管理問題,很受啓發。
徐先康告訴記者,讓他感受最深的是學校踏實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強有力的工作執行能力。“跟崗學習期間,學校老師會因為一個教學上的細節問題探討到深夜。再就是對於發現的問題不迴避,積極化解問題矛盾,然後制訂解決方案,並按照方案及時落實。”同年8月份,徐先康任職冉堌鎮第二學區主任。在學校底子薄、管理弱的情況下,徐先康以精細化管理的辦學經驗為切入點,對學校進行改革,提出了“以精細化管理,打造內涵式優質學校”的辦學理念。經過三年的發展,學校由原來的不到600人增加到1600多人。
同時,徐先康以山大附中實驗學校的經驗為基礎,在學校開展了“學校、班級兩級事務認領制”。“學校的每扇窗户、每棵樹都有學生認領負責管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發展歷程中,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了“30公里遠足”“14週歲集體生日慶典”“十年存夢”等一系列活動,讓學校迸發出了新生機。
全區教學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據山大附中實驗學校副校長王佔欽介紹,2016年,山大附中實驗學校入選山東省家庭教育示範基地。“由於當前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比較少,學校最初的想法就是讓家長參與到學校中來,共享生命成長。”王佔欽説,為了拓寬孩子的視野,挖掘老師行業外所沒有的資源,因此,學校在集團的引領下,基於不同年級的學生開發了親子課程、同行課程和成長課程。
“成長課程主要偏重於小學,主要在如何跟孩子進行溝通方面下功夫;同行課程,主要針對處於逆反期的初中學生;高中階段,由於家長的關注度轉向高考和成績方面,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認知觀,所以,學校開設了成長課程,邀請家長主動參與,讓學生了解成長知識。”王佔欽説。
菏澤市定陶區教體局局長遊秋亭説,自山大附中實驗學校進駐定陶區後,學校積極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成立了教學聯盟,與薄弱學校主動對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他表示:“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資源、課堂教學、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課題項目研究等對學校和教師開放,可隨時觀摩、參與、交流、諮詢。在山大附中實驗學校的帶動下,全區教育教學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和提升,中小學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優秀率平均提高了8個百分點,及格率提高了12個百分點。高考本科上線率連年攀升。”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