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語體系構建目前存在無法完全與中國綜合國力相匹配、無法完全與中國戰略全局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實際情況和現實問題。因此,推動中國話語體系建設,全面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是當前中國亟待解決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在全球化時代,誰的話語體系更具道義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誰的話語就能傳播開來,就能吸引人。為此,構建全球視野下中國話語體系既要充分認識“中國理論”對於中國“強起來”的前提意義,又要科學闡明“中國道路”所具有的世界歷史意義,還要牢牢把握原創性“中國話語”對於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意義,使“中國話語”在國際舞台真正佔有一席之地。當前,全球化進程中話語交流、話語交鋒和話語交融已成為常態。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越來越大,但在國際話語權上“西強我弱”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中國的發展優勢和綜合實力還未能有效轉化為中國話語優勢。少語即被邊緣,失語就要捱罵。為此,必須從戰略層面重視中國話語體系構建與話語權提升,以有效應對西方的“議題設置陷阱”、話語挑戰和話語霸權。
中國話語體系構建是在解答“中國問題”和“世界性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轉型加速期,一個國家確證尊嚴的最有效方式,除了國家的“硬實力”,就是國家的“軟實力”。話語權是一國在國際權力結構中地位和影響力的體現,是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其獲取不是一個消極被動的自然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爭取的過程,它包含“主動發聲”和“積極回應”兩個面向。當前,中國必須跳出西方話語體系和“西方標準”的陷阱,實現中國話語理論的創新,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在話語體系構建過程中,“硬實力”是基礎和保障,“軟實力”是有效突破口。1972年麥庫姆斯提出的“議程設置”理論,認為話語雖然不能決定人們“怎樣想”,但是卻能決定人們“想什麼”,這為我們解構西方話語霸權提供了新視角。
在全球化時代,牢牢掌握闡明“中國道路”、解讀“中國奇蹟”的話語權,一是要用“中國道路”闡明“中國奇蹟”,“中國道路”是破解“中國奇蹟”的關鍵密碼;二是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道路”,“中國道路”是“中國理論”的前提和基礎;三是要用“中國話語”表達“中國理論”,“中國道路”是“中國話語”的重要支撐。同時,我們還要在瞭解世界的基礎上處理好中國話語與世界認同的關係。構建中國話語體系,不能“自言自語”,而要增強國際交流、世界交融和全球認同,讓世界認同中國。因此,中國應加強文化、思想、學術、民眾交流,尋求全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中國不謀求話語霸權,而是真誠追求合作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根本目的是增強中國發展的文明性、包容性與可持續性。
話語體系構建和話語權提升是中國文化軟實力和中國精神力量強大的重要內容。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與提升中國話語權,必須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應對內擴大中國話語的認同感和影響力,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道路”。中國不僅是全球規則與規範的追隨者、使用者和遵守者,而且要努力成為全球規則與規範的倡導者和制定者。只有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我們才能真正提升國際話語權;只有在構建“現代文明秩序”方面不斷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我們才能真正由“大國”邁向“強國”,才能真正贏得世界的尊重。破解西方對中國發展的曲解和誤解的關鍵是不斷推進中國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從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闢更加廣闊的思想空間和實踐空間,進而闡明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向世界展示“理論中的中國”“話語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作者:張豔濤
(作者系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