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被蒙古人抓去的一年多時間裏,他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公元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進犯明朝,時年22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蠱惑和煽動下,不顧羣臣阻撓,匆匆率50萬大軍御駕親征。
然而,朱祁鎮並沒有像先祖們那麼打得威風凜凜。他先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轉了一圈,由於遍尋不到瓦剌軍,再加上宦官王振在軍政上獨斷專行,屢變線路。因此,疲於奔命使得明軍內部自相驚亂,士氣低迷。
在這種情況下,王振下令在懷來外的土木堡安營紮寨。
不曾想,善於謀略的也先竟掐斷水源,兵圍土木堡。隨後又假意議和,趁明軍未有防備之機發動總攻,把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一仗,明軍幾乎被“殺掠殆盡”,文臣武將皆血濺沙場,明朝皇帝朱祁鎮也做了瓦剌的俘虜。
一國之君做了階下囚,結局往往是非常悲催的。
比如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後,受盡金國羞辱,最後落得個慘死異鄉的悲慘下場。
那麼,朱祁鎮被俘後,他在瓦剌軍中,又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當時,也先得知朱祁鎮是明朝皇帝時,也是又喜又憂,不知是殺是留。
幸好他的弟弟伯顏帖木兒建議,朱祁鎮奇貨可居,手上有個他這個人質,嚮明廷提出什麼要求,一定都會得到滿足。
再加上也先只是太師,可汗脱脱不花一直對權力被架空頗為不滿。同時,瓦剌貴族之間也是矛盾不斷。在不斷的內鬥中,也先也該想好退路,萬一內鬥失利,就可以依靠明廷反擊。
總之,不論從哪個方向來看,也先和伯顏帖木兒都認為,朱祁鎮是真命天子,他們必須得優待朱祁鎮。
所以,在朱祁鎮被俘之初,也先立刻前往請安磕頭,行君臣禮,並獻上豐富的食物和美酒,為朱祁鎮壓驚。
為了讓朱祁鎮住得相對舒適一點,伯顏帖木兒還特意把朱祁鎮安排在他的營帳中休息,甚至還讓妻女來侍奉朱祁鎮。
不過就算如此,瓦剌畢竟是遊牧民族。再加上又是行軍路上,因此生活上頗為簡陋。特別是到了夜裏,北風從破舊的蒙古包的縫隙中鑽進來,吹到身上冰涼刺骨。朱祁鎮從小養尊處優,哪裏受得了這樣的苦,因此夜裏常常凍得無法入睡。
幸好,在朱祁鎮的身邊,有個叫袁彬的錦衣衞校尉,對他一直忠心耿耿。為了保護他照顧他,始終和他形影不離。
袁彬見朱祁鎮受凍,便解開衣衫,把朱祁鎮的腳抱在懷裏捂熱,以便使他能安然入睡。
此外,在行軍途中,遇到車馬都不能行的地方,袁彬總是將朱祁鎮背在身上,跟着瓦剌隊伍前行。
不光如此,每當朱祁鎮長吁短嘆時,袁彬總是能耐心安撫,讓朱祁鎮重新燃起回國的信心。
此外,和也先等交涉,也多是袁彬替他去交際。
這樣一來,朱祁鎮雖是俘虜,好歹還有幾分體面。自從王振被殺後,朱祁鎮便十二分不自在。現在看到袁彬事事為他着想,便對袁彬有了十二分的依賴。
按説,若不是土木堡之變,袁彬這種位卑言輕的小軍官,是沒有機會接觸到朱祁鎮的。但是由於朱祁鎮做了俘虜,而他身邊又沒有幾個能對他死心塌地的人,所以物以稀為貴,他便將袁彬視為心腹,幾乎寸步都不能離了。
朱祁鎮本人也很有帝王風度。他做了俘虜後,並未有半分驚懼,反而處事説話都頗為雍容。這讓也先等人對他頗為欽佩。特別是伯顏帖木兒,更是和他親近,主動承擔起保護他安危的責任。
當然,對於也先來説,朱祁鎮的價值不光是做人質,還可以在攻打明朝時,讓他以皇帝的名義去叫開城門。這樣,他便能輕而易舉攻進城去。
也先想得挺美,朱祁鎮也極為配合,先後在宣府和大同城門外,要求守將打開城門。甚至為了騙得守將開門,還和守城將領郭登木攀上了姻親關係。
幸好此時,朱祁鈺在兵部尚書于謙的擁立下,已經登基稱帝。
既然有新皇帝了,那麼軍隊自然該聽新皇帝的。所以他們在得到“不得擅開城門”的指示後,對朱祁鎮的命令,也就置若罔聞了。
有了新皇帝,朱祁鎮只能算是太上皇。身份發生變化,身價也就大大縮水。
也先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他在這種情況下,居然還提議把親妹妹嫁給朱祁鎮,以此來拉攏他和明朝的關係。
朱祁鎮倒是很樂意。幸好袁彬多有提醒,直言天子之身,若做外族女婿,不光氣節和尊嚴喪失殆盡,只怕以後還會受制於人。
一言驚醒夢中人,朱祁鎮連忙推脱了這門親事。
也先認為朱祁鎮是嫌他妹妹不美,於是又選了6個美人去侍候朱祁鎮。
朱祁鎮害怕因此背上“流亡之君,在敵營沉湎女色”的罪名,所以也委婉拒絕了。
可見,朱祁鎮在也先這裏,一直還過得不錯。
另外,朱祁鎮情商很高,他雖貴為天子,但是他在被俘後,對身邊的士兵和服侍他的瓦剌兵們都很好。每次都將吃不完的食物分給大家。這樣一來,那些監視他和服侍他的瓦剌兵,以及明朝被俘的士兵們,無人不誇讚他,大家也就儘可能地不使他受苦受累。
天子身份和好人緣,讓朱祁鎮在被俘的一年中,沒有受到太多的苦。
一年後,在明朝大臣的多次交涉下,再加上也先也看出,朱祁鎮已經沒有利用價值,所以,他極乾脆地又把朱祁鎮送回了明朝。
伯顏帖木爾眼見就要和朱祁鎮分別,簡直到了依依不捨的地步。他帶了500護衞,親自護送朱祁鎮回明廷。在分別的時候,居然忍不住痛哭不止。
自此,朱祁鎮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被俘後,還受到優待,並和敵人結下深厚友誼的皇帝。
(參考史實:《萬曆野獲編》《明英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