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朱棣活剮三千宮女是真的嗎 朱棣的功與過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朱棣活剮三千宮女,這個駭人聽聞的故事,是否真的在歷史上發生?首先,我們可以瞭解下這個故事的來源。這個故事最開始取自於《朝鮮李朝實錄》。這是一部由朝鮮春秋館的史官記載的由1392年至1863年曆史事實的編年體漢文記錄。

朱棣活剮三千宮女繪圖

明代朝廷與朝鮮外交頻繁,往來友好,一直保留着從朝鮮選秀女入宮的傳統,呂氏和賈呂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成為明成祖朱棣的后妃。

《朝鮮李朝實錄》屬於第一手歷史資料。據此記載,朱棣在北征歸程中痛失寵愛的權妃,傷心欲絕。此時,秀女“賈呂”因嫉妒同樣是朝鮮秀女進宮的呂妃,舉報是呂妃串通太監用砒霜毒死了權賢妃。朱棣暴怒,用嚴刑處死了呂氏。

幾年後,朱棣心愛的寵妃王氏暴死,朱棣痛心不已。屋漏偏逢連夜雨,後宮又有人傳言賈呂、魚氏與宦官“對食”。朱棣對賈呂恨之入骨。賈呂深知自己的悲慘下場,提前自盡而亡。然而,朱棣不肯善擺干休,嚴刑審訊賈呂的侍婢宮女,結果有宮女説後宮有人想要謀害他。朱棣怒不可遏,擴大了在後宮審訊的範圍,結果越來越多的宮女被牽涉其中,將近三千宮女都成為了謀害皇帝之人。朱棣喪心病狂地將這些宮女活剮,方解心頭之恨。這就是所記載的“朱棣活掛三千宮女”的故事。

但是,這個故事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是否有誇大的事實,畢竟歷史的解讀見仁見智,值得我們後人細細揣摩。

明成祖朱棣功過是怎麼樣的

朱棣明成祖是也,有明第三位皇帝。從其發動靖難之役奪取帝位到駕崩一共當了22年皇帝,年號永樂,因此也被後世稱為永樂大帝。其轟轟烈烈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是非功過。

朱棣像

有人説朱棣是個大流氓,既然有這個説法那麼就説明朱棣生前所做的事肯定是讓後人不齒的。本文就挑那麼一二件事給大家説道説道。

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誅九族的罪名,不過自從朱棣過後便有了“誅十族”的新玩法。這還要從一個叫方孝孺的人説起。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謀臣,也是當時的大學問家。按照正常情況知識分子都很倔,當朱棣奪取帝位後要這位大學問家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不僅不寫,而且還在金殿上大哭大鬧,這讓朱棣好沒面子,惹惱了朱棣,要誅他九族,方孝孺以讀書人的氣節説誅我十族我也不寫,一臣不侍二主。就這樣方孝孺的親戚朋友也跟着遭到殺身之禍。“誅十族”的説頭也就是從這開始的。

話説朱棣當了22年的皇帝壞事幹了不少,但也做了不少充滿正能量的事。比如説遷都北京,做皇帝之前他就在北京這個地方當燕王。為了穩定大明的北部邊境,朱棣出於邊境壓力考慮遷都北京,並且五次北征,最後連自己也死在了北征的路上。還營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紫禁城。這個紫禁城的在今天的意義想必就不用贅述了。再有就是在朱棣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命解縉等人編纂了《永樂大典》。這在文化史上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壯舉。

朱棣作為一代帝王,雖然距離現在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但是對於今天的我們在玩味歷史的同時,還要汲取他的智慧,這樣才能不停留在表面的功過是非問題上爭論不休。

揭秘朱棣如何變為了明成祖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但是朱元璋真正傳位的本不是朱棣,而是他的孫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真正在位時間確並不長,很快他就下位了,而後面繼承皇位的是他的四叔朱棣。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在位時間也非常長,他擅長布兵打仗,有勇有謀,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朱棣終究是怎樣登上皇位成為明成祖,裏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朱棣畫像

史書記載朱棣繼承皇位,是他宣起靖難之旗勝利之後正式改年號登基上位的。靖難之旗使朱棣踏上了一條不能回頭的路,但是他始終不承認自己是謀權奪位。當時形勢非常緊急,表面上看朱棣是完全沒有勝算的機會的。

靖難之役當時的京城都被朝廷的重兵把守,而朱棣手上的兵力還不到一千人,如果此時朱棣以武力與之對抗簡直是以卵擊石。當時的朱棣沉着冷靜,運籌帷幄,他在布兵打仗方面的才能完全不亞於其父朱元璋之下。當時府外由允炆帝派兩名大將把守,而朱棣巧用施計把兩名帶兵將領斬殺。門外可以説是一片混亂,朱棣起兵反攻,第二天京城大軍都紛紛投降。

當時京城雖然朱棣大獲全勝,靖難之旗可以説是打得非常漂亮,但是他與朝廷的力量終究是懸殊很大。當時的朱允炆才是明朝名正言順的正統天子,他能號令天下所有文人武士,而當時的朱棣手上僅有不到一千人!但是年棣卻異常的冷靜,他精心謀劃,信心十足。

後來在朱棣的精心佈局之下,均一一攻破朝廷守城,城內兵器糧食均被朱棣所獲。論軍事才華朱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將領,而朱允炆在文韜武略方面雖有成就,但是在軍事謀權失計打仗方面確遠不及朱棣。況且當時朝中能人武士曾被朱元璋大力打壓維權,不同程度上也出現了朝上無人的景象。靖難之役朱棣大獲全勝,最終稱帝明為明成祖。


 

朱元璋與朱棣之間是什麼關係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個皇帝。而朱棣的皇位,是他掀起“靖難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政權所獲得的,不是繼承朱元璋的皇位。

朱棣朱元璋像

他們這對父子的關係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難記》中記載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異之,獨鍾愛焉”,並謂“一日安國家,必燕王也”。意思就是説,朱元璋在位時,特別欣賞兒子朱棣,並認為他日必定會讓他繼承自己的皇位。朱元璋其他的幾個兒子流氓氣重,在封國內成天飲酒作樂,沉迷女色。唯獨朱棣勤政務實,深得民心。朱元璋看朱棣,就像看到了從前的自己。朱棣繼承了他父親朱元璋的氣魄、膽識與性格。不得不説,他具備了成為一國之君的稟賦。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朱元璋讓他的皇太孫朱允炆繼承了帝位。

也許是考慮到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因,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早逝,所以他將皇位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明史》裏記載,朱允炆“性至孝”,孝順聰明,從小受到儒家教育,書生氣十足。朱棣則是有勇有謀,好戰。孰優孰劣,誰更適合繼承皇位,也難下定論。

但是,歷史長河奔流不止,真相被歲月漸漸模糊。但是鳥飛留影,水過留痕。後人認為,朱元璋並非器重朱棣,而是朱棣下令讓明初官修史書,將他的皇位合理化。在《明太祖欽錄》中收錄了這樣一句話“説與晉王知道,教陳用、張傑、莊德預先選下好人好嗎,堤備臨陣時,領着在燕王右裏行”。由此可見,朱元璋對企圖心重的朱棣是有所提防的,更是擔心朱棣會對皇太孫朱允炆的繼位形成巨大威脅。

但是,重重迷霧之後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也不能妄下斷言。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元璋與朱棣父子倆的親情紐帶不會斷。他們都為明朝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朱棣靖難之役開始為什麼失敗

靖難之役的意思是:“清君側,靖國難”。在建文帝採取削藩的措施的背景下,朱棣於公元1399年8月6日發動靖難之役,到1402年7月13日結束。歷時四年從北京打到南京奪取了他大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明太祖所建南京城垣與外廓行駛略圖

説起靖難之役的起因還得從朱棣的老爹朱元璋説起。明太祖朱元璋通過農民起義推翻元朝之後大肆分封藩王以保證朱家可以守護政權萬年。因此每個藩王有很大的權力並且擁有自己的軍隊。燕王朱棣是各地藩王中勢力最大的。因此當朱元璋死後對即位的建文帝的威脅也是最大的。

建文帝聽取黃子澄等人的建議開始削藩,先搞定了周王、齊王、代王等幾個勢力比較弱小的藩王。當建文帝部署削掉朱棣時,朱棣經過秘密謀劃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起兵。

戰爭的第一階段是朱棣的軍隊節節勝利,建文帝這邊由於經過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幾乎沒有可以與朱棣匹敵的人才,所以節節敗退。不過這個階段雙方力量懸殊,朱棣的勝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第二個階段是建文帝的軍隊取得了一定勝利,使得朱棣能夠守住的地方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個州府而已,甚至有一次朱棣差點被活捉,還是靠着其他藩王的救援才脱離了險境。

第三個階段是朱棣採取直搗南京的戰略,直接拿下南京而取得了這場靖難之役的勝利。同時建文帝也下落不明,有人説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總的來説靖難之役爭的都是朱家的江山。

朱棣的廟號為什麼從太宗改為成祖

在歷史上發起“靖難之役”而奪得其侄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從1402年即位到1424年逝世,其在位時間共22年,永樂為其年號,而所有君主在逝世後都會有相應廟號,那麼朱棣廟號是什麼呢?

朱棣劇照

提到朱棣廟號就不得不提到他作為一代帝王的豐功偉績,他作為燕王時就多次參與北方的軍事行動,鞏固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地位。稱帝后,他五次征戰蒙古,追擊蒙古的殘餘勢力,緩解了其對邊境的威脅,使大明邊境得以安寧。永樂十九年,將京都遷往北京,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任將都城遷至北京的帝王,此次遷址也是北京在日後一直佔據首都地位的基石。疏浚京杭大運河,加強了南北經濟及文化發展與交流。在文化發展上,通過大量購書及北運來大力擴充國家藏書,並加強儒家文化思想的統治,組織編撰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雖僅存世3%但仍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瑰寶。更為世人所稱頌的是他七次派鄭和下西洋,在當時航海技術並不是十分發達的情況下,最遠駛至非洲東海岸,使中國同印度河沿岸國家及東南亞國家互通有無、貿易加強。

從曹魏國開始,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高祖”或“太祖”,帝王的廟號大多稱為廟,而在明成祖之後明朝其他皇帝大都被稱為“宗”,朱棣廟號最初被稱為“太宗”,後由明世宗改為“太祖”並與朱元璋並列供奉於太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