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興起於清末民初持續至今的“功夫”,就像吹出的泡沫一樣華而不實!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經典

功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在中國清末關於“武術”的別稱,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化”。它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藴含着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寶貴文化遺產。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系列港產功夫片火爆全國。當時的大部分港產功夫片,都將年代背景放在民初時期。關於這些港產片的套路,我們也是耳熟能詳的,那就是:不論是黃飛鴻、陳真還是霍元甲,他們的成名之路上肯定會攔着一個膘肥體壯的西方大力士。

時至今日,當我們在搜索引擎上檢索“武術家擊敗西方大力士”時,仍能找到西方大力士“震寰球”康泰爾與我國武術家之間的恩怨糾葛。關於“震寰球”的故事,最廣為流傳的版本是這樣的:1918年九月,康泰爾來到北京城,在中央公園擺下擂台,還讓媒體做出宣傳:“只要能打中康君一拳或踢中一腳,就能得到五十盧比的報酬,能將其擊倒者可領取純金獎牌一塊。”在這個故事裏,天津中華武士會派出“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韓慕俠與康泰爾對戰。根據資料顯示,韓慕俠,原名韓金鏞,是其第九位師父所贈。天津津南區大韓莊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師,曾先後隨張佔魁、應文天等九位師傅習武,編採百家而獨具一幟。話説,總理在南開學校就讀期間,就曾隨其練習武藝,鍛鍊身體。1947年的時候,韓慕俠在窮困中不幸去世了。

初讀這篇故事時筆者非常好奇,為什麼要派出“二代弟子”而不是經驗更老到的“一代弟子”。當看到韓慕俠輕而易舉地幹掉了大力士時,筆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康泰爾這種不入流的水準,根本輪不到“一代弟子”出場。可惜的是,擊敗海外大力士的殊榮並非韓慕俠專屬。1993年,在《體育文史》中,就曾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名叫《劉百川擊敗康泰爾始末》。在這個故事裏,這場對戰的發生地變成了1916年的上海,故事的主人公也變成了河北武術家王子平。除此之外,在我國的雜誌報刊中,筆者還見過不少類似的事例。這些故事如出一轍,主人公都是中國本土的武術家,反派永遠是一身肌肉的西方大力士,結果,均是武術家力挫大力士為國爭光。讀完了這些故事,筆者不由得產生了這樣的疑惑:西方大力士難不成都是缺心眼的蠢貨?為什麼三番兩次跑到中國捱揍呢?

“中國武術家擊敗西方大力士”的故事幾乎成了一種模版,似乎我們只需將故事的主人公和反派的名字換一換,再修改一下主人公使用的武術套路,似乎就能夠誕生出一篇新的故事。説到這,我們來聊一個題外話,近代中華武術是怎樣“崛起”的呢?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廷對各地的統治力下降,地方武裝勢力發展壯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末民初各省完成“軍閥化”。在當時,地方武裝認為武術家是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源,一時間武術家成了熱門職業。“中國武術”聲望日隆,為那些模板化的故事提供了背景。筆者沒有否定中華武術的意思,但是,從某種角度來説,興起於清末民初持續到近年的武術熱,就像吹出來的泡沫一樣華而不實。

1982年,《北京體育》對韓慕俠的女兒韓小俠進行了訪談。在這次訪談結束後,《北京體育》給出的報道再次刷新了人們的三觀。在成文的報道中,康泰爾的身高被拔升到兩米,他的力量也達到了一萬四千磅。在造訪中國之前,康泰爾先後去過四十多個國家,未嘗一敗。這一版本之中,關於康泰爾的細節更加豐富,例如:康泰爾抵達北京後,與二十多名成年男子進行了拔河,在這場較量中,康泰爾只用一隻手就勝過了二十名成年男性......並且,在與韓慕俠進行的比鬥中,擂台上的規則有了“生死狀”的意思,“打死勿論”......康泰爾在北京進行了長達五天的邀戰時,沒有一人敢上台挑戰這位西方大力士......韓慕俠聽説這件事後,胸中火起,決定要為中華武術正名......考慮到自己有可能被大力士打死,韓慕俠還提前安排了後事,隨後便星夜兼程地趕赴北京,就像是出征的將軍一樣……

1988年,可憐的大力士康泰爾再次被“重塑”。在《武林奇俠韓慕俠》這部作品中,康泰爾尋訪了全國各地的高手,學習了各個門派的中華武術。後來,康泰爾周遊列國,罕有敗績,直到他在上海遇到了韓慕俠。後來,康泰爾來到北京,在京城進行演武期間又開始變得驕傲自滿,主持舉辦首屆萬國武術大會。整個故事,在細節處理上更加緻密,多個橋段被重新戲劇化處理。為了讓已經四十二歲的韓慕俠先生參戰,各方武術家“三顧茅廬”,終於請出了這位高人。時隔多年,我們已無法推斷韓慕俠迎戰大力士的故事究竟有多少水分。在這裏,筆者願意相信,韓慕俠為國爭光,擊敗了耀武揚威的外國人。但是,希望現代人能手下留情,保留事態的本質,千萬不要再往這個故事中加入玄幻色彩了。參考資料:【《小説神州擂》、《體育文史·劉百川擊敗康泰爾始末》、《北京體育》、《武林奇俠韓慕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