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黃河渡輪蒲津渡口位於黃河東岸之外的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是古代的重要渡口之一。世界著名的蒲津橋和開元鐵牛也位於這裏。
據當地老年人説,在1940年代,枯水季節時人們在黃河中還能摸到鐵牛的稜角,但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又過了二十二十年,由於河牀淤積,鐵牛被深深地埋在河裏。直到1988年,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永濟市博物館的多次探索,終於在黃河中發現了睡了1000年的四頭鐵牛,引起了各界的關注。
四隻鐵牛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每尊都有大約30噸的重量。這些鐵公牛前腿呈蹬狀。它們都是中國歷史悠久,工藝水平高的珍貴文物,在世界上極為罕見。專家發現,這些鐵公牛是在唐朝開元年間鑄造的,所以也被稱為“ 開元鐵牛”。
在唐朝黃河,海峽兩岸的交通不便。為了方便人們通行,唐玄宗下令在黃河水岸上鑄造四頭鐵牛,在牛尾處鑄處一根橫鐵軸,長約2.33米,以此來栓連和固定索橋,建造了世界上最早,最長的浮橋。這座鐵牛還受到許多橋樑專家的稱讚,稱其為橋樑歷史上的傳世之寶。更有專家稱唐代的繁榮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鐵牛的發掘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唐朝在冶煉鑄造、治理黃河和古代在橋樑的建設方面的強大,而且為科學家提供了關於黃河的研究變化,地質變化和地理環境提供了材料。
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讓黃河鐵牛保存千年不腐朽,這個問題仍然困擾着科學家們。大部分文物在出土後都禁止觸摸的,這個黃河鐵牛任遊客碰觸,遊客手上有油脂,對鐵牛有很好的防鏽作用。這確實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