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是抗清名將,民族英雄,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或許在一位明君的統治下,他或許不會落下凌遲處死、揹負罵名的結局。但值得説明的是,這種情況只是“或許”,並不是説換一個明君他就一定有好下場。一定程度來講,袁崇煥的悲慘結局他自己也得負一部分責任,如果要細化的話,最少是40%。
崇禎繼位的前一年,正值盛年的皇太極也登上了汗位,他的目標十分明確,那就是要攻下大明朝入主中原,成為天下的主宰。但這一切崇禎似乎沒有意識到,儘管在十幾年的對抗中,雙方互有勝負,但後金的鐵騎還是給崇禎帶來了極大的恐懼。
因此,遼東問題就成了崇禎初年最緊迫的問題。而當時,袁崇煥還是一個戴罪之身,在此前立下首功的袁崇煥因與魏忠賢不合被革職回籍閒住。崇禎繼位後,在遼東問題上作出最明智的決定便是重新啓用袁崇煥。
實際上,崇禎對袁崇煥並不熟悉更缺乏相應的瞭解,只不過在寧遠一戰中,袁崇煥名聲鵲起,成為了大明朝唯一能抵擋八旗勁旅的人。當時,大明朝的所有官員和百姓都一致認為,只要袁崇煥坐鎮遼東,後金就難以越過長城,對大明形成威脅。因而,崇禎元年(1628年),袁崇煥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登州、天津軍務。而且在任命上崇禎還加了一條“便宜行事”。
將袁崇煥置於如此高的地位,説明崇禎確實有一種只要把遼東大事全部託付給袁崇煥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幻想。這種幻想出自於輿論中袁崇煥專能克後金的神話,事實證明,這樣的神話並靠不住。
在袁崇煥上任的前一天,崇禎召見了他,同時參加召見的還有內閣大學士以及其他大臣。此次召見,崇禎是想從袁崇煥口中獲得一定的承諾,其次是想看他有什麼具體辦法。在這次召對中,袁崇煥就犯下了一個極為嚴重的錯誤。
袁崇煥説:“臣特受陛下眷寵,希望能允許臣‘便宜行事’,那樣用五年的時間,便可恢復遼東地區。”意思是説,只要皇上信任他給予權力,那麼他將用五年的時間消滅後金恢復失地。別説是身處其境的崇禎,就算是對明末清初歷史稍有常識的人也知道,五年時間收復失地那絕對是個天大的謊言,這樣的海口袁崇煥都能説出來,證明他過於自負或是過於自信。
但崇禎卻相信了袁崇煥吹下的這個牛,還當即表示:“只要能恢復遼東,朕是不吝惜封候之賞的。卿務必努力解除天下的苦難,也可以為自己的子孫造福。”
崇禎如此迷信袁崇煥,但也有明白人,其中兵科給事中許譽卿在中間休息的時候就詢問袁崇煥:“所謂的五年收復遼東是怎麼推算出來的,都有那些具體部署?”袁崇煥是這樣回答的:“看到聖上為遼事焦心勞神,説五年收復遼東只是為了讓他安心罷了。”不過這話説出之後,袁崇煥也覺得剛才的回話有欠考慮,不過為時已晚,他必須作出一些補救。
因此,袁崇煥又向崇禎提出一些要求,希望户部、兵部、工部在軍餉、器械方面能盡力滿足遼東大局。崇禎一一照準,並賜給他可以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
袁崇煥在召對中犯下的這個錯誤,説的大一點可以視為欺君,就憑這一點,殺他也不能説是冤枉。可是,崇禎賜給袁崇煥的這把尚方寶劍竟然出鞘了,而且袁崇煥又鑄下了大錯。
袁崇煥到任後,在遼東進行了一番整頓,這一段時間明軍未曾和後金軍發生戰事。第二年的六月,行事常用奇招的袁崇煥幹了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他用尚方寶劍將東江鎮總兵毛文龍給殺了。
毛文龍手下的數萬精兵一直是牽制後軍的主要力量,只不過此人很難駕馭,但在當時的形勢下來講,這支軍事力量的存在就是大明朝一把利刃,隨時都可刺向後金腹地。皇太極之所以沒有發起對明軍的進攻,主要也是忌憚這支部隊。
可是,毛文龍因為桀驁不馴就被袁崇煥給殺了,這件事在朝廷引起了轟動。崇禎帝內心是極不贊成的,他認為“便宜行事”總該有個尺度,這麼大的事不經彙報請示,袁崇煥就擅自做主了。但在表面上,崇禎還是做出了一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姿態。
隨着時間的流逝,遼東的戰事並沒有獲得顯著的進展,這讓崇禎對袁從煥產生了懷疑。更何況,皇太極在此期間還率領10萬八旗繞道山海關直逼京師,雖然袁從煥回兵馳援京師,但這也給崇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崇禎對袁崇煥的疑心越來越重,皇太極也適時出手,玩出了一個反間計將袁崇煥置於死地。不久,袁崇煥便被革職論罪,在牢裏呆了一年多時間,最終以通敵叛國之罪被處以極刑。袁崇煥的被殺,雖説有冤枉的成分。但作為臣子,幾次三番玩弄崇禎也並非人臣之舉,崇禎的多疑和袁崇煥的操切最終碰撞出火花,袁崇煥之死其實在崇禎啓用他的那一天便已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