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死的最慘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都是那個風起雲湧時代中難得一見的英雄,他們的出現,左右了秦末亂世的走向,協助劉邦打敗了項羽,故劉邦在統一天下後由衷感嘆説:“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死的最慘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

劉邦説: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不絕糧 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有了這段話才有了漢初三傑的説法。當然蕭何,張良,韓信也的確是劉邦政權的最主要推手。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死的最慘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

對於劉邦來説,張良、蕭何、韓信三者作用皆大、功勞相當,那麼,為何張良、蕭何得以高位善終,而韓信則被殺死呢?其根源與兩個方面有關,一是帝王的猜忌,所謂“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規律作祟;二者,功臣不懂得自保,不知激流勇退。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死的最慘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

蕭何是負責後勤和行政的,實際上起兵的時候蕭何的實際官職大於劉邦的,那為什麼劉邦當老大蕭何不自己當老大,因為蕭何自己也認為他沒有那個能力,所以,他才真心擁護劉邦,而且劉邦不是沒有懷疑過蕭何,但是,蕭何人家有自知之明,就想好好的當個丞相,人家會化解這種懷疑,就這,劉邦還敲打了蕭何好多次,蕭何也虛心接受,這是個為國為民的知識分子政治家,所以,如屢薄冰的為大漢的百姓幹了很多好事,本來也沒有掌握兵權,並且想造反也沒啥成功可能性,年齡也和劉邦差不多,劉邦掛了蕭何也沒多幾年。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死的最慘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

張良就是個謀士,不存在自己的班底,也不掌控兵權,他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可以輔助劉邦就可以輔助別人,但是他的缺點是永遠當不了老大。天下都大定了,他划不來冒着生命危險在換一個老大。大漢朝建立後,張良為了讓劉邦放心,沒事修仙問道的。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死的最慘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

其實,韓信不死,從劉邦的反應也能看出來,司馬遷説,且喜且憐之,班固説,且哀且憐之。無論哪一種説法,都有憐之,為啥可憐他?因為他有功,不該死,。喜滴是韓信咎由自取,哀的是韓信不知謙退。

所以説,蕭何張良沒有威脅,而且也懂得明哲保身,就可以不死,韓信本來威脅性就大,還不知道收斂,他死了,劉邦就會背罵名,但是他不死,劉邦死後老百姓就可能重新陷入戰亂。所以,韓信必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32 字。

轉載請註明: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死的最慘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