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畢業季,一場漫長的告別拉開序幕。中小學的師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總要舉行各種畢業聚會。不過有一些畢業聚會,令人尷尬。
據報道,温州東甌中學的一個畢業班,近日由家委會張羅畢業晚宴,“一大一小費用1000元,兩大一小1200元”,引發眾多網友熱議。雖然通知上説 “多退少補”,然而人們仍質疑是否有必要舉行這樣的畢業晚宴,費用是不是太高了。
這應該是該班家委會的自我加戲。從報道來看,學校也好,班主任也好,並沒有參與活動策劃,也不支持家長這麼做。何況對於宴請送禮,早有明令禁止。這麼做不僅不恰當,也是違規之舉。家委會這麼做,無論初衷是什麼,客觀上對老師和學校並不“友好”。
在學校與家長的聯繫溝通中,家委會起的應是橋樑作用。平日裏,家委會主要配合班主任工作,如審核班級費用開支等。不過在現實中,不排除有些家委會成員刻意逢迎班主任,把戲份做足。反正花的是所有家長的錢,能不省就不省,結果既增添了家長負擔,也讓這一家校聯繫機制異化為個別家長討好老師的工具。
説回畢業聚會。按説離別時刻,家委會組織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和老師表示感謝,乃人之常情,理所應當。但凡事總該有個度,既要合情合理,也要避免鋪張浪費,更要防止越俎代庖,強行代表家長意願。“一大一小1000元”,全班加起來總數不少,如此鋪張,是否是家長們的真實意願,又是否被學校和老師認可?按報道所説,班主任反對態度激烈,家委會還強行要舉行晚宴答謝,豈不是吃力不討好?班主任和老師不來,這樣的畢業晚宴還有什麼搞頭?
家委會這麼“積極”,寧可與班主任對着幹也要把晚宴進行到底,究竟圖的是什麼?若真要答謝,何必大操大辦,搞得如此轟轟烈烈?
畢業在即,大家合個影、互相留言道珍重,在學校舉行一場畢業典禮,回顧師生情同學誼,這就很有意義了。又何苦自我加戲,鬧得滿城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