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同樣是吃飯,皇帝與常人有何不同?程序繁多且講究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經典

在封建王朝,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貴為龍子,尊為人間天子,穿的是龍袍,住的是金鑾寶殿,行則以輦代步,食,更不同一般尋常百姓家,頗有講究。

清代史料記載,皇帝用餐名堂非常多。皇帝吃飯有一套專門的名詞,而且這些專門的名詞是絕對不準別人説錯的,吃的飯不叫飯,叫"膳",吃飯也不叫吃飯,或叫"傳清宮粉彩鏤空蓋盒膳",或叫"進膳",或叫"用膳",而且做飯的廚房,叫"御膳房"。"御膳房"是宮廷中專門設立的一個機構,專門伺候皇帝吃飯,直接由內務府管理,設管理事務大臣若干人,這些人都是由皇帝特別點派。皇帝每天的膳食,都由御膳房的官員列出膳單,經內務府主管大臣審閲無疑,並且備案,經過這幾道手續之後,才能烹飪製作。

內務府主管大臣下還設若干職責人員,其中包括三個總領,兩個承應長,十五個承應人,三個庖長,二十個庖人,來具體負責皇帝吃飯事宜。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中國東北滿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飲食上還沿襲東北滿族的一些習慣。清朝皇帝的飲食習慣並不同於我們現在的飲食習慣,我們現在的習慣是一天 三頓正餐,即早飯、午飯和晚飯,而清朝皇帝的飲食習慣每天只有兩頓正餐,早膳和晚膳,除了兩頓正餐之外,還有兩頓小吃。皇帝用膳的時間和地點都不固定,皇帝臨時想吃了,就吩咐下去"傳膳",用膳的地點大多在寢宮的東、西間或辦公場所。

皇帝用膳的程序也是非常有規矩,比方説皇帝在養心殿臨時想吃東西了,只要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上的殿上太監説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再把這話傳給候在養心門外的太監,然後由養心門外的太監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就這樣,一直傳進御膳房裏。

很快,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着大小膳桌,捧着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殿裏以後,套着白袖的太監接過來。因為皇帝總害怕被人謀害,所以為了戒備下毒,每個菜碟或菜碗都設有一個銀牌,等看過每道菜盤上放的一塊小銀牌變沒變色之後,再讓太監把每樣菜嘗上一點,這叫"嘗膳",這才把確認無毒的菜餚、點心、湯羹擺放在規定的位置,隨後小太監叫一聲 "打碗蓋",由其他小太監把菜上的銀蓋取走,在侍膳太監的簇擁下,皇帝這才入座"用膳",而且皇帝用膳的時候,除了侍膳的太監,其餘無關人員都要撤離。

皇帝吃飯時不論是哪一道菜多麼可口,皇帝都不能連續吃三口,這是清王朝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稱為"吃菜不許過三匙"。這個主要是為了皇帝的安全考慮,怕萬一有人知道皇上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後,起歹心,在皇帝的膳食上做文章,投毒謀害皇帝。

總之,皇帝的用膳總是讓人捉摸不透,外人是不能夠掌握其用膳規律的。據説,御膳房燒菜做飯用的水是專門從北京西郊玉泉山運來的泉水,吃的米也是由專人培植出來的,菜餚更是佳品,各種山珍海味,還有各地進貢來的地方有名的乾菜。

清代皇帝不僅精於美食,用的餐具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主要以金銀器為主,再就是上好質地的陶瓷製品。金銀的餐具都經過專門的工匠精工製作,瓷器則由江西景德鎮"官窯"燒造,再由專門派遣官員大臣送到紫禁城。通過精美的食品及精巧的器皿來體現其政治上的至尊至榮的地位以及顯赫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