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這麼苦”,關於這個問題,在我們小的時候,一直盤旋在我們的心中,如今,突然被孩子這麼問了,這讓小南覺得有點懵。於是,她為了能讓孩子聽懂,就給他舉了一個例子:人其實就像一棵樹,知識就像是樹的年齡。只有一年樹齡的,只能做筷子、柴火;十年的就可以做桌椅;而百年的,就能成為房屋的棟樑。經過她的回答,孩子瞬間明白了,自己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夠有更大的作用。
後來,在生活中,小南也會經常給孩子舉一些例子,告訴他為什麼要讀書?比如説,在此次疫情的情況下,小南就告訴孩子,你看,如果能認真讀書,就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像鍾南山院士一樣,救別人與水火。而這次媽媽的話,説進了孩子的心坎裏,孩子也真切地感受到,讀書真的太重要了。
關於孩子抱怨“讀書苦”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只不過,不知道怎麼去引導孩子,只能簡單地説:“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不會有大出息。”但是,“出息”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詞彙,我們自己都沒辦法説清,怎麼指望孩子能有一個清晰的瞭解呢?所以,面對孩子有這樣的困惑,家長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經歷,帶孩子親自去感受,告訴他們:
面對孩子抱怨“學習苦”的時候,家長們不要一上來就否定他們:讀書有什麼苦的?你就是坐在那裏聽聽課。而是要告訴孩子,讀書肯定很辛苦,爸爸媽媽也經歷過這樣辛苦的時刻,全世界其實都一樣,都需要經歷這一階段,才能成長為有能力的人。
關於這一點,家長可以帶孩子分別坐汽車、火車以及飛機,去感受形形色色的人,然後告訴孩子,雖然我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生活中品質上卻有不同。就像是在火車的普通車廂中,很少有政商名流,而在飛機的頭等艙中,也不會有目不識丁的人存在。隨後,就可以通過這種直接的觀感,詢問孩子他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人生?然後,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導孩子。告訴他們,只有讀書才能讓你有能力,去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規劃。
當然,父母除了要給孩子做好思想工作之外,也要從行動上去引導、支持孩子,讓他們能學會自主學習。
1、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標
漫無目的的學習只會讓孩子們覺得越來越疲憊,所以,父母最先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明確學習目標。只有目標明確了,才能“有的放矢”,學習也會精準有效。
2、和孩子一起找尋學習方法
一個好的學習方法,能讓孩子們事半功倍。所以,家長們要和孩子們一起,找尋學習的方法。比如説,可以給孩子一些自己的建議,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探索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
3、多鼓勵、獎勵,提升孩子們的積極性
學習對孩子來説,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怎麼轉變這種態度?這就需要父母們進行更多的語言鼓勵以及物質獎勵了,去提升孩子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最後送一段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回答給兒子安德烈的,關於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話,和各位家長們共勉: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