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聖羅馬帝國旗幟可以看出,它由眾多小邦構成
德國並非一直都是歐陸強國。早在幾百年前的中世紀,德意志人根本沒有形成國家實體,而是一個較為鬆散的政治聯盟。令人懷疑的是,這樣一個“分裂、虛弱”的國家,究竟是如何迅速崛起,實現統一的?
一、德意志統一的複雜背景
我們常稱德國的個性是“先進性和滯後性的結合”。中世紀時,德意志地區的政治組織是相當鬆散的。但恰恰在這種鬆散的政局下,當地萌生了“新教”、“漢薩同盟”等極富有新因素的社會現象。
中世紀漢薩同盟加盟城鎮貿易圖景
在德意志統一大業完成之後,看似嶄新無比,獲得新生的統一德國,卻仍然包含着從傳統中一直延續下來的大地主容克階級。我們想必只能用《聖經》中的一句話來描述德國的歷史了,那就是“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中世紀末期,德意志曾經是基督教歐洲的“中心”地帶。同時,由於地理位置的四通八達,她又成為了聯通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在德意志的西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區,曾出現了很多因貿易而興旺的城市。在16到18世紀期間,由德國商人、荷蘭人和英國人控制的北方貿易佔據了歐洲內部貿易的一半以上。
然而在15、16世紀以來,西歐的一些主要國家,如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和法蘭西,都已經開始或完成了他們的民族國家化歷程,而德意志卻愈發地分裂起來。在1356年的《黃金詔書》成功將選舉權敕封給各大封建主之後,德意志的統一進程就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直到17世紀,這些大大小小的邦國在不斷的戰爭中堅固了自己的力量。他們以對宗教的堅持分為了南、北兩派,一派是主張信奉天主教的南部領主,另一派是加入新教的北方邦國。這些領主在邦內享受着如同國王般的待遇,這對建立德意志統一民族國家來説,可是一個不小的阻礙!
景緻優美的美因茨大教堂
在經濟上,隨着新航路的開闢和美洲殖民地貿易的興盛,德國原有的貿易優勢不復存在。北歐的木材和東歐的糧食,現在再也不用把德意志地區作為他們的中轉地了。這種貿易的特權被英、荷兩國奪取。德意志的分裂使其境內關卡林立,這可不利於內部市場的聯合和壯大。
在社會心態方面,在西歐各國幾乎都要從“法團社會”中走出的時候,德意志人卻深深陷入在傳統意識中難以自拔。法團社會就是以等級制度為基礎,上至國王領主,下至教會行會,都是典型的法團羣體。歷史學家傑哈德曾指出:“從基督教世界中歐腹地寫作的歷史顯示,這裏有一個叫做‘老歐洲’的地方,從1000年到1800年左右,人們一直是依賴法團組織起來的社會過活。”
德國貴族舉行的舞會,當時的穿着已經非常時髦
二、德意志模式:自上而下的統一思路
德意志的分裂在中世紀導致過各自為政的局面,地方邦國共選皇帝,所以德意志國家遲遲不能建立。萬幸的是,普魯士這顆耀眼的新星,終於在三十年戰爭後放射出光芒。
軍隊是武力統一的基礎。在18世紀初,普魯士第一次嘗試建立起地方性常備軍。腓特烈·威廉在1733年頒佈的“選區徵兵制”,為普魯士人儲備了不少軍事人才。為了號召民眾積極參軍,他還破天荒地吸引移民進入普魯士的軍隊。這種“不論出身”的徵兵策略,在封建時代是聞所未聞的。
腓特烈二世
1740年腓特烈二世的登基,為德意志的民族復興和現代化轉型打下了堅定的基礎。腓特烈登基時年僅28歲,受法國啓蒙思想薰陶的他,在上台伊始便開始用開放言論自由、分派糧食給難民、取消嚴苛的體罰制度等手段俘獲民心。因為他為德國的統一做出了極大貢獻而被後人稱為“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二世在無憂宮演奏長笛
地盤,永遠是國家立足的根本。50年代以後,腓特烈採取“遠交近攻”的手段,通過與英國結盟贏得了外交保障。
獲得充分的安全感之後,腓特烈大帝參與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為普魯士人取得了一塊極具經濟價值的西里西亞地區。西里西亞是東歐紡織業的中心,普魯士人吸收了當地人的紡織技術,在本地建設起了第一個大型的紡織中心。這裏全年的產出,幾乎佔據全普魯士年收入的1/4強。1772年,他還參與瓜分波蘭領土的事宜,成功取得“西普魯士”這塊領土。
被勞累和壓力折磨的西里西亞紡織工人
腓特烈大帝在著名的《政治遺囑》中説:“作為普魯士國王,他必須經常備戰,並把國家政策立足於戰爭需要。”
“自上而下”,是普魯士地區的傳統。德意志曾經歷過一次終身難忘的征服。法國勢力最盛時,曾佔據過德意志萊茵河左岸大片地區。在1806年強迫神聖羅馬帝國解散後,還成立了旨在維持德國分裂的萊茵同盟。1807年的《提爾希特合約》,又使普魯士和奧地利正式淪為法國轄區。
萊茵河
在歐洲人心中,拿破崙至今還享有“革命的皇帝”的稱號。從1803年開始,拿破崙便着手對德意志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政治手術”。在改革之前,整個帝國一共存在了近1800個享有主權的政治實體!拿破崙作為最優秀的君主,是不會允許在境內有如此多的政權存在的。
他斷然將德意志地區的教會財產沒收充公,並強行取消了許多小封國和騎士領地,將其均分給了臨近的大邦。這種風馳電掣的統一模式,極大地喚醒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感。在拿破崙勢力撤出之後,德意志人民渴望統一的情感便愈發不可收拾了。正是由於德國在統一過程中,自始至終沒有發生過自下而上的革命,因此德國的統一自始至終都有着自上而下的主導性。
拿破崙入侵德意志
保持強硬是普魯士堅守的底線。在近代以來的數次戰爭中,普魯士除了曾受到法國拿破崙的侵略之外,幾乎沒有受過別的屈辱。德國明白,若想建立起一個像法國一般強大的歐陸霸國,就必須統一。若要實現德意志民族的偉大統一,歷史的重任必須交給奧地利或普魯士。
俾斯麥上台之後,曾一度挑戰奧地利和法國,並且獲得了成功。首先,俾斯麥通過對北鄰丹麥的戰爭,奪得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
李鴻章和俾斯麥同框
在奧地利表現出在組建德意志國家過程中的“領導欲”時,俾斯麥略施小計便挑起了普奧戰爭。1866年7月3日,兩軍的主力在薩多瓦進行最後的決戰,奧軍最終不敵普魯士,被迫求和。而普魯士的最終目的也不是完全吞併奧國,而是要在國內形成壓倒奧方的絕對力量,以期由普魯士來主導德意志民族的統一。
1870年普法戰爭時期,配備槍支的士兵
德意志統一的最後一步是通過對法戰爭完成的。1871年,由於法國人仍想通過操縱德國各邦分裂來破壞德意志崛起,俾斯麥便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以此來逼迫法皇對普宣戰。在追求國家統一精神的鼓舞下,德國人很快擊退了入侵的法軍,在一雪前恥的同時還攻佔了法國首都。在“內憂”和“外患”宣告解決的同時,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終於成立了。
法國巴黎
文史君説
我們追溯德國建立民族國家的歷史時會發現,其中最重要的特點恐怕就是“自上而下”的特性了。正是由於德國的分裂,才必須由某一個強力邦主導建設一個新的統一國家。德國的統一過程幾乎與戰爭相伴,這是與它所面對的巨大困難息息相關的。能把鬆散、分裂又虛弱的德意志統一起來,真是個不小的奇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