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的意義
最終以失敗告終的王莽改制,在歷史的長河中掀起了一場波瀾,對當時的社會和國家都產生了不同的反響和意義,那麼具體的王莽改制的意義是什麼呢?
王莽篡漢圖片
王莽在土地上面的改革對後世具有極大的意義,首先來説王莽新皇上任就把天下的田地都改名王田,並且還將之前的井田制再次搬上了歷史的舞台,解決了很大的土地方面的問題。儘管這種方法不符合人民羣眾的實際利益,而土豪們也不肯白白讓出手中的土地,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得不到土地卻還要多交付税,所以説這次的改革並未能保證各個階層的利益。
其次王莽還規定禁止買賣奴隸,從思想上來看雖然是先進的,但是根本上卻依舊是奴隸制度,奴隸不得買賣會造成負債者無法賣身還債,奴隸不能作為債務流通,最終導致出現了債主心存怨恨,而奴隸也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可以説王莽改制的意義在思想也先進,但是管理起來並不容易,經過貪官污吏之手很快變成了撈錢的把戲,違背了金錢等價交換規律,結果有些勞民傷財。總的來説王莽確實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他的設想和構思也都十分美好,但是實際操作性不大,又不能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另外王莽改制的意義在於有些方面對社會是有利的,那就是“五均賒貸”政策。這項政策可以讓物價穩定平衡,可以説是創造力非常豐富,也有效解決了商人惡意囤貨的問題。
王莽改制時間
王莽改制在歷史又被稱為王莽新政,是古代常見的改革中典型的託古改制。在西漢末年那段時期,人們為了土地出現了很多爭端,為了能夠儘快解決日漸尖鋭的土地方面的問題,緩和社會矛盾,所以才進行了一系列涉及土地,幣制,商業等方面的大改革。那麼王莽改制時間究竟是什麼時候呢?
王莽圖片
王莽改制時間是新朝,這個新指的是王莽稱帝的國號,所以在歷史上王莽也被稱為“新帝”,“新太祖”,按照公元紀年法,新朝建立當年即公元八年。其實這件事發生在這個時間也是有原因的,這個問題還要從當時的社會情況開始説起。
王莽在位一十六年,在中國皇帝的統治歷史上很短。他本來在當時算是外戚,但因為他素來就有賢良的名聲,被當作救世主一般的看待。而且他還是中國古代歷史第一個通過符命禪讓的皇帝,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就此開始了全面的改革。在政治上,借《周禮》之名,改動幣制,更換官名官制,還增加了不少官職,但其中大多數並沒有實權,也不如周朝諸侯封地,只是徒有其名;在經濟上,甚至恢復井田制,還廢除了奴隸制,預防奸商剝削百姓,保證中央收入;總體而言,王莽改制不但沒有解決多少的問題,反而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因此王莽改制時間是存在一定的必然的,它是一定時期的特殊產物。
王莽改制的背景
王莽,公元前45年至公元23年,字巨君,漢朝夏郡新市人,今湖北京山人,西漢後期外戚,為新都縣袁侯王曼之次子,是漢元帝時,皇后兄弟大司馬王鳳的侄子。他的命運有些曲折,在年幼的時候,他的父親和兄弟相繼去世,由他的叔父撫養長大。王莽改制是歷史上很重大的一件事情,那麼王莽改制的背景是怎樣的呢?
王莽圖片
王莽改制的背景還要從西漢末年開始説起,那時候年僅兩歲的劉嬰擔任着皇帝的職務,但是由於他的年齡過小,根本無法管理,再加上統治階層的肆意揮霍,致使國庫日益空虛,為了填充國庫,賦税的數量日益增加,土地兼併現象越來越嚴重,階級矛盾以及統治階級之間的的矛盾也越來越嚴重激化,百姓流離失所,怨聲四起,地方起義不斷湧現。
另外王莽改制的背景還包括當時的王莽正直青年,為人謙遜,禮賢下士,被視為能夠挽救社會危機就民與水火的不二人選,在眾人的擁戴下,他於初始元年(公元8年)接受了劉嬰的禪讓稱帝,國號為“新”。歷史上又稱之為新朝。王莽繼位後,一方面為了改朝換代,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為了緩解當時嚴重的社會矛盾,因此他於稱帝后的第二年便實施了改制。
王莽改制以儒家經典為依據,為了安撫民心,保障新政能夠順利進行,他打出了《周禮》的旗號。並揚言到:《周禮》是聖人提出的制度,反對新政者即為反對《周禮》,反對綱常禮教。
王莽改制的結果
王莽是西漢時期的新朝的皇帝,他通過符命禪讓的方式坐上了皇帝,並且在掌握政權之後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可是王莽改制的結果卻不如人意。王莽原打算借古周王朝之勢改革以鞏固自身的地位,解決社會問題,緩和階級矛盾,但是結果卻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那麼具體的王莽改制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王莽圖片
王莽改制的結果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説,首先他為改制而做出的一系列舉措非但沒有起到一定的成效,反而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甚至進而導致漢王朝積蓄已久的弊病一下子爆發,引發了一些農民起義活動,最後也造成了王莽身死朝滅的悲慘下場。
另外王莽改制的結果還在於導致農民起義的規模漸漸擴大,軍隊長驅直入進入長安,王莽見形勢不好,對自己有了威脅連忙攜公卿大夫等數千人逃往漸台,不過短短几天常安就失守了,王邑領傷兵退守漸台,將士死傷無數。最後王莽卻是被一個商人杜吳於無意中斬殺,也沒有得到善終,甚至連他的屍體都被肢解,還將他的頭顱掛了出來。
就王莽改制的初衷來説,並沒有太大的過錯,也是想着改革社會問題,鞏固西漢的統治,只是王莽本人的性格問題和當時的土地兼併的社會問題太過嚴重,階級矛盾深化,內憂外患不絕,所以導致了王莽改制的結果就如他本人最後的下場一樣不得善終了。
王莽改制失敗的原因
王莽改制失敗的原因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王莽圖片
王莽改制失敗的原因中首先就是因為過度追求復古,這一點十分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王莽本人在改制時,一味的想要復古,他堅持認為復古是在改革中最為重要的,所以他的一切政令和設施都效仿古代,到處都是古色古香。為了解決土地兼併這一問題,他下詔實行王田制,希望以此可以制止土地兼併現象。但是,土地私有制在那時的我國已經出現六、七百年,想要立即廢除,實屬空想,根本不切實際。因此這一制度受到了眾多地主們的極力反對,導致最終被廢除。
另外王莽為人一味的追求虛名,虛榮心較強,對改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估計嚴重不足,因為導致許多改制中的措施都半途而廢或是僅存於詔令中根本就沒有實施。初次之外他也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王莽除了愛逞強之外,還過度自信,盲目追求儒家經典,固執己見,非常的自以為是。而且他過度親小人,遠賢臣,致使滿朝淨是一些阿諛奉承,顛倒黑白之人,因此,改制失敗肯定是必然的結果。
王莽改制失敗的原因還在於王莽改制期間出現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災害史書有記載。此次災害累及的地區是非常多的,而且持續進行的時間也有些長,面對如此重大的災害,就算是在一個國庫充足,社會穩定的國家也會給其造成重創,更何況災難是發生在一個社會不穩定,正處於改革時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