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二十六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史記。 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漢武帝記》:“元朔二年,置五原郡。”(魏志》:“建安二十年,省雲中,定賓、五原、朔方郡。”《水經注》:“河水 東經河陰縣故城北,又東經九原縣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漢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大清一統志》日:“按 五原故城,在漢朔方之東北,雲中之西,今套北黃河東流之處也,其北即陰山,又北為光祿塞,秦漢時號為絕五原屬北方重鎮,水草豐茂,沃野千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古今軍事戰略要地。明正德年間,楊一清上書稱“據大河三百之險,當千里之蔽,國初舍三受降城,已失三面....東接大同,西連寧夏,耕牧收放。且千百里,以壯軍實,以固邊防”。説明了佔據此地的重要性。清代顧祖再説:“漢人據河為守,唐人守在河外。國初棄豐州,已失四面之險,況棄東勝乎?蓋常考之,五原雲中,趙武靈王所欲下甲成陽者也。此而不守,則全晉危,而全陝亦危,京師之右臂斷矣。”説明戰國時,趙武靈王用五原都挾制秦國。而在清朝時,若放棄五原,則山西、陝西都很危險,五原之地是大清之右臂,可見五原戰略要地之重要性。
侵華日寇深知五原位置的重要性,於1940年進犯五原,以達到如下目的:一是牽制甘肅、青海,切斷我國國際通道,完成對蒙古國的佔領。二是南下佔領平涼,與山西的日寇涵相呼應,對陝西形成大包圍。日寇要實現以上兩個目的,必須首先佔領寧夏。從地形上看,日寇從包頭渡黃河南下,要經過伊克昭盟大沙漠,不利於機械化部隊行駛,同時供給也沒有保障。只有從白靈廟方向西出。過額濟納,進攻新疆,包圍外蒙古,切斷中蘇通道,先佔領五原,才能達到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