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千古流傳的成語,叫做“一毛不拔”,人們常用它來形容極度吝嗇和自私的人。不過,它原本其實是指戰國思想家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孟子·盡心上》中説:“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孟子畫像
僅僅是拔掉自己的一根毛髮,就可以利於天下,但即使這樣也不願意去做,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這也太自私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楊朱自古就一直飽受抨擊,很多人都把他當做吝嗇鬼,他的理論也被簡化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可是,如果楊朱真的只是一位吝嗇鬼,他的思想理論又真的只是那樣簡單、自私的話,戰國又怎會出現“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局面?楊朱能夠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開創出“楊朱學派”,而且有那麼巨大的影響力,他的思想不可能只是這樣簡單。
可以説,楊朱學派在諸子百家當中可謂獨樹一幟,即使是儒家眼中“無父無母”的墨家,也沒有楊朱學派這樣激進。楊朱倡導“貴己”之説,他主張“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於一國,而未合於人心;以我之治內,可推之於天下。”
看完這段主張,就可以發現,楊朱的思想不是一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能夠概括的,換言之,孟子只講了楊朱的“貴己”思想,而沒有凸顯楊朱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楊朱認為,只要人人治內貴己,互不侵犯,人人重視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
而且,楊朱反對事事法先王,在他看來,一味的捨棄當今的人而去讚譽古代的先王,就像是讚譽枯槁的死人骨頭一樣。這樣的觀點,在當時可謂是語出驚人,畢竟諸子百家當中,絕大多數都以堯舜禹等先王為聖人,並且厚古薄今,以主張效法先王聖人。
可是楊朱不這麼認為,他主張建立新的社會,而這個社會的基本原則是"為我"而不"侵物",即他的“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其實,在楊朱的主張中,兩個方面都是核心,人人都不應該拔一毛而去利天下,人人也不應該貪天下大利而去拔一毛。
基於此,楊朱認為生命比一切都重要,人們不應該輕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應該侵犯他人的生命。所以,楊朱強調極度的個人利益,而不注重國家的利益。這種思想最終發展成楊朱學派的“無君論”,這也是儒家批評他們無君的理由。
除“貴已”以外,楊朱學派對於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楊朱認為,生死相依,有生就有死,人生下來有賢愚、貧賤之異,但人死後一切都歸為腐骨,這時他們就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就算是蕪舜與桀紂也沒有什麼不同。
既然如此,楊朱也就提出他的“全性保真”之道。所謂“全性”,就是“生既有之便當全生,物既養生便當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羨壽,聚物而累形”,人活於世,要順應自然之性,只要有“豐屋美服,厚味姣色”就可以了,不要貪得無厭,過度重視物質享受。而所謂“保真”,簡而言之就是保持自然賦予自己的真實純粹的本性,“自縱一時,勿失當年之樂;縱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縱心而遊,不逆萬物所好;勿矜一時之譭譽,不要死後之餘榮;不羨壽、不羨名、不羨位、不羨貨,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列子·楊朱》)
後世常以”一毛不拔“來批評楊朱,並説他的思想是“自私”、“頹廢 ”、“墮落 ”的,但其實,楊朱的主張,有其時代背景。戰國時期,天下進入大爭之世,諸侯們互相征伐,戰亂不休,君王們不恤百姓,“厚生而致使臣民輕死”,儒家的“仁義”之説,已經淪為空談。在這種情況下,楊朱憤而提出“貴己”之説,主張合理的“利己主義”是很有價值的。
針對楊朱的思想,現代學者們讚譽良多。中國著名哲學家賀麟先生在《當代中國哲學》一書中認為:“不拔一毛以利天下,即極言其既不損己以利人,以示與損己利人的利他主義相反,亦不損人以利己,以示與損人利己的惡人相反,而取其兩端的中道。”呂思勉先生認為,將楊朱學説以“簡單的利己主義”概括是淺薄的,楊朱“不利天下,不取天下”真正的含義是:“夫人人不損一毫,則無堯舜,人人不利天下,則無桀紂;無桀紂,則無當時之亂;無堯舜,則無將來之弊矣。故曰天下治也。楊子為我説如此,以哲學論,亦可謂甚深微妙;或以自私自利目之,則淺之乎測楊子矣。”
不過,楊朱的思想不是沒有弊端的。楊朱的“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是一種超脱於現實侷限性的浪漫主義,它更多的是一種美好願望,而非解決現實問題的方式。如果真的將楊朱的思想理論進行推廣,這個世界可能並不會像他想象的那般美好。
楊朱畫像
這可能也是楊朱最痛苦的地方,他想拯救世界,卻發現自己其實無可奈何。《荀子·王霸》裏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楊朱曾走到十字路口,他悲嘆道:“在這個地方要是方向走錯半步,就會導致千里的差錯呵!”言罷,楊朱痛哭起來。
楊朱哭“歧路”的故事,體現的其實就是楊朱對於人生中選擇的重視,而他主張人既要“為我”,又不“侵物”,這就使得面臨歧路時,往往會陷入兩難,難以抉擇。
其實,真實的楊朱不是吝嗇鬼,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自私”,反而是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無私”。只是楊朱終究生於戰國時代,他想建立一個人人為自己而又不侵犯別人的社會,但他的理想在階級社會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楊朱始終不被主流思想接納,孟子罵他是“禽獸”,儒家一直將楊朱學派視作“異端”,就連吸收了他思想的道家,也從不敢直接宣傳他。世人將楊朱視作是一位“一毛不拔”的吝嗇鬼,這對於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來説,實在是可悲可嘆。
參考資料:
《孟子》
《列子·楊朱》
《當代中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