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分離焦慮,父母也應該注意這些事情
鄰居家的雙胞胎姐妹今年開始上幼兒園。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每天,他們的母親都送他們去上學。看着媽媽離開,他們哭着在幼兒園裏大吵大鬧。有一天,我看見他們抱着鐵柵欄,哭着把媽媽追到幼兒園門口。他們的老師剛剛教了我女兒,所以我聊了幾句。老師説他們每天都這樣做。當他們回到教室時,仍然需要很長時間。看來母親沒有做好離別儀式,孩子們的離別焦慮也很嚴重。當時,我想,這裏不僅是分離焦慮,而且我媽媽也沒有為孩子上幼兒園做準備。孩子們對幼兒園很牴觸。一些家長認為進入幼兒園很難做好準備。其實,在小編看來,生活中只要做幾件小事,就能讓孩子們輕鬆地進入幼兒園。 小編認為,入園準備首先要求父母幫孩子建立對幼兒園的美好印象。小外甥軒軒兩歲多的時候,妹妹開始帶他跟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玩,看他們的小書包,聽他們講幼兒園的球場、滑梯、沙池、游泳池……社衞中心旁邊就有一家幼兒園,每次去打疫苗,軒軒都要趴在圍欄外看好久,五彩繽紛的外牆、寬大的滑梯都讓他嚮往不已,一臉嚴肅的門衞叔叔更讓他覺得幼兒園無比神秘,老是念叨着要乖乖的才能上幼兒園。 其次,小編建議父母該從入園前的半年就開始訓練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飯、穿脱衣服鞋子、自己如廁等。有的父母會把上幼兒園當作一種獎勵,告訴孩子必須學會自己吃飯,不然老師會不收孩子入園,對此小編是不贊同的。這樣會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孩子會把勺子一扔,説那我不要上幼兒園了。父母應該不動聲色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席間可以討論哪個菜好好吃,孩子吃不吃和吃多少,都不作重點關注。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覺得吃飯就是自己的事,也是一件享受的事。 小編覺得,要讓孩子順利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父母應該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規矩。女兒入園前,我帶她去參觀幼兒園。讓她看小朋友上課的情景,告訴她要坐好,聽老師講;老師教小朋友讀書,小朋友要大聲朗讀;跳舞的時候,要跟着老師跳。到了午休時間,告訴她小朋友的鞋子都要放在鞋櫃裏面,小朋友要乖乖躺好,閉上眼睛睡覺,不能像在家裏一樣,不想睡覺就起來大吵大鬧,這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 到了入園那天,如果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現象,父母的反應至關重要,小編認為,這時的父母就該把自己的感性、共情統統拋開,即使再不捨也要裝作輕鬆地面對孩子的糾纏和哭鬧。有的父母在孩子入園哭鬧時,被孩子帶動情緒,跟孩子共情:“寶寶,媽媽也知道你不想上幼兒園,想跟媽媽在一起比較開心對嗎?”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孩子哭得越發委屈,父母跟着掉眼淚。孩子長大終究是要跟父母分離的,倘若此時父母能硬下心腸,神色輕鬆且堅定地把孩子交給老師,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新環境和小朋友吸引的,很快他們就會從分離的悲傷中走出來。 此外,家長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切忌把焦慮傳給孩子。有的父母總擔心孩子還小,怕孩子不能適應新環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穿不暖。還有的父母被媒體的幼師虐童事件影響,總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責罰而回家不會表達。家長種種憂慮的結果是,孩子回家後對他們噓寒問暖:幼兒園的飯菜是不是不合胃口?有沒有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老師有沒有打罵小朋友?父母這種有負面指向性的發問,容易引起孩子的焦慮和恐懼,孩子會認為原來幼兒園有那麼多讓人害怕事情,從而導致孩子對上幼兒園更加牴觸。 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指向離別的,而上幼兒園,是孩子正式離開父母的第一步。當孩子準備入園,父母該做的是放手,不再把孩子當成當初那個弱小的嬰孩,而是獨立的個體;收起自己的多愁善感,收起自己的擔憂,鼓勵孩子,輕鬆地帶他們走出這一步。從此孩子的世界不再是隻有父母家人,他們開始結識小夥伴,有好朋友,有説不完的小秘密。人,天生就是羣居的動物,孩子是很容易融入幼兒園的環境和羣體生活的。此刻開始,孩子面對世界的序幕打開,父母只需幫助孩子把進場鋪墊好,跟孩子講清楚遊戲規則,然後退下,從此做孩子最堅實最温暖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