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們,在回首古人留下的文物時,常常會覺得古代人很聰明。比如,中國古建築中的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釘子,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於若干強度地震時仍可保持建築物搖晃而不倒塌,同時,該結構還方便生產、安裝與拆卸,不須使用其它工具輔助並且不損部件完整。
當時在沒有精密儀器的情況下製造出那麼多精美的器具,甚至一些建築設計的把方方面面都想到,簡直歎為觀止。
然而,這些東西在有着先進科技的現代有些都已經做不到了,然而看似落後的古代卻能將他們發揚到極致。
可是,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古代人並不聰明,就像攻城,儘管這是古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非常容易造成無數人死傷,可是古代人卻依舊選擇強攻,沒有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很少選擇放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我們的一個思想誤區。我們拿着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古代的人,這樣是不對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也是在人們接觸到新思想後才成功的。
在古代,城市是居民集中的核心位置。每個城池有着高高的城牆,可以説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關鍵位置。另外,城池中的人口相對也較多,有着物資儲備。同時還掌握這周圍的城市控制權。一旦攻下一座城池,就意味着這座城池的周邊百分之八十以上被收割了。
站在城頭便佔據了有利地形,軍隊以居高臨下的攻勢,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外圍的敵人,而攻城的人,確實要付出比城內幾倍的人力,才有可能攻下這個城池,這種死傷的代價也是不可比擬的。
所以説,在古代的戰爭中,城池的地位是很高的。這也就有了在古裝劇中,為什麼皇帝聽到自己的疆土被攻下十幾座城池之後十分慌張了。
況且在古代,人民主要是靠種地來維持生計的,對於國家由誰統治並沒有太多的人關心,他們更關心的是賦税、徭役,更關心的是朝廷能不能讓自己吃飽飯,遇到荒年是不是能活下去。
那是的人們並不像抗日戰爭時期,全中國的人民團結在一起,要把外國侵略者驅逐出去。所以城池攻下只要沒有威脅到自己的性命,老百姓是不會去起衝突的。
而且在古代,很多的要塞、堡壘和關隘,都必須經過城池。是沒有繞過去的可能的。真的有繞路的一定不是邊關城池,可是真的要打到了中心位置,城池用不用攻,也就不言而喻了,在那個時候,總會有人審時度勢,自己就打開城門迎接了。
再有就是城池中因為有着百姓,所以一旦守城的戰士死亡眾多,就可以在城中抓壯丁來補充士兵人數。
如此看來,古人的執著是有道理的,城池有着他們不可不攻的理由。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中國文物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