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精選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經典

正文共2800字;閲讀時間6分鐘

我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瞭解到,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

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

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着幹”。

這就是我們常説的“14歲現象”。

14歲現象

前段時間,媒體報道了一則駭人的新聞:

14歲少年小肖在網吧刺殺了自己的父親。

報道中寫道,小肖的作業本里有一道題:

當你的父母錯怪了你時,你會怎麼辦?

他如此回答:寬容、溝通、交流。

可以相信,他是一個心存善念的人,也希望自己能與父母溝通。

但是,正如新聞裏描述的,當爸爸把他從網吧裏揪出來扇耳光時,他沒有説一句話。

接下來,他向爸爸掏出了彈簧刀……

在這起弒父的人倫慘劇中,不難注意到,這位少年正好處在14歲的年齡。

無獨有偶,北京市關心青少年協會副會長冉乃彥提到:

當孩子達到14歲左右的年齡時,許多家長會發現,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

而且心思敏感、脆弱,遇事多疑又不願向家長傾訴。

甚至學習成績欠佳、行為習慣不良……

“14歲”是個危險期

英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的一項研究證實:

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

英國研究者對9—35歲的男性參與者進行了調查記錄,受試者被要求玩電腦遊戲。

通過記錄參與者對遊戲結果的滿意或者失望程度,科學家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情緒反應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青少年更熱衷於能夠讓他們感到刺激的危險行為,其中14歲的少年最為突出。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家分析認為:

與兒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夠權衡自身行為的好壞利弊,但他們更關注這些行為能否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刺激,而不是安全與否。

還有一些初中年級段的班主任教師反映:

14歲左右的年齡屬於成長中的一個“危險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王老師是一位有着十餘年初中教學經驗的班主任教師。

她曾針對14歲左右學生的教育問題撰寫過一篇論文。

王老師提到,14歲左右的學生通常存在以下六種心理特徵:

第一,自我感覺“長大了”,表現自我的意識增強 第二,不成熟,講歪理 第三,過於自信形成自負心理 第四,意志薄弱,適應性差,承受壓力的心理空洞出現 第五,出現消沉、頹廢、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感 第六,出現暴躁、報復、易激動、尋求刺激等現象

王老師舉了一個例子:

一名姓張的男生,學習成績優良,卻在與同學相處中常常出口傷人,動輒打人。

他多次學着影片中的武打動作傷及他人。

當問及他做這些事時是怎樣想的,這位男生的回答卻是輕描淡寫:

和同學並沒有矛盾,就是想發泄。

14歲是最佳塑造期

儘管14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教育專家冉乃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説:

“14歲是危險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

作家柳青説: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的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冉乃彥認為,對孩子來説,14歲左右的年齡就是這樣的關鍵期,家長要抓好孩子的這段關鍵期。

圖片來源: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

為了説明少年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性,他舉了幾個成功名人的故事:

“橋樑專家茅以升,14歲看到橋樑垮塌壓死人後,立志要修建最牢固的橋。

14歲的愛因斯坦和兩個同伴談論世界新聞、科學成就,後來他們三個全部成為科學家。”

冉乃彥強調説:

“14歲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

既有獨立成熟的一面,又限於經驗、年齡獨立不起來,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難的時期。

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下足功夫,把問題妥善解決,讓孩子順利發展。”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別離》

家長怎麼做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能給孩子哪些引導和支持呢?

對於這一年齡孩子的家庭教育來説,家長最難處理的問題,就在於叛逆、不聽勸。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叛逆,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他們主要有如下四種表現:

第一,很多家長會認為這個叛逆的孩子是這輩子用來折磨自己的,這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態。 第二,面對叛逆的孩子,自己感到無能為力,完全失去了對孩子的操控能力。 第三,孩子已經讓家長疲憊不堪,陷於絕望,同時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和熱情。 第四,很多家長感覺到很自卑,責怪自己教育孩子的無能和失敗。

既然這四種心態都是不可取的,家長在對待孩子玩的叛逆問題時,到底應該注意些什麼?

01無條件接納孩子、愛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長對着幹,而是由於成長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還有環境中的影響。

所以家長們瞭解了這些成因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和理解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

還要知道,叛逆期只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短暫的一個時期,它很快就會過去;

所以家長們能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孩子,幫助孩子們把這個時期儘快度過去,未來你的孩子才會更愛你,更尊敬你。

圖片來源:電視劇《温州兩家人》

02家長要認知自我,改變自我

在這一點上,希望家長能夠重視起來。

因為很多家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對自我不瞭解。

甚至自己並不成熟,遇到事情並不能理性客觀的去解決問題。

甚至有的家長自己也極端情緒化,沒等孩子發脾氣,自己就先發火了。

那麼家長這種不理智的情緒狀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使孩子叛逆的導火索。

因為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態。

所以希望家長能改變自己,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狀態,這樣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03陪伴是最好的愛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有一個心理特點,就是他們經常是處在混亂和矛盾的心理狀態之中。

雖然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想像一個成人一樣去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

但是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經驗。

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是失敗的。

那這種失敗再結合典型的混亂矛盾心理,讓孩子此時的心理狀態非常痛苦。

如果家長此刻能帶着無條件的接納和愛陪伴着孩子,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