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輝瑞中報,扒一扒普強的那些事兒!
對於輝瑞普強而言,2020難説“愛你愛你”。自2019年,企業拆分、落户上海、高管離職等事件不斷將普強推到風口浪尖。本文通過梳理普強的新聞,一探其未來發展路徑。
(一)拆分普強
2018年12月,輝瑞成立新業務部門——輝瑞普強(Pfizer Upjohn),普強旗下擁有輝瑞最具標誌性的20種成熟藥品品牌,包括立普妥(阿託伐他汀)、樂瑞卡(普瑞巴林)、西樂葆(塞來昔布)等,涵蓋心血管、疼痛、精神等多個治療領域。
2019年5月,輝瑞普強落户上海靜安,這是首次跨國藥企在中國設立全球業務總部。毫無疑問,落户上海這一舉動表明了輝瑞普強未來的戰略意圖——瞄準中國市場。
普強集團全球總裁高天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輝瑞普強的目標是到2025年在全球範圍為2.25億新患者提供治療,而中國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市場。
2019年7月,輝瑞普強宣佈與全球最大仿製藥企業邁蘭組建新公司Viatris,目前該重組已推遲至四季度。
普強的拆分被視為輝瑞聚焦創新研發和應對專利懸崖的關鍵一環:
一方面,通過剝離非戰略性資產,輝瑞將研發重心轉移至已獲得專利的生物製藥和疫苗。這無疑是明智的舉措,因為市場通常更加青睞專注的創新型公司,而不是高舉高打、在諸多領域開展業務的公司;另一方面,與其整個輝瑞公司承擔專利懸崖的挑戰,不如找個小弟幫大哥接手成熟產品的攤子,大哥及時着手轉型創新,憑藉豐厚的家底,再造一個盛世。
不得不説,業務拆分在製藥巨頭的發展歷程中並不罕見。2020年2月5日,默沙東宣佈拆分計劃,腫瘤、院內產品、疫苗等業務繼續保留,而女性健康產品、成熟產品和生物類似物產品將納入獨立上市的新公司,新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完成。GSK和賽諾菲也於2020年發佈了類似的拆分計劃。
從操作手法上,輝瑞普強的拆分與默沙東的拆分或許殊途同歸,不過普強的手法更為隱晦。先把成熟產品放入子公司普強,再將其全球總部搬到中國,最後宣佈與邁蘭(Mylan)組建合資公司,完全是一幅新公司獨立拆分的姿態。
(二)合併之舉
普強與邁蘭的合併被認為是抱團取暖,以應對仿製藥價格迅速下滑的市場危機。這其實是無奈之舉,手上沒貨,研發薄弱,走不出一條“小而美”的發展路徑。在帶量採購的影響下,原研藥原本高溢價的定價模式徹底失效,唯有運用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開疆闢土——規模經濟。
普強全球業績的下滑趨勢明顯。在全球市場,抗癲癇和鎮痛藥物樂瑞卡(普瑞巴林)營收同比下滑顯著,專利懸崖是直接導火索。
2019年6月30日,樂瑞卡在美國失去專利保護,仿製藥迅速搶佔了市場。而在國內,立普妥(阿託伐他汀鈣片)和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失利於帶量採購,2019年市場銷售同比下滑20%。
民生證券認為,雙方合作後,新公司的規模將超過Teva、Sandoz等仿製藥企業,新公司將有機整合普強的渠道優勢和邁蘭的產品優勢,快速打開亞太市場。當邁蘭憑藉普強的渠道進入中國後,勢必釋放大量的優質仿製藥,以“鯰魚”之勢攪動國內本已不太平的仿製藥市場,帶來更多激烈的競爭。
但令人困惑的是,如果邁蘭普強繼續選擇在利潤低下的成熟藥和仿製藥市場短兵相接,利潤又能有幾何呢?
(三)人員出走
面對可以預期的激烈競爭,輝瑞普強的領導們選擇用腳投票。
2019年9月,輝瑞普強領導人吳鋒(Frank. Wu)離職,尋找外部發展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吳鋒在輝瑞工作超過22年,期間從未跳過槽。服役一輩子卻選擇離開,痛苦中更多怕是無奈。
無獨有偶,2019年10月,輝瑞普強五位業務總經理全部離職,再次引發市場轟動。而根據輝瑞普強的員工安置方案,輝瑞普強與邁蘭合併後,輝瑞普強的員工不能在輝瑞內部轉崗,且在交易結束的一年後,輝瑞普強的待遇極有可能向邁蘭靠攏。作為仿製藥企業的邁蘭,其薪資水平較輝瑞或將跳水。
(四)普強未來發展路徑
自楊森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中國以來,跨國巨頭在中國已發展三十餘年。在這三十年間,跨國巨頭如同一艘艘航空母艦,所向披靡。儘管部分藥物跌落專利懸崖,但仍可充分享受高溢價,這種現象在於過去中國藥監准入的滯後,創新藥上市速度嚴重滯後。
這其中的典型代表為立普妥,立普妥2011年專利到期後,全球銷量迅速萎縮,到2013年三季度在美國銷售額僅為5.33億美元,同比下滑30%。但在國內市場,卻與國際市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情形,其銷量節節攀升,2018年在華銷售額高達100億元,超過輝瑞在華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但隨着帶量採購的出台,跨國外企“無視專利懸崖”的現象被徹底擊碎。在帶量採購試點中,輝瑞製藥的立普妥和絡活喜由於降幅不及北京嘉林和京新藥業,雙雙出局。這直接導致2019年立普妥與絡活喜的銷售額出現大幅下跌,也間接推動了輝瑞普強的一系列變故。
更危險的是,在即將進行的第三批帶量採購中,普強的左洛復(鹽酸舍曲林)又將展開生死角逐。
對於普強而言,變革迫在眉睫。但變革的難度可謂極大,傳統藥企的變革路徑通常是研發創新轉型和成熟藥資產剝離,但這對於普強而言並不適用。
或許唯有從營銷效率上尋求破局之道,進一步提升營銷效率,降低企業內部運營成本,甚至調薪減員以謀長遠出路。在這種觀點下,普強與邁蘭的合併便順理成章,而領導人的出走亦説明了許多問題。
2019年底,邁蘭(MYL)在二級市場被評級為“垃圾(Junk)”,截至2020年8月5日,其市值僅85億美元,較2015年360億美元市值已消失近3/4。有分析師認為,藥價的下滑是必然趨勢,尤其是對於成熟老藥而言,哪怕是輝瑞,賣成熟老藥就該有賣大米的吆喝樣子。普強與邁蘭未來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