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大廠全域完成“氣代煤”工程 助力京津冀大氣改善
廊坊9月8日電 (宋敏濤 黃蕾)“每天搬煤塊、掏煤灰,又髒又累。尤其是早上,想開窗透氣,但撲面而來卻是嗆人的煤煙,這些都是燒煤惹的‘禍’……”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東楊辛莊村的楊福海老人每到冬天都要做好家中燒煤爐的“工作”。
8日上午,在楊福海老人家中,他告訴記者,隨着今年村裏通上了天然氣,他家140多平方米的住房進行了“氣代煤”改造,包括安裝燃氣爐等所有費用全部由政府支付。這個冬天,老人將光榮“下崗”,再不用為滿身煤灰犯愁了。在大廠,受益於“氣代煤”工程的農户還有很多。
據介紹,截至7月30日,這個縣提前三個月完成廊坊市2017年“氣代煤工程任務”,同時,標誌着在河北省率先實現全域“氣代煤”。該工程完成後,預計該縣每年減少燃煤用量6萬噸,有效改善空氣質量。
每年冬季,京津冀及其周邊農村地區普遍燒煤取暖,燃煤往往加劇空氣污染,影響廣大羣眾的生產生活。面對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2016年6月,環保部下發《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年)》,將京昆高速以東,榮烏高速以北,天津、保定、廊坊市與北京接壤的區縣之間區域劃定為禁煤區。河北省針對環京津地區進一步加大“氣代煤”、“電代煤”推廣力度。廊坊市在全市域集中開展散煤污染整治工作,要求2017年10月底前,包括農村地區在內的全部區域完成清潔能源替代,實現散煤“清零”。
圖為該縣亮甲台村村民已經用上天然氣做飯。 金志超 攝
為使廣大農村羣眾得實惠、真受益,大廠縣本着讓羣眾“不花錢、少花錢”的原則,專門制定了“氣代煤”補貼辦法,更好地把好事辦到農民的“心坎”上。據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長左慶海介紹,面積在150平方米以內的改造户,其燃氣設備購置、安裝費用由財政全額補貼,不再收取住户的初裝費、材料費等任何費用。
“以前冬天取暖家裏燒大同的塊煤,煙多,嗆人還不怎麼暖和。今年終於能用上天然氣了!政府為咱們免費安裝採暖爐等設備,鄉親們全力支持……”大廠縣東楊辛莊村村民楊建華告訴記者,很多村民把自家門口放東西的小房子、棚子都拆掉了,就是為了燃氣管線的順利鋪設。
羣眾參與是“氣代煤”工程順利推進的重要支撐。為切實提高和贏得羣眾對該工程的認識與支持,今年以來,大廠縣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和逐户發放資料等各種方式,宣傳燃氣使用的知識、政策和意義,並組織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參觀樣板村和樣板户,全面展示使用天然氣的安全便捷,提高羣眾改造積極性。
圖為天然氣公司工程人員講解全境燃氣管道佈置和用氣保障情況。 宋敏濤 攝
來到祁各莊鎮亮甲台村村民劉士福的家中,院裏院外整潔有序。走進廚房,白色的燃氣爐懸掛在牆上,燃氣灶上燒開的水呼呼冒着蒸汽。他告訴記者,以前院子有煤堆、屋裏有煤灰,特別是冬天燒煤取暖,又髒又嗆,感覺特別難受。現在好了,冬天用上燃氣爐,省力又省心,空氣也好了。最重要的價錢也不貴,比起燒煤錢沒多花什麼,可暖和了不少。
據瞭解,該縣始終嚴把“安全關”,聘請了河北省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原有的全縣燃氣總體規劃進行細化設計,合理確定燃氣管網和燃氣基礎設施規劃,並委託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華北分公司對全縣“氣代煤”工程燃氣管網進行具體設計,户內施工做到了每户一張簡圖,使“氣代煤”工程有規可依。同時,招標確定具有相應施工資質的專業施工隊伍,實現了85支專業隊伍、2300名工人同時做業,並制定了“氣代煤”工程“一户一檔”、“進場施工交底”等準則,不斷完善檔案資料管理,嚴格落實可追溯、可倒查機制,確保工程竣工後安全運行。截至7月30日,大廠縣累計完成2.4萬餘户的“氣代煤”改造任務,成為全省首個完成2017年“氣代煤工程任務”的縣(市、區),在全省實現實現全域“氣代煤”。
談及“氣代煤”工程完成後,縣域空氣質量的改善情況,大廠縣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陳立軍向記者介紹,據測算,該縣預計每年減少燃煤用量6萬噸,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為15.6萬噸,二氧化硫約為1440噸,氮氧化物約為420噸,助力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