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打破行政區劃限制 探索跨區域養老模式

  京津冀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探索跨區域養老模式―― 老人瞄着舒適去 政策跟着老人走

  跨區域養老模式打破了原有行政區劃,實現了多地資源的優化配置。記者近日探訪京津冀地區協同養老的發展情況,力圖為全國跨區域養老的發展尋找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

  跨區域養老模式打破了原有行政區劃內社會服務保障的輸出和輸入,通過異地服務供給和結算,實現了多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為最重要的城市羣之一,京津冀對協同養老的探索,為如何實現跨區域養老提供了範本,也提供了不少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

京津冀打破行政區劃限制 探索跨區域養老模式

  燕達金色年華合唱團二隊女聲正在練習歌曲。 本報記者 周明陽攝

  創新養老服務模式

  養老機構應發揮自身優勢,對老人形成持續吸引力

  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位於河北省三河市燕郊,是國內最早運營的超大規模“醫養結合”型全程化持續照護養老社區。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點,燕達承接了部分北京市場化養老功能。

  燕達集團副總裁李海燕告訴記者,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目前入住的98%以上為京籍老人。想讓京籍老人來河北養老,養老機構自身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記者看到,養護中心設置了自理區和非自理區,並配有相關設施和服務。自理區域按家居式花園洋房建造,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非自理區域則按星級賓館設置,分別有單人間、兩套間和三套間,並有温泉、氧氣入室。“許多老人來看過就不想走了。”李海燕説。

  對於老年人,就醫方便是選擇養老機構最看重的因素之一。醫養結合是近年來廣泛提倡的養老模式,也是燕達養護中心的特色。養護中心營銷總監李東輝介紹,健康城內的燕達醫院與養老中心一河之隔,按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建設。養護中心與醫院之間設有緊急就醫綠色通道,省去了掛號、排隊、交費等程序,為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李東輝介紹,燕達養護中心每一層均設有醫療護理站,並配備專職醫護人員,為老人提供慢性病、常見病、一般性疾病的免費診療,並定期為老人進行免費體檢、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及制訂合理的醫療保健方案。養護中心還在非自理區設置了從瑞典引進的天軌移位系統,將老人固定在系統上,順着安裝在棚頂的軌道移動,幫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實現站立、行走、洗浴、進行康復訓練,老人還可以到室外活動。

  不同區域納入政策協同體

  徹底打破區域發展“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將不同區域納入政策協同體

  政策不統一,是擺在跨區域養老機構面前的首要難題。養老補貼不同步、異地醫保不能實時結算等因素制約了老年人跨區域養老的實現。徹底打破區域發展“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將不同區域納入政策協同體,使“政策跟着老人走”,成為跨區域養老得以實現的體制機制保證。

  去年,《京津冀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啓動,重點規劃了京津冀三地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10個領域的合作事宜,引導鼓勵養老服務業積極向北京之外疏散轉移,探索跨區域養老新模式,開展跨區域購買養老服務試點。

  隨着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的落地和相關細則進一步出台,京津冀在加快推進養老服務協同發展、打破三地區域政策瓶頸方面走在了前列。2016年10月,《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方案》印發。《方案》指出,試點機構收住京津冀三地户籍的老年人,除享受養老機構所在地民政部門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牀位運營補貼政策外,還能疊加享受另外兩地針對户籍老年人的牀位運營補貼政策。津冀兩地收住京籍老年人的試點機構牀位運營補貼經費納入北京市民政局年度部門預算。

  燕達醫院是全國跨省異地醫保報銷的試點單位。此前,在北京參保的患者到燕達醫院住院、急診或生育,可以在北京報銷,但異地醫保實時報銷尚未實現。燕達醫院也能實現異地安置退休老人門診報銷,但仍無法實時結算。今年1月5日,京冀醫保直接結算服務協議簽訂,在燕郊居住的北京居民可以在燕達醫院持社保卡直接結算。在燕達醫院就醫的北京患者辦理異地轉診手續後,也可以實現就診費用持卡直接結算。

  打通界限實現雙贏

  跨區域養老既能緩解大城市養老供給壓力,又能彌補大城市護理崗位缺口

  此前有媒體報道顯示,北京的養老機構超過半數以上分佈在密雲、延慶、房山等郊區及農村地區,這些養老機構的管理、服務水平較低,入住率也不高。而在主城區內,養老機構分為公辦和民辦兩種,其中公辦養老機構服務好、價格低廉,但牀位爆滿,動輒成千上萬名老人排隊等候入住,等待時間極長。民辦養老機構收費較高,目標人羣主要為高收入的老年人羣體,但鮮有針對失智失能老人的護理服務。甚至有不少高端養老機構實為開展養老地產,養老淪為房地產項目的一個概念被炒作。

  究其原因,大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民辦養老機構成本很高,最終需要入住老人買單。跨區域養老則降低了民辦機構的成本,提高了性價比,一方面能緩解大城市人口膨脹帶來的養老供給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更可以利用周邊地區豐富的人力資源彌補大城市巨大的護理崗位缺口。從這個意義上看,打通地區養老界限是雙贏的結果。跨區域養老是對原有行政區域功能意義的拓寬,也是對故有行政規劃認知和行政區域功能設置的突破,對整合區域優勢、盤活地區資源、形成全面發展和加速城鎮化進程具有重要作用。

  李海燕表示,跨區域養老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比如養老保險的跨區域轉移和接續,公費醫療的異地報銷問題等,希望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儘快出台相關辦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4 字。

轉載請註明: 京津冀打破行政區劃限制 探索跨區域養老模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