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90週年大閲兵中,參閲裝備100%為中國自主研發製造,其中40%首次在閲兵場上亮相,而這次閲兵距離15年9.3大閲兵僅僅兩年,充分體現了中國國產武器裝備“井噴”式高速發展的現狀。這其中,就有一款不得不説的武器——紅旗22防空導彈。
在中國的軍迷圈子裏,常有對一些國產裝備的改進型“改得她孃親都不認識”的評論和讚歎,前有“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的魔改59中型坦克;後有基本實現三代機化、成功打入國際軍貿市場並收穫訂單的FC-1梟龍戰鬥機和JL-9山鷹高級教練機(都是米格-21/殲-7的改進型);而如今,這一清單上又多了一款新型號——紅旗-22防空導彈,它的原型則是可以追溯到第一款國產防空導彈——紅旗-2和大名鼎鼎的薩姆-2/S-75防空導彈系統。
薩姆-2/S-75系統是中國地空導彈兵裝備的第一種防空導彈系統,1959年依靠擊落RB-57D高空偵察機,而創造了全世界第一個使用防空導彈擊落飛機的記錄。中國仿製的S-75系統即為紅旗-2系統,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是射程75千米的中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裏,紅旗-2扛起了中國國土防空的重任,即使在各類型先進防空導彈陸續量產服役的今天,仍在空軍的戰鬥序列裏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應對冷戰時期巨大的防空壓力,中國於1960年代末開始了紅旗-2防空導彈系統的改進工程。這就是日後的紅旗-12防空導彈系統,由於當時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的不足,導彈射程由紅旗-2的75千米減小到45千米。但相比於紅旗-2,紅旗-12實現了發射平台機動化,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戰爭需要,因此仍然裝備了中國空軍並出口緬甸。
針對紅旗-12的不足,我國繼續實施了改進,首先改進了固體火箭發動機,使射程翻倍達到100千米;其次將制導體制改為類似S-300和愛國者-2的半主動雷達制導,同時保留易指令制導體制方式;再次將紅旗-2/12的裸露彈體傾斜發射方式,改進為一體化箱式發射,提高彈體壽命和戰場生存能力;最後,對指揮控制系統進行類似俄軍S-400系統的兼容性設計,能同時向上兼容紅旗-9,向下兼容紅旗-2/12防空導彈系統,與紅旗-22一起構建全空域、全高度覆蓋完整防空體系。
通過一系列改進,紅旗-22已經成為一款與俄軍S-300、美軍愛國者-2相當的先進防空導彈,還具備了部分S-400系統的特徵。在空襲兵器日益向低空慢速或高速、隱身突防等方向發展的今天,中國空軍手中的紅旗-2/12系統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於需要。
在引進S-300/400、量產紅旗-9進行換裝的同時,相對廉價且性能足夠的紅旗-22是對前者很好的補充,以足夠的數量對中國地空導彈兵實現快速換裝,使其能更好地完成新時期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