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巴州9月20日電 題:肉先古麗媽媽的維漢家庭再添新成員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鞭炮乍響,禮車的馱馬止住了腳步。在親友呼喚聲中,維吾爾族新郎艾木都拉・孜克拉下車背起漢族新娘歷雅馨走向家門,裏面早已是鑼鼓喧天、樂聲齊鳴。
肉先古麗媽媽的維漢家庭再添新成員。圖為艾木都拉・孜克拉與新娘歷雅馨乘坐婚車前往婚禮現場。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新疆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才坎諾爾鄉才坎諾爾村,幾乎所有村民都聚到了新郎母親肉先古麗・曼哈買提家門口,這個擁有10多位成員的家庭,又多了一位漢族兒媳婦。
這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家庭。自1983年起,肉先古麗先後收養了5個孩子,她和丈夫還育有4名子女。
1997年冬天,還在唸書的艾木都拉把17歲的謝軍帶回了家,這位漢族同學家庭貧困、常食不果腹,肉先古麗毫不猶豫地留下他。經父母同意,謝軍成為了這個維吾爾族家庭裏的漢族成員。
“每天放學回家,哥哥姐姐們就在院子裏教我們唱歌跳舞,住在肉先古麗媽媽家的時光是最快樂的。”謝軍在收養的孩子中排行老四,是唯一的男孩,“家裏從來沒有因為小孩是不同民族而發生過矛盾,媽媽對我們甚至比對親生孩子還要照顧”。
圖為新郎與新娘在婚禮現場跳起新疆傳統舞蹈。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不過,謝軍也有困惑。得知媽媽讓生活有困難的村民也到家裏生活,他開始想不通,條件不算寬裕的家怎麼能容得下這麼多人?
“我跟媽媽抱怨過,媽媽説,同是一個村子的鄰里,不能不管。生活不管怎麼艱難,也一定會有一口飯吃。”肉先古麗先後接了4位同村老人回家,併為其中3位養老送終。目前,還有一位84歲的老人在家裏生活。
現在身為警察的謝軍説,肉先古麗給自己樹立了做人的榜樣。已為人父的他也會像媽媽一樣,教自己的孩子多幫助他人。
圖為新郎新娘在婚房中等待婚禮開始。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這些年來,肉先古麗夫婦倆一邊照顧大家庭,一邊在周邊農田做零工以維持開銷。她説,這十幾年下來,也有過艱難的時候,夫婦就會變賣一些值錢的家當度日,安穩的日子就一直這麼持續下來。
眼下,包括謝軍在內,孩子們陸續成家,最遠的生活在烏魯木齊,最近的住在同一個村莊。每逢節假,大家就從四面八方歸來,享受天倫之樂。
如今,家裏又一個孩子結婚。兒媳婦歷雅馨來自遙遠的東北,早已被肉先古麗當成了自家人。歷雅馨的長輩李吉德説,這對小年輕是在外打工時認識的,自由戀愛的過程得到了全村人的祝福。
圖為艾木都拉・孜克拉與妻子歷雅馨的婚房。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婚禮上,身着鮮豔維吾爾族服飾的肉先古麗站在婚房布簾旁,等待着新娘頭紗被揭開的一刻。
老太太對記者提到,這場婚禮融合了漢族、維吾爾族的很多傳統習俗,比如樂器裏有嗩吶、也有都塔爾;而兩個民族的婚禮也有相似之處,比如接新娘都要披蓋頭、進門時都要跨火盆。
她説,這些習俗都寓意着,夫妻兩人未來美好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