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地震總是時有發生,地震後也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奇異事件,尤其是,為何地震裏,寺廟、佛塔都不會損毀、倒塌。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佛祖保佑,要感謝神靈,這真的是佛祖顯靈了嗎?最近科學家通過科學手段揭開了寺廟房屋“不倒之謎”!下面請各位讀者與小編一起來解密吧!
世界上地震總是時有發生,地震後也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奇異事件,尤其是,為何地震裏,寺廟、佛塔都不會損毀、倒塌。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佛祖保佑,要感謝神靈,這真的是佛祖顯靈了嗎?最近科學家通過科學手段揭開了寺廟房屋“不倒之謎”!下面請各位讀者與小編一起來解密吧!
就拿佛塔為例子。中國的佛塔一般有磚塔、石塔、木塔等。平面為這種事情 2016.2.24日" href="/zh-my/leisure/vVDoPAxDgL.html">八角或六角形,塔級數五、七、九和十三不等。曾有一個故事形象地説明了中國佛塔的數學之巧:徐文長是明代江南才子,與當時的杭州知府對對子,面對西湖邊上的六和塔,知府出了上聯:“六塔重重,四面七稜八角”。徐文長擺擺手,笑而不答。知府以為他答不出,徐文長卻説,我早應對了啊,“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從這個故事中,可知中國佛塔的形狀很深入人心。
按照塔圍與塔高約略相等的説法,可用幾何方法推算出佛塔的細長比,八角的約為1:3,六角的約為1:3.4,比較粗,並且塔檐逐層有收分,因而重心位置相對較低,再加上又是“實心”的,橫斷平面又呈中心對稱,即各面的邊界條件一致,所以這種塔,抗震性能良好,不易倒塌。
中國的寺廟和佛塔多選在山上或山坡台地上,如海城金塔,便位幹一個山崗上,下面是岩石地基。同樣,海城銀塔、千山祖越寺也在山上,也是岩石地基。而山坡台地的抗震性能好,不容易開裂,所以寺廟、佛塔不易倒。可見,寺、塔不倒並不是因為神靈保佑,而是選址的科學。當然,古代都講風水,這種選址風水裏就包括這種科學。但是,就算同樣選址在平地、低地上,寺廟和佛塔受損和倒塌程度,也遠低於普通的建築。除了建築質量好,人們比較虔誠,不會搞“豆腐渣”工程外,這裏面也有玄機。
世界上地震總是時有發生,地震後也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奇異事件,尤其是,為何地震裏,寺廟、佛塔都不會損毀、倒塌。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佛祖保佑,要感謝神靈,這真的是佛祖顯靈了嗎?最近科學家通過科學手段揭開了寺廟房屋“不倒之謎”!下面請各位讀者與小編一起來解密吧!
在海城地震中,一些磚牆承重的磚木結構和混合結構的建築DD其中不少還是水泥砂漿砌築DD全都徹底倒塌了,而古老的寺廟建築大都矗立着。頂多是山牆、窗間牆倒掉了。
原來,這又與其建築材料和風格有直接關係。
以寺廟為例,中國傳統宗教建築都是木結構的,自成體系,東南大學古建築專家潘谷西先生指出,這種結構的防震抗震性遠強於目前的磚混結構,甚至鋼筋水泥結構。對人員造成的傷害比率,也遠遠低於使用其他普通建築材料的建築。古老的寺廟建築都是架構式的,牆體只是圍護結構,受到強震,即使牆倒了,屋也不塌,這比起牆體承重那種牆倒屋就塌,無疑是可以減少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
還有,寺廟建築,如大雄寶殿,都是大斗拱式,斗拱的翹、昂、拱等分件起傳遞和承託作用,增強了構件連接的穩定,不易破壞,建築抗震性能好。地震中有一個現象,同樣是宗教建築,在同樣的震級中,年代越老的越不容易倒塌,便是唐宋的寺廟建築質量優幹明清的,唐宋以前都是大斗拱,而以後有的用小斗拱。
廡殿、歇山和懸山、硬山,為寺廟建築中常見的四種屋頂形式,前三種抗震性能都不錯,而硬山式最差。古代的寺廟多是廡殿和歇山、懸山式,硬山也有,但少。而目前的普通建築,如農民的房屋,絕大多數都是硬山式。
所謂硬山式,讀者看看你家或周邊的平房(瓦房)就能明白了,就是檁木樑全部封砌在山牆內,左右兩端不挑出山牆之外的建築。而“懸山式”在過去農民住的土坯牆中常使用,地震中這樣的土坯房也有一定的抗震性,就是因為如寺廟一樣使用了懸山式造法。但土坯房這樣造也是不得已,土坯山牆要防止雨水衝淋,必須把檁頭伸出牆外,起個檐子遮擋一下風雨,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常説的“出頭的椽子先爛”,就是懸山式房子。但卻意外起了防震作用。
這下各位讀者應該知道寺廟不倒塌的原因了吧!科學,讓地震裏的良苦得以減輕,不過説在地震裏是有菩薩來保佑,那也不為過,因為這時的菩薩,就是科學,是真的能救我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