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一年再訪蘇村:見證升騰不屈的“大樟樹精神”
麗水9月28日電(王逸飛 張斌)去年,浙江遂昌縣蘇村發生的山體滑坡曾被全國關注。如今,悲傷往事已過去整整一年,蘇村現狀如何?記者再次來到這裏看到,365天裏,那個曾經滿目瘡痍的村莊,已經有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而在其“顏值”變化背後,這裏升騰起的不屈意志,也正讓蘇村的未來變得尤為可期。
2016年9月28日,受颱風“鮎魚”帶來的暴雨影響,在蘇村發生的山體滑坡導致28人被奪去生命,718人受災,各方面損失超1.61億元。如今,當汽車在蜿蜒山路上即將駛入蘇村地界時,仍能透過車窗清晰看到彼時山體滑坡撕開地表留下的痕跡。而山下一個嶄新的蘇村,也赫然映入眼簾。
63歲的蘇村人王聰妹,從沒有想過自己的生活會迅速的回到正軌。
“去年山壓下來的時候我在家門口,跑了沒幾步就被推到家門外的河對面去了。”王聰妹説,災難發生後,“無家可歸”的無助感一直是她的心事,但沒想到僅在當地公租房居住了三個月,自己就搬入了村裏新修起的安置小區。
位於蘇村的安置小區。 遂昌 供圖 攝
王聰妹所在的安置小區,共由19幢嶄新的三層浙派民居建築組成。灰色與白色相間的房屋,在平整的柏油路和遠處青山的點綴下,頗有温馨閒適味道。
王聰妹説,自己每天會在菜地打理自家種的南瓜、冬瓜等蔬菜,週末還要照看回家住的孫子,這種平淡且幸福的日子沒想過這麼快便會來臨。
“憑良心講,政府給我們建的新房真的很好,我去年12月11號就搬進新房了,每層樓都有衞生間,比原來舒適很多。”50歲的蘇村村民潘青海也是去年災害的受災者,他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時候其邀請了許多村民到家裏吃飯,紀念具有特殊意義的新年,也是他們新生活的開始。
蘇村黨支部書記華素萍介紹:“去年災害發生後,全村共摸排出危房户、倒塌户51户,政府通過遷建安置、貨幣安置、公寓安置等方式對村民進行了妥善安排,在短短77天的時間裏完成了拆除違建、危舊房工作,讓受災村民在春節前住上了新房。”
一年裏,慢慢從災難中走出、重建起家園的蘇村人,也在用自己的的發展決心,努力尋找着通往幸福的路徑。
在蘇村村口,一個佔地面積超1萬平方米的火龍果採摘園頗為吸引眼球。這是蘇村村民邱志偉的家庭農場,其從村民手中流轉來土地,搭起了鋼架大棚,種起了紅心火龍果。
位於蘇村的安置小區。 張斌 攝
“我們能享受政府提供的‘災後安置產業提升幫扶政策’,拿到70%的投資補貼。等到明年正常的話一畝地應該能有3萬塊的毛收入。”邱志偉説,現在的村子凝聚了這麼多人的愛心,他們也要表現出蘇村人自力更生的決心。
據瞭解,在當地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下,類似邱志偉的火龍果採摘園這樣的家庭農場,一年來蘇村出現了七家。其還聯合成立了一家農業合作社,共同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華素萍介紹:“村民成立的專業合作社,種植了300多畝果蔬經濟作物,有茄子、苦瓜、南瓜等10多個品種。政府為了鼓勵大家開展產業重建,也會對很多項目給技術指導。大家的日子都是越過越好。”
眼下,在蘇村滑坡舊址處,一個遺址公園正在建設之中。據悉,這裏將作為地質災害現場警示教育基地永久保留。如果説舊址記錄着蘇村的過去,那麼在其不遠處,那顆曾被泥石流推移8米仍舊不到的樹齡百年的大樟樹,則更似蘇村現在和未來的寫照。這種不屈的“大樟樹精神”,正讓一個承受過災難的村落、一羣承受過傷痛的人們,在新起點上寫下新的故事。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曾説,“蘇村人就要有‘大樟樹精神’,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夠堅韌不拔,自強不息”。而人們也相信,在嶄新的蘇村,精彩也必定將未完待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