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妻子展文蓮的百日祭,按照濟南商河的風俗,桂軍民會在太陽落山之後去祭奠,“陪她説説話,放她喜歡聽的音樂,帶着她喜歡的花,就好了。”
2017年5月8日,49歲的展文蓮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將她的遺體存放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這也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保存展文蓮遺體的液氮罐。銀豐研究院供圖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共同實施了這項長達兩天的手術。據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介紹,在主治醫生宣佈展文蓮臨牀死亡之後的兩分鐘內,幾位臨牀響應專家向她的體內注射了抗凝、抗氧化和中樞神經營養等藥物,並通過循環系統快速輸注冰鹽水進行物理降温,同時實施氣管插管,啓動呼吸機和Lucas2等心肺支持設備,以保障身體供血供氧,維持機體生理功能。十三分鐘後,展文蓮又被轉運至銀豐研究院低温醫學研究中心,運用微創雙通路體外循環灌注技術,在特製低温手術枱上通過體外循環技術將體温降至18℃左右,開始進行血液置換和多個梯度的冷凍保護劑灌注。這些程序完成後,展文蓮被轉移至一個大跨度自動程序降温設備中深度降温至零下190℃左右。
5月10日,在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温醫學研究中心,桂軍民見到降温完成以後的妻子躺在特製的牀上:她的頭露出來,鎖骨以下蓋着看不見,但從臉部可以看出,因為脱水,稍微瘦了一點,像睡着了,很放鬆很安詳。15秒後,展文蓮被轉移至超低温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期待未來有一天可能被“復活”。
人體冷凍術寄託了人類對未來的期許,但也是一項前沿而有爭議的技術。世界上有三大提供冷凍人體業務的機構,其中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在1976年進行了他們的首例人體冷凍術。但目前為止,世界上的人體冷凍機構能操作的只有冷凍和保管,“復活”尚無先例——冷凍和“復甦”過程中可能面臨嚴重的細胞損傷,使得保存尤其困難。因此,這項技術更多被認為是一種商業行為。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低温生物醫學工程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劉靜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現階段的人體凍存更接近於一種遺體保存服務。樂觀地説,隨着未來新科技的湧現,打破人體冷凍的技術難題,從而實現復甦、存活,也並非一定不可能,但需要艱苦卓絕與極具創新的科學探險。如果攻克這一技術難題,將是人類最重大的科技突破之一。人類將因此突破年齡的限制,實現星際旅行,並“任意切換生命進程”,應用在永葆青春以及對抗疾病等方面。
不過,時任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倫理學部主任沈銘賢曾表示,儘管我國法律沒有禁止人體冷凍和長期保存的規定,但這一打破生命週期的行為可能對醫學倫理形成巨大挑戰。
49歲的桂軍民是濟南一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一向健康的妻子突然患上肺癌後,他的生活驟然改變,得知妻子疾病無法治癒後,他將妻子送進臨終關懷醫院,機緣巧合接觸到人體冷凍技術後,他沒有經歷太長世俗觀念的掙扎。
夫妻倆都很贊同遺體捐獻,覺得人走了,“總得給社會留點什麼,能用的全給人家用了,用不了的剩下骨頭架子,給送到學校的解剖室去,掛那兒也行。”
“未來的技術,我們只能期待以後的事情了。即使活不過來,也可以為醫學做一點貢獻。”桂軍民對澎湃新聞記者説。
桂軍民 紅星新聞 圖
“我們覺得人走了,總得留點什麼。”
澎湃新聞:有報道提到,妻子痊癒無望後,你將她轉去了臨終關懷病房,覺得:“人要走也要走得有尊嚴”,是什麼原因讓你有這樣的想法呢?
桂軍民:之前有接觸過臨終關懷,我的父親突然發病去世了,那也是採用這種辦法,當時諮詢醫療專家,他們説現在的技術,保證生命體徵是沒問題的,但我們覺得醫療專家都已經判斷沒有希望了,現有的基礎條件下,還不如讓她安安靜靜的,不要受罪。
澎湃新聞:你之前聽説過人體低温保存嗎?
桂軍民:聽説過,最早就是作家杜虹冷凍頭顱。只是一閃念而已,我們當時想,要是能做這個多好,兩口子都這麼着,覺得這輩子沒有待夠,下一輩子還待着。不過看了報道,感覺我們的經濟實力、技術條件達不到,也聯繫不上相關機構,還有當時人也沒有到那個地步。
選擇這個(人體凍存)是很偶然的事情。我們轉到舒適病房(臨終關懷病房),剛巧科室主任對生命的認識比較獨到。我們在一塊兒談心,自然就聊起這個話題了,他建議我可以去了解一下。我和銀豐前前後後接觸了三四十次,去實地看過,與項目負責人聊過,我非常地認可。其次,我和妻子都非常贊同遺體捐獻。我們覺得人走了,總得留點什麼,我還曾和她開玩笑説:“你把我遺體給捐了,哪能用的全給人家用了,用不了的剩下骨頭架子,給我送到我們學校的解剖室去,放那兒掛那兒也行。”
澎湃新聞:你曾説過不喜歡傳統殯葬,覺得沒有人情味,為什麼這麼説?
桂軍民:我和我的妻子想為這個社會留點什麼,做點貢獻。人即使是死亡的,我們身上的東西還都可以用。而火化了,就什麼都沒了。人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死,我想是不是可以選擇死後的處理方式。
澎湃新聞:當聽説可以把這個技術用在妻子身上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桂軍民:我心裏面是充滿感激之情的,同時覺得那我們就盡全力去配合好了,把這個事情做好。他們把技術存在的問題,將來的發展方向都告知我了。至於未來的技術,我們只能期待以後的事情了。我們覺得有這種希望就要去爭取,即使活不過來,也可以為醫學做一點貢獻。平常她身體非常好,忽然查出來癌症,前期還沒有任何症狀。即使她將來不復活,如果對疾病的研究有幫助,那我們也覺得值了。我們也想通過這件事情給大家提供一種選擇,敬待生命的選擇。
澎湃新聞:銀豐科學院為什麼會選擇你的妻子來做這個項目呢?
桂軍民:最主要的條件是患有典型的病;第二就是家屬的支持和對低温保存具有一定認知。他們前期也談過有意向的病人,很多人也是因為家屬不同意,最後沒有做成。我們考慮得非常細,避免所有的外界干擾,知道的人也不多,我們怕被別人的意見左右,因為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體會到這是什麼心情。
澎湃新聞:從今年二月份得知這個項目到最終做出決定參與這個項目,經歷了多久?
桂軍民:沒有經歷多長時間。一開始知道這個項目,之後談攏了就直接決定可以做了,然後就是履行一些手續,等待時機。
澎湃新聞:在這個過程中,你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呢?
桂軍民:就是一句話,萬分地不捨,不到萬不得已,就絕不想到這個辦法。如果還有別的醫療方法,能挽救她的生命,那我一定會採取別的辦法,不會選擇這條路。我諮詢過美國的專家阿倫·德雷克,他説這種病在美國也沒有辦法,也得去臨終關懷。
澎湃新聞:有過心理鬥爭嗎?
桂軍民:沒有什麼心理鬥爭,就是一閃念而已,就想着她後續怎麼處理。我們後來知道了這個程序,她是走完所有法律程序以後開始做的,我們覺得沒問題。外界怎麼説,怎麼評論,和我沒關係,我一直堅持我沒有做傷天害理、損人利己的事情,法律也沒説不允許我做這件事。我們還能為家人和社會做一點點貢獻,也符合她的願望,所以沒有糾結。既然她要離開我們已經改變不了,那麼就接受!我們接受以後就要想着怎麼做才能更大程度的實現她的願望。
澎湃新聞:你的家人對這項計劃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桂軍民:他們沒什麼意見。除了最早的時候,她大妹子考慮世俗的壓力,大部分人都覺得入土為安吧,人已經去了,再折騰她也沒什麼意義。她沒有考慮過我們什麼感受,總體來説我們溝通完了以後,這件事情就沒什麼問題。
澎湃新聞:你的妻子呢?
桂軍民:我妻子當時已經無法表達了,但是她能聽得懂,我和她説:“要麼,我給你找個地方安安靜靜地睡覺去,到了能解決你的問題的時候你再醒來,你願意的話抓着我的手。”她抓着我的手。對我妻子來講,她希望我們活得更好,活得更有質量,我們做這個決定也是幫她實現這個願望。如果因為她能讓我們活得更好,我覺得她比什麼都高興。
展文蓮。 家屬供圖
“她跑得快,真自在,她跑了,把我們扔這了”
澎湃新聞:你和家人對這項計劃最大的擔憂是什麼呢?
桂軍民:人體低温的狀態下是很脆弱的,一個很輕微的搬弄,人可能就碎了。他們提出了一些操作的方案,我感覺還是能接受的。
澎湃新聞:你和妻子告別,有説些什麼嗎?
桂軍民:比較私密的話,我也不是很善於表達感情。就是一句話,表達的全是愛與不捨。
澎湃新聞:看到她被轉運到液氮罐長久低温保存之前的狀態,你心裏怎麼想?
桂軍民:哎……多希望她能醒過來,但是再不捨也沒辦法。我們覺得還是很滿意,至少她是安安靜靜地、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暫時告別了,她休息去了,終於把挑子全部扔給我了。原來我們家所有的事情都是她操心,我在家裏就是甩手掌櫃。哎呀,她跑得快,真自在,她跑了,把我們扔這了。
澎湃新聞:你覺得你妻子生前是個怎樣的人?
桂軍民:我的妻子是一個善良、正直、有愛心的人。啥事沒想過自己,凡事先想着單位、別人,活着累得很,不自我。她平常做義工,每年給農村孩子捐書,送文具,買好了就直接發到學校裏,也不吭聲。今年,她躺在病牀上還在問,還在問東西買了嗎?我説買了買了,都放那兒呢。以前,我們小區門口就一條公交線,公交車來得非常慢,有時候四十分鐘也來不了一班。大家都在嚷嚷,她直接就打政務監督熱線,讓公交公司增加班次。一般情況下,她牽頭的,肯定會做到底,沒有什麼事兒做一半兒不做了,就要盯到底,非得要個結果,要個説法。我總説她就是好管閒事。在單位裏,她也是個勞模,凡事喜歡親力親為。單位有什麼事兒吩咐她去,跑得飛快,誰也拉不住。
澎湃新聞:你與妻子離別的最後一刻,心裏在想什麼?
桂軍民:我怎麼都接受不了她會離開我。以前總開玩笑,誰提前跑,誰是當逃兵,她走了並不難受,難受的是我們這些人,我總説我要當那個逃兵,讓她難受着。一次,在病牀上,我問她,你能陪我多長時間。她説,一輩子。當時哪能知道一輩子這麼短,就活了一半吧。
澎湃新聞:妻子離開以後,你是否有心結,又是怎麼走出來的呢?
桂軍民:有過,一開始不想見任何人,不想回憶所有和她有關的事情,不想去提起來,因為非常痛苦,畢竟她走的時間太短了。後來自己沒事看看書,和孩子説説話,聊聊天,看看她生前的東西,還是選擇接受,包括媒體採訪,我也接受,即使別人説什麼,我也不在意,我們不強求別人理解。
澎湃新聞:你曾説過有些同事朋友知道了以後也在嘟嘟囔囔,他們在嘟囔些什麼?
桂軍民:就説你窮折騰什麼呀,人都沒了你折騰她幹嘛,讓她安安靜靜的。
澎湃新聞:會不會感覺到壓力?
桂軍民:從我內心而言,剛開始還是有壓力的,後來想明白了以後就沒有壓力了。剛開始會考慮到一些世俗的問題,比如説後事的處理,後來通過律師瞭解到,醫療團隊會為我們提供完備的法律手續,就沒有什麼壓力。我們沒有做壞事,只是做了一個先行者而已。怎麼向人家解釋比較困擾我們。人不可能無聲無息地就沒了,還要牽涉到她的朋友,怎麼給人家送信,這也是有壓力的,後來我們就發了朋友圈,買了墓地——衣冠冢,和父母葬在一起。其實,活着好好對她,走了沒必要做給別人看,把自己日子過好就是對她最好的安慰。
銀豐研究院和齊魯醫院的專家正在為展文蓮進行人體低温保存操作。銀豐研究院供圖
“希望大家更多關注醫生羣體和臨終關懷”
澎湃新聞:你覺得人體低温保存技術,會涉及到哪些倫理問題?
桂軍民:假如她五十年以後活過來,人的身份怎麼界定?我只希望她好好的待在那裏,我也希望醫學加快進度,將來能治癒她的疾病。更加希望低温、復温的技術有新的發展。
澎湃新聞:手術的花費是多少,你承擔了多少?
桂軍民:大部分是山東省銀豐生命科學公益基金會支持的,我們自己幾乎不用承擔。我們把遺體無償捐贈給他們,他們在費用上照顧我們。
澎湃新聞:有些人認為這項技術普及後,可能會成為富人的專利,你怎麼看?
桂軍民:我不認為是這樣,不是富人的專利,肯定是有特殊需求的人去享受這個技術。機構和生命科學研究院有基金項目,是公益性質,暫時不考慮有多少商業價值。
澎湃新聞:你有想過為銀豐科學院宣傳嗎?
桂軍民:沒有,我覺得人體冷凍不是焦點,將來舒適醫療(臨終關懷)才是一個焦點問題。因為我們教育體系缺少死亡教育,大部分人不會面對死亡。不知道怎麼對待死亡,怎麼讓人有尊嚴的離開,平平靜靜地走完這一場。我原來道聽途説,對醫生印象非常不好,覺得醫生都是黑心的,後來接觸了這些醫生,才知道有職業操守的人佔絕大多數,所以我還想借助這個機會,能讓大家關注醫生這個職業,理解醫生。
澎湃新聞:據報道,你也加入了生命延續計劃,為什麼這樣選擇呢?
桂軍民:首先,我非常認可。第二,很現實的,我也想萬一她醒了呢,總得有個伴兒吧,總得要有個認識的人。我留下來我覺着挺好,至少還能陪陪她,至少還跟她有共同的記憶。
澎湃新聞:你有想過未來的場景嗎?
桂軍民:説實話,在我有生之年可能是看不到的。不一定要我看見,下一代人可能看見,或者下幾代人看見。不管是誰看見,只要證明這個選擇沒有錯誤,人體冷凍事業上我們也做了該做的事情,對社會有益,對她本身也帶來一些益處。至於以後的事情,不好説了,我們不知道以後科技發展到什麼地步。
澎湃新聞:你如何看待生命與死亡?
桂軍民:我覺得生命的存在,是多種形式的。一個人不是説沒有呼吸心跳就是死亡,那只是醫學上的判斷。我覺得人還是要有點精神,到現在為止,我不認為她離開我了,我認為她只是短暫地告別了我們,偷了個懶而已。
如何讓器官能夠“鮮活”無損的移植入病人體內,是世界醫學家們一直在攻克的難題。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副院長、器官移植科學術帶頭人何曉順教授及其團隊突破了器官移植缺血的難題,實施了全球首例不中斷血流的肝臟移植手術——在捐獻者捐出肝臟後,肝臟的保存和移植過程一直保持血液的供應和循環。
全球首例不中斷血流的肝臟移植手術專家團隊
據家庭醫生在線瞭解,過去器官摘取後處於缺血狀態,影響移植成功率,不中斷血流的器官移植,能夠最大限度保持活力和功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術後併發症,大幅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這一創新成功破解了器官移植的世界性難題,有望改寫世界器官移植事業的歷史,推動我國成為器官移植這項醫學尖端技術的領跑者。該項技術突破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該設備的問世,是醫學研究史上首次實現器官在“離體狀態”下長時間保持功能與活力。
器官移植不再需要冷藏
能以鮮活狀態在體內立即工作
一般情況下,器官在摘取後,會用保護性的化學溶液進行灌注,降温,然後放入0—4℃的器官移植保存液中冷藏保存。這個過程中,器官處於無血流供應狀態,不可避免的受到缺血,冷凍和灌注的損傷。
7月23日,何曉順教授為一名51歲的肝硬化合並小肝癌的患者實行了全球首例“不中斷血流”人體肝移植術,在捐獻肝臟離開人體後的保存和移植過程中,一直處於保持血液循環的狀態。肝臟移植屬於器官移植中高難度的手術,在移植過程中,如果肝臟缺血10—30分鐘,就會壞死。“供肝的質量和保存的時間長短,是保證換肝成敗的關鍵因素。”何曉順教授説,受損的肝臟移植進病人的體內,功能多少都會“打折扣”。
何曉順教授及團隊在手術中
不中斷血流的肝臟移植手術,得益於何曉順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模擬器官在體外的運轉,最大限度的保持器官在體外的功能和活性。在“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的幫助下,移植的肝臟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器官的功能,可以讓器官以更“鮮活”的狀態在受捐患者的體內立即“工作”,從而極大地避免了器官移植的常見併發症。
創新研發“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
醫學史上首次實現器官長時間離體運轉
傳統器官移植模式下,器官一旦離開身體,不可避免會缺血損傷。何曉順教授和他的團隊,花費數年時間,自主研發了一套“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可以在手術前模擬人體的機制,為器官提供血液,做到了器官移植不中斷血流供應。
自主研發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實驗圖片)
該設備的問世,是醫學研究史上首次實現器官在“離體狀態”下長時間保持功能與活力。這將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間相互作用、器官離體治療、器官功能修復等臨牀應用提供新的技術平台,為我國臨牀醫學研究實現多學科、多層次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何曉順教授表示,在第一例肝臟不中斷血流手術中,“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維持了肝臟在體外的正常運轉長達4個小時。“這個系統為器官提供血夜,蛋白和各種必須的營養,可以模擬器官的在人體的代謝,維持器官的正常運轉,以後器官移植就可以像給身體換零件一樣,可以無損移植。”何曉順教授説。8月8日,何曉順教授團隊,一位52歲的肝硬化病人成為了第二位進行不中斷血流肝移植手術的獲益者。
可應用到腎臟心臟等器官手術
體外手術的科幻成為現實
“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不但可以應用到器官移植中,還能在體外手術中發揮作用。何曉順教授表示,一些容易出血的高風險器官手術,可以通過“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體外完成手術。比如肝臟的切除手術,可以通過“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體外完成。
自主研發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實驗圖片)
在摘取器官前,醫生先將連接肝臟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斷掉原有血液供應的同時,由“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替代人體的供血機制,從而實現平穩過渡。供肝植入移植受體時,將受體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由受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接管”的同時,將機器撤離。在這個過程中,肝臟裏的“血一直是熱的”。
何曉順教授及團隊在手術中
“不中斷血流”器官移植理念的成功實踐,從根本上避免了傳統器官移植一直沿用的技術的先天缺陷。這項新技術還可延伸至心、肺、腎等的移植上,有望重構半個世紀以來器官移植理論與技術體系。器官移植學科可望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2017-08-10)
近日,由天津工業大學環境經濟研究所與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聯合研製的首例環保產業發展指數在京通過驗收。國家環保部胥樹凡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李忠研究員、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賈品榮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周景博副教授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王海芹副所長等專家出席驗收會。
會上,張雪花教授向與會專家報告了項目的研究內容。項目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主要包括髮展指數指標體系設計、指數測評方法及相應計算軟件研發和基於減碳核算的環保產業環境貢獻測度三部分,項目的應用研究主要涉及重點環保企業和環保上市公司兩個集羣。
隨後,專家組對項目成果進行了討論和評價。專家認為:第一,項目組從環保產業特徵分析出發,結合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需求,設計了包含3 個一級指標、 10個二級指標和26個三級指標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指數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的構建在我國尚屬首例,設計合理,符合環保產業特徵及現階段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情況,併為指標體系的持續改進保留了接口。第二,項目組在59位專家往復三次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指標確權,提出了綜合指數測算方法,開發了相應的計算軟件。測算方法科學有效,實現了快速準確測評環保產業發展態勢和準確找出產業發展的短板與拉動因素的實踐需求,方法科學,有實踐應用價值。第三,項目組以我國331家重點調研企業和90家環保上市公司為例,進行了指數及測評方法的應用研究,得出了具有決策參考意義的結論。第四,項目組研究提出了基於能值與碳核算的產業發展環境效益測評方法,用於評估環保產業發展的環境貢獻,在資源環境價值尚未完全納入成本當下,這種有益探索值得進一步深入。
最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內容全面,方法科學嚴謹,數據真實可信,指標體系具有實用性,超額完成了預期的工作計劃,符合驗收要求,一致同意課題通過驗收。並建議課題成果應儘快投入應用,並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優化,形成系列應用成果。(審稿:經濟學院朱春紅編輯:宣傳部武冰潔)
(2017-07-30)
這是中國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而研發的虛擬軌道列車
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是該ART系統的運載工具➤➤➤種創新型現代城市低地板電車。列車為3節編組,長31.64米,寬2.65米,高3.4米,最大載客人數307人,最高運行速度70公里/時。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採用了膠輪承載,取代鋼輪鋼軌,無需鋪設專有軌道。
它採用虛擬軌跡跟隨、高效電傳動技術的軌道交通運輸系統,也是現代有軌列車的一種全新形式。不需要真實的軌道,在將來可以成為可兼顧運能與成本的新型中運量軌道交通系統最佳的解決方案。
目前株洲市政府宣稱,已經提交申請為該列車提供相應的路線,預計明年投入商業用途。
(2017-06-07)
作者:David Cyranoski
編譯:葉子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中國鄭州市的外科醫生將在受試帕金森病患者的頭骨上進行鑽孔,並將400萬個來源於人類胚胎幹細胞的神經前體細胞注入大腦,然後對他們進行隨訪。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幹細胞專家周琪是項目的負責人,這項試驗現在可以在ClinicalTrials檢索到(https://clinicaltrials.gov/show/NCT03119636)。
這標誌着中國首次使用人胚胎幹細胞(ES)進行臨牀試驗的開始,這也是全球首個使用受精胚胎的ES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臨牀試驗。而且,同時還有一項使用ES細胞來靶向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引起的視力喪失的試驗也即將開始,可在ClinicalTrials檢索到(https://clinicaltrials.gov/show/NCT03046407)。
這些試驗也是第一批通過2015年中國ES細胞研究規定的臨牀試驗,保證用於臨牀幹細胞的倫理和安全。中國以前沒有明確的監管框架,許多公司利用這一藉口推銷未經證實的幹細胞治療。
中國幹細胞科學家,軍事醫學科學院輸血醫學研究所所長裴雪濤説:“這對中國來説將是一個重要的新方向,中央政府委員會已經批准了這項試驗。”但是其他帕金森病的研究人員擔心這些試驗可能會被誤導。
兩項試驗都將在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都由周琪院士負責。第一項,外科醫生將ES細胞衍生的神經元前體細胞注射到帕金森患者的大腦中。另一項試驗中外科醫生將源自ES細胞的視網膜細胞移植到患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人眼中。該團隊將遵循與美國和韓國研究人員進行ES細胞試驗相似的程序。
以前的相關研究
之前唯一一個使用ES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臨牀試驗是去年澳大利亞進行的,研究人員用的是孤雌胚胎幹細胞(實驗室中的未受精卵)進行的。對於帕金森病的症狀評分,周琪團隊評估了數百名受試者,迄今已經選擇了10名最能匹配細胞庫中ES細胞的患者,以減少患者身體對細胞的排斥風險。
2015年幹細胞試驗規定要求,進行幹細胞臨牀工作的醫院必須使用政府認證的ES細胞系,並通過醫院審查程序。周琪團隊用了4年時間完成了帕金森猴模型的工作,並達到了政府的要求。
帕金森病是由於缺乏腦細胞產生的多巴胺而引起的。周琪團隊將ES細胞發育成為神經元前體細胞,然後將其注入紋狀體,這個與帕金森病相關的大腦中心區域。周琪説,在未發表的15只猴子研究中,研究人員一開始沒有觀察到運動的改善。
但到第一年底,該小組檢查了一半猴子的大腦,發現幹細胞已經變成多巴胺釋放細胞。在未來幾年裏,他們看到50%剩下的猴子症狀出現了改善。目前,他們想要收集五年的動物數據。
新規對試驗要求不斷提升
2015年中國公佈了新的幹細胞試驗措施,對這些研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包括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書和使用經獨立機構批准的臨牀級幹細胞。幹細胞臨牀研究只能在授權醫院進行,並禁止醫院收費或廣告收費。
想要進行試驗的研究人員,需要向衞生部門註冊文件,説明有足夠的動物研究支持人體試驗,使用的細胞系也要通過獨立評估機構認證。違反規定的處罰尚不明確,但衞生部高級官員承諾要清理中國幹細胞研究的亂象。
神户RIKEN發育生物學中心研究員Douglas Sipp認為,中國幹細胞臨牀研究的機制與其他國家相比要更加嚴格。但是他擔心這些措施可能不適用於部隊醫院或附屬於部隊醫院的私人診所,這些醫院過去就不屬於中國衞生部門管轄。
一些科學家認為技術尚不成熟
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斯克裏普斯研究所的幹細胞生物學家Jeanne Loring也在計劃對帕金森病進行幹細胞試驗。她擔心澳大利亞和中國試驗使用的是神經前體細胞,而不是能定向發育成多巴胺生成細胞的ES細胞。Loring説,前體細胞可能會變成其他類型的神經元,並且可能在其分裂過程中累積危險突變。
Lorenz Studer是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幹細胞生物學家,他在進行相關研究前花費了數年時間將這些神經元描繪出來。對於使用前體細胞試驗,他並沒有看到任何同行評議的臨牀前數據能對其進行支持。
Studer和Loring的團隊是協調帕金森症幹細胞治療的國際聯盟一部分。在接下來的兩年中,聯盟中的5個組織計劃使用定向發育成多巴胺生成細胞的ES細胞進行試驗。
參考文獻:
http://www.nature.com/news/trials-of-embryonic-stem-cells-to-launch-in-china-1.22068#/related-links
https://clinicaltrials.gov
https://www.nature.com/news/china-announces-stem-cell-rules-1.18252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