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誠品的“成功”與“失敗”都不可複製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誠品的“成功”與“失敗”都不可複製

  文/思鬱

  台灣媒體昨晚報道,誠品書店創始人、董事長吳清友,今日晚間在誠品位於松德路204號地下一樓的辦公室突然昏厥,雖經救護員施以心臟電擊、心肺復甦術,急送北醫仍不幸病逝,享年67歲。

  吳清友病逝,讓朋友圈騷動了起來,要知道在中國做媒體和文化人,總是圍繞着書店來做活動,而誠品書店一直都是一種標杆式的存在。文化人像仰望高山一樣,仰望着這家豪書店,屹立不倒,不但在台灣眨地生根,還逐漸在內地試水,成為眾多文化人爭先恐後模仿的書店模式。吳清友留下的誠品書店,誠可為中國文化業的一段佳話。自從1989年創辦誠品以來,他結合書店與商場,開闢的由品牌帶動商場、書店與零售的“複合式經營” 模式,形成了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1999年,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更成為中國書店業的學習模範。其活動行銷上的創意,多元的、動態的文化影響力,早已成為中國文化零售業的標杆。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誠品的“成功”與“失敗”都不可複製

  但是我們悼念吳清友是一位理想主義的文化人,卻要認識到,這種理想主義的背後有商業與文化的左右博弈,有一種不符合經濟發展模式的個人情結的強烈融入,歸根結底而言,誠品書店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從商業意義上,誠品書店是失敗的,並不值得借鑑和模仿。

  剛剛看了一篇吳清友關於誠品書店的文章叫《我為什麼能承受誠品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有錢人真任性。要知道,誠品書店的模式是無法複製的,因為我們再也沒有像吳清友這樣的商人對文化和書店情有獨鍾,可以忍受書店十五年的虧損——對一個商人而言,這種長期的虧損模式,當然是失敗的。但是正是吳清友作為一個商人的失敗,成就了一個書店品牌的成功。

  吳清友説,“誠品在商業經營上備受批判,但我至少信守當年的信諾,希望一本書、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個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藝術創作品、一棟感人的建築與空間,都能產生一份靈動力,豐富大家的精神與心靈。25年來,我陸續實現了這些願望。現在我們有電影院、音樂表演廳、畫廊、藝文空間、誠品講堂,在蘇州建造了未來誠品在大陸發展的第一個項目。我真的覺得奇怪,好像上天在冥冥之中促成了很多好的因緣。”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誠品的“成功”與“失敗”都不可複製

  他還説“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我心裏同時也非常明白: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很多人可以買到香奈兒,但買不到氣質;可以買到很好的牀,但買不到安穩的睡眠;可以買到豪華別墅,但買不到温馨的家庭;可以買到很好的食物,但不一定買到很好的食慾。有一位建築評論家説過,真正知道一個理念至少需要花20年的時間;至於親身體驗而至深信不疑,則需要30年光陰;要能夠隨心所欲地應用,將要耗掉50年的生命。這段話,誠品同仁感受最為深刻,我們的能力雖然有限,但信守25年的願許。在經歷25個春夏秋冬之後,我的生命才學到從容;曾是學家筆下的悠然自在,現在才化為生活中的美好。”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誠品的“成功”與“失敗”都不可複製

  現在知道了吧,誠品書店的存在當然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吳清友給我們的震撼在於,他是一個完全理想主義的商人,這種理想主義貫穿始終,直至他的去世,他依然在堅守這種文化人的理念,並且將這種理念應用到自己的商業實踐中去,他是用理想主義來經商的,他的理想主義建立在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基礎之上,沒有這種龐大的商業帝國的支撐,他無法如此任性地去經營一家十五年都在虧損的書店。當然,他的理想主義值得我們敬佩,因為他始終把文化滲透在自己的商業理念當中。但是,我們要對這種經營理念報以警惕,不能只看到誠品輝煌的表面,不能只看到誠品模式的成功之處,而看不到他的根基在於一個具有自己商業帝國,並且把商業帝國完全投身於文化建設中去——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好比古代中國,無論你是一個多麼成功的商人,你都覺得身份卑微,上不了枱面,只能用掙來的錢,買房置地,讀書,進入仕途,才算光宗耀祖。吳清友大概把誠品書店看作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而其他書店的經營者,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如果你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如果你沒有龐大的經濟基礎,或者説沒有天落橫財,繼承一筆遺產之類的,最好不要開書店。

  吳清友給我們最大的啓示就在這裏,開書店是有錢人才能玩的遊戲,普通的文藝青年,去書店拿本書拍拍照,發發朋友圈就好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4 字。

轉載請註明: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誠品的“成功”與“失敗”都不可複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