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大批應屆畢業生排隊進入太原人才大市場應聘,尋找工作機會。 圖/IC photo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在提案中建議,“大學本科階段實行4年至8年彈性學制,能給予有結婚意願的大學生學習和組建家庭的時間自由”。這一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的同時,網友也發現“彈性學制”並非新名詞,早在20年前就有過相關討論和政策出台。
為何 “彈性學制”一再被提及,且至今仍受關注?想來,或許是在當前社會和家庭大背景下,“非彈性”的人生容錯機制,並沒有給大學生們提供足夠的“彈性”伸展空間。
對我國大學生而言,“彈性學制”和“間隔年”已是熱詞。面對培養方案上“學習年限三至六年”的字樣,不少大學生大概都曾遐想,若能“間隔”一年,我能做些什麼?隨之而來的,大概也會是一組理想主義的畫面:甩開課業,獨自遠行,揹包青旅,義工支教……彷彿從學海中抽身,美好前程在即。
但是,大學生們真要將此付諸現實,卻又難免要碰壁,最常見的理由可歸結成一句話:別做“不正常”的那個。
當然,這理由也並非空穴來風。社會遠比“象牙塔”現實,選擇“不正常”的大學生,其所見可能並非“理想主義畫面”。而偏離既有的軌道,脱離父母的掌心,看重穩定的傳統家庭也難以接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仍是父母早已精心預設的道路——升學、就業、成家,每一步任務都很清晰。
長輩的經驗積累,寄託在後輩身上,就逐漸演化成所謂的“望子成龍”。但從子女角度看,如果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父母對自己人生的規劃,也就是放棄了父母視野之外的更多可能性。當“媽媽覺得你冷”拓展到生活每一個角落,子女在迷茫中孜孜以求的,又是誰的夢想?
正是這些社會意識中所謂的“正常”軌道,以無形的大手約束着大學生們的“彈性”。試想,如果遞上六年本科畢業的簡歷,你要面對的往往就是先入為主的懷疑:你這是學習能力不佳留級了,還是因為身心健康問題休學了?或許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一個畢業生的命運就會被面試官用這種臆測,從“正常”裏悄然剔除。
與此類似的各種標籤,折射出競爭壓力下低容錯選擇的人生道路,從源頭磨損着大學生的熱情。
因此,在當下情況下,只有降低試錯成本,才能讓大學生們敢於在關鍵時刻“彈”出現成的軌道。否則,即使父母放下了、學校放下了,社會評價仍缺乏配套的“彈性”,大學生們又怎敢擅自走出舒適圈,拿自己的前程為代價賭這一把?
▲2021年7月,一則視頻讓火鍋店的服務員趙夢昊登上熱搜,90後的他畢業於鄭州大學計算機系,從服務員幹起,現在是火鍋門店值班經理。 圖/新京報資料圖
當然,我們所説的“彈性”空間,不是指現成的解決方案,而應當是一種培養方式。即給大學生羣體對標準化、低容錯的“傳統”人生軌道發起挑戰的機會,給學生在課堂之外找尋自我、實現自我的機會。
找到人生意義當然是最圓滿的結局,但即便結局是徒勞的試錯,也是一種主動選擇,也會帶來反思,在人生的變局中守住自我更是可貴的歷練。因此,“彈性”之路的終點並不是唯一重要的,親身走過每一步才是關鍵——你認真走過的一路,都會是連綿不斷的人生風景。
在這個意義上來重新審視這份“彈性”,其本意並不是讓大學生“彈”得有多“高”,而是讓他們有“彈”向更廣闊道路的機會,在反覆“彈跳”中觸碰並建立真實的自我。而無論走向何方,也無論精彩與否,這都值得一個更有“彈性”的社會來給他們包容、為他們祝福。
作者 | 惠晨原(學生)
編輯 | 李瀟瀟
校對 |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