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哥:誤入傳銷組織被騙錢 他們為何遭遇求職虛假

新聞哥:誤入傳銷組織被騙錢 他們為何遭遇求職虛假

  急切想要得到一份工作的你,坐在電腦前,為了心儀的職位向用人單位提供的郵箱發出了一封簡歷。接收簡歷的人,真的是用人單位的HR嗎?錄取通知如約而至,迎接你的是一份理想的新工作,還是詐騙和傳銷窩點給你佈下的天羅地網呢?

  “傳銷組織的電話面試很專業。”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近日採訪了幾位因上網求職而不慎進入傳銷窩點的應屆大學生。他們都是相信了boss直聘上的“李鬼”信息,未經現場面試就被“成功錄取”,隨後被帶進了傳銷窩點。“他們雖然沒有現場面試,但是因為電話面試的問題非常專業,我就沒有防備。”一位計算機專業的大學應屆畢業生被騙進了天津市靜海區的一處“蝶貝蕾”北派傳銷窩點。

  他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電話面試問他是否能夠使用的軟件、操作程序都是比較專業的計算機領域術語,且對方郵件發來的錄取通知也十分逼真,所以他才放鬆了戒備。對方表示公司地點在北京,但需要去天津外派幾個月。

  “天津靜海的傳銷我也有所耳聞,説實話也不是沒有懷疑過,但想要找到一份工作的迫切心情戰勝了一切。”在被騙入“蝶貝蕾”後,他通過交錢和假裝配合混到了比較高的級別,組織對他的看管也逐漸放鬆。他因此才找機會擺脱了眼線的看管。儘管他目前已經成功脱身,但這一經歷對他未來的求職和工作都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他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表示“短期之內都不想找工作,只想抓住害我的人”。

  另一名接受採訪的應屆生表示,自己曾經差點受騙。他當時已經到達了約定地點——天津某鬧市區,但對方告訴他“要等一會”。在等待的過程中,他感覺到不對勁,所以當下決定打車離開。“我估計他説讓我等的時候就是在角落裏觀察我是否有警覺性。我打車走了也沒有人來追,可能他們覺得我就算‘進去’了也不好搞定。”

  在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完善之前,求職者應如何擦亮雙眼,辨別真偽,避免上當受騙?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總結了如下幾條防騙法則:

  1、正規公司招聘絕不會要求求職者繳納費用,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嚮應聘者收取費用都有可能涉嫌詐騙。如果遇到在錄取前向求職者收取費用的情況,求職者可以立刻報警或向當地人事部門舉報。

  2、正規用人單位會在用工前進行面試。如果無特殊情況,用人單位都會組織現場面試,而不是在一次電話面試後就通知入職。電話面試(即便面試問題非常專業)後直接通知入職的極有可能是傳銷團伙

  3、求職者在拿到入職通知書後,最好能找到該公司的官方網站或通過當地114查詢該公司的電話。電話確認入職通知書上的聯繫人在該公司確有其人;或確認入職通知書上的地址是否是真實的公司地址;或確認自己被錄取的情況是否真實。

  4、一般情況下,面試地點與入職地點應一致。如果對方約在某商場門口或某鬧市區商街並遲遲不出現的話,那就是傳銷團伙成員正在觀察。這個時候如果求職者能夠及時醒悟的話,就仍有極大可能脱身。

  各大招聘網站出現打“法院”旗號的詐騙

  在智聯招聘、51job等知名招聘網站裏,輸入關鍵詞“法院”或“檔案員”,就會出現不少有關於“上海法院檢察院檔案室(掃描科)招聘檔案員”的信息。看看新聞Knews記者點擊了數條查看詳情後發現,招聘標題都會顯眼地打出“國企直聘”,而職位內容都是從事檔案管理輸入工作,職位要求幾乎沒有區別。

新聞哥:誤入傳銷組織被騙錢 他們為何遭遇求職虛假

  “年齡18週歲到40週歲,每分鐘打字在30字以上,需要政審”。看看新聞Knews記者經過整理後發現,每一條招聘信息中,對求職者有明確要求的只有這三點。部分招聘要求高中畢業,有些內容強調需要“有較強的保密意識”。這些招聘要求可以説並不是很高,與之對應的是,薪資待遇在招聘信息中也有十分詳細的説明:“試用期一個月,底薪3200加全勤加獎金。一個月後籤正式合同。工資4500左右,之後工資月薪4500到5000以上,8小時雙休,有工作餐。繳納五險一金。注:本崗位因坐辦公室無高温費,無班車。”

新聞哥:誤入傳銷組織被騙錢 他們為何遭遇求職虛假

  只要每分鐘能打30個字,就能在法院上班,還包吃包五險一金且沒有加班。看看新聞Knews記者在智聯招聘上找到的類似這樣的招聘廣告就有500條之多。如此美差吸引了不少求職者。知乎上就有一位網友曾經發帖表示:“正在找工作,發現上海有招聘檢察院法院檔案管理員的工作,我很心動。”

  但仔細觀察後不難發現,發送這些招聘信息的單位“上海左舞商貿有限公司”和“上海念億實業有限公司”等,看上去與法院和檢察院並沒有什麼關聯。記者撥打了廣告中幾位聯繫人的電話,大部分電話在響鈴數聲後被掛斷,打通的只有一個。對方沒有要求看看新聞Knews記者出示任何的學歷證明和簡歷,直接表示是和法院合作的中介公司,要入職需要交納四百元的中介費,入職後滿一個月退還。當看看新聞Knews記者詢問對方“找工作為什麼要先交錢,你這個是詐騙嗎?”對方迅速將電話掛斷。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收到的爆料和知乎、貼吧上的一些網友反饋中瞭解到,對方在收取了所謂的中介費或押金後,就立刻消失,再無下文。而因為所騙數額不大,不少網友也表示“吃一塹長一智”,並沒有打算報警。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檢察院和法院的工作人員處瞭解到,法院和檢察院如果招聘編外人員,即使是臨時工,也會通過官方渠道(如官方網站或正規報紙)發佈招聘信息。這種打着“國企直聘”或“法院檢察院”旗號的勞務公司極有可能存在詐騙行為。

  招聘行業監管漏洞頻現

  在“智聯招聘”每一條具體招聘信息的網頁頂端,都會出現一句標紅色高亮的警示語:“智聯提示您: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嚮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違法行為(如押金、資料費、代收體檢費、代收淘寶信譽等),請提高警惕並注意保護個人信息!”既然如此,為什麼網站上還會出現幾百條詐騙信息的情況呢?

新聞哥:誤入傳銷組織被騙錢 他們為何遭遇求職虛假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瞭解到,招聘網站在審核信息內容的過程中,只要沒有發現對方有明確的詐騙意圖,後台就會通過審核。然而,網站上掛出的招聘信息即便涉嫌詐騙,往往也不會在招聘廣告中直接説明。這就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而招聘網站一旦掛出了這條涉及防詐騙的提示語後,即便有求職者受騙後要求維權,網站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就微乎其微了。

  換言之,求職者對於求職信息的信任度建立在對招聘網站的信任度之上,而招聘網站對於招聘信息的真實度卻幾乎不用負什麼責任。網絡招聘平台的審核既擋不住“李鬼”,也擋不住詐騙。其中漏洞之大,超出記者的想象。“北京時間”記者實測了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9款招聘軟件,發現中華英才和招財貓直聘完全不需要認證,就可以發佈招聘信息;58同城和智聯招聘需要認證,但均為電腦審核,很容易就通過;獵聘網雖然是人工審核,但仍有漏洞可鑽。看看新聞Knews記者採訪了一位通過58同城的信息前去面試的求職者:“招聘信息上説的是儲備幹部,月薪7000,結果就是電話推銷崗位,底薪1500,和招聘信息完全不符。”

  “因為招聘網站經營模式的核心,並不是向求職者們提供工作,而是廣告服務。”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他認為,這才是招聘網站漏洞頻現的根本原因,和搜索引擎競價排名類似。“招聘網站的目的並不是促工作轉化,而是促招聘信息的位置買賣。”

新聞哥:誤入傳銷組織被騙錢 他們為何遭遇求職虛假

  據長期使用智聯招聘和獵聘網的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透露,公司越大,在招聘網站投入的成本就越高。如果公司本身不是很知名,想要在招聘網站的頁面上有更顯眼的位置,就需要多給招聘網站投錢。而公司的資質並不在招聘網站的考慮範圍內。此外,用人單位如果想要搜索或查看更多的求職者簡歷,或想要更好的獵頭服務,也需要繳納更多的錢。該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現在大型企業越來越傾向於通過內推來招聘人才,原因之一就是“招聘網站並沒有想象中這麼容易招到合適的人才”。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瞭解到,不少招聘網站會在發佈招聘信息時耍一些小手段以鼓勵求職者海投簡歷,如為了顯示庫存招聘資源充足而故意讓過期甚至無效的招聘崗位與新鮮出爐的招聘混雜一起;為討好用人單位而故意抹去了招聘信息真實的發佈日期並滾動更新。“求職者不用給招聘網站一分錢,而招聘網站的金主是用人單位,這就是為什麼招聘網站總是不考慮用户體驗的重要原因。”知情人士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表示,“招聘行業的利潤率是非常高的,目前的招聘網站都細分求職市場,各自圈錢,所謂的監管是企業創始人根本還來不及思考的部分。”

  利潤率高、承擔法律責任的風險小,這使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將眼光投向了招聘網站的市場,但背後的監管和求職者的權益,卻陷入了無人問津的窘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抒靈 實習編輯:胡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64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聞哥:誤入傳銷組織被騙錢 他們為何遭遇求職虛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