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病號真是糟心的事,更糟心的是明知有特效藥,可因為價格高昂只能望之興嘆。比如,很多腫瘤特效藥,包括一些專利藥價錢就很高,一盒1萬多元並不少見,如果不能通過醫保報銷,很多家庭根本負擔不起,甚至會造成家庭因病致貧、返貧。
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是由政府部門與製藥企業談判,對一些急需藥品降低價格,然後再將藥品納入醫保目錄,幫助患者減輕藥費負擔。
近日,人社部印發通知,將36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並向社會公佈。這36種治療腫瘤、心血管等一些疾病的專利藥、創新藥,就是通過談判降價進入醫保目錄的。這對於很多大病、慢病患者來説是真是好消息,可報銷的藥品範圍擴大,“對症下藥”的選擇性更多了。
這次納入醫保目錄的36種藥品,主要適用哪些病症?談判後藥價降了多少?麻辣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36種好用“貴藥”納入醫保目錄,平均降價44%
今年4月,人社部就公佈了44個擬談判藥品的名單。經過與相關企業談判,其中36個藥品談判成功,成功率達到81.8%。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這36個談判藥品的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到70%,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後的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際市場價格,大大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
36個藥品中,包括31個西藥和5箇中成藥。西藥中有15個是腫瘤治療藥,覆蓋了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骨髓瘤等癌種。其中,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硼替佐米、來那度胺等藥品,社會尤其關注。因為這些腫瘤靶向藥,是很多參保患者在治療中迫切需要的。除腫瘤治療藥物外,還有治療心血管病、腎病、眼病、精神病、抗感染、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藥物,以及治療血友病的重組人凝血因子Ⅶa和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重組人干擾素β-1b兩種罕見病藥。此次納入醫保目錄的中成藥,有3個是腫瘤藥,另外2個是心腦血管用藥。
特別要強調的是,此次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充分體現了對醫藥創新的重視和支持,列入談判範圍的西達本胺、康柏西普、阿帕替尼等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藥品,全部談判成功!
麻辣姐從有關部門獲悉,此次國家藥品談判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去年5月,由衞計委主導的藥價談判讓3種肺癌、乙肝藥品大幅降價,平均降幅超過50%。數據顯示,這3種談判試點藥品均納入了2017年的醫保目錄,截至6月底,已為患者減少支出2億多元。
專家認為,藥品談判意義重大,不僅降低了患者用藥負擔,還有利於醫藥創新企業的發展,鼓勵他們更好地研發創新藥品,此外,談判藥品降價後納入醫保目錄,提升了全民醫保的保障水平,有利於基本醫療保險的穩定運行和健康發展。
納入醫保乙類報銷範圍,效果如何要看臨牀用量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積極探索建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商的談判機制”。也就是説,藥價談判不僅是國際慣例,也是我國是深化醫療衞生改革的要求。
那麼,怎麼選定談判的藥品種類?怎麼知道哪些藥患者急需、用得多、價格又特別高?這麼多高價藥納入醫保,醫保基金能不能承受?企業能不能接受?
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徐延君介紹,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是國際上常見的做法,前期地方也有一些探索,有不少經驗可供借鑑。同時,我國已經實現“全民醫保”,各相關企業非常重視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這是談判最大的籌碼。
實際上,企業之所以願意降價,有對藥品本身的考慮。比如,有些專利藥的專利保護馬上到期,降價本就在考慮範圍內;但企業更多希望通過以價換量佔據市場更大份額,來換得產品的長期穩定發展。
但是,對於很多創新藥、專利藥來説,降低價格後如果“量”上不去,則意味着市場風險加大。在前一輪藥品談判實施過程中,一些省份並沒有將藥品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導致有些藥品降價幅度很大,但市場銷量卻沒有達到預期。
在此次談判中,有關部門明確36種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乙類範圍,並規定各省社會保險主管部門不得將有關藥品調出目錄,也不得調整限定支付範圍,並確定了醫保支付標準。這對於企業來説是大大的利好,將有效提升其參與的積極性。即便如此,在具體落地過程中,藥品的使用情況如何,仍要看國家目錄與當地醫保目錄的銜接情況,以及醫院的具體規定、患者人羣規模等。
專利藥、創新藥談判入醫保能否成機制
麻辣姐翻閲資料發現,藥品准入談判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比較成熟,有很明確的准入原則、定量驗證和評價的方法,對談判主體、規則、藥品類型等都有明確規定,相應的監督機制也比較健全。
比如,普通藥品一般確定一個令談判雙方都滿意的合理價格;創新藥品、高價值藥品通常是簽訂風險分擔協議或引入價量協議。澳大利亞等國家的談判機制比較完善,參與談判藥品已經覆蓋到了普通藥品。
目前,我國藥品准入談判工作剛剛開始,地方的探索和試點模式也比較單一。此次以全國醫保的大籌碼與製藥企業的談判,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降價幅度高於周邊國家水平,經驗值得總結。不少企業和患者建議,希望國家建立藥品談判機制,使之成為常態化制度,更好地造福社會。比如,針對一些談判目標性藥品,有關部門可以收集醫生、患者對其費用、療效的反饋,得到真實的市場臨牀療效和評價,確保其符合流行病學規律,有很好的使用績效。這樣,可以為醫保基金提供更精確的測算依據,找到每個談判品種的療效、成本平衡點,實現患者、醫保管理方和藥品企業三方受益。(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工作室 李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