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天星:民心相通要文化和經濟並舉

  譚天星:民心相通要文化和經濟並舉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做好民心相通,就要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做事情不能忘了我們的對象是誰,對象是‘民’,必須瞭解民的心哪兒還不通,要做哪些工作促進民心相通。”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韓永

  8月21日,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和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支持、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和暨南大學主辦、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承辦的“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合作交流(2017)國際高峯論壇在北京舉行。

譚天星:民心相通要文化和經濟並舉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譚天星在開幕式上表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目標,而華僑華人具備融通中外的天然優勢。近年來,國務院僑辦一直致力於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中國”等僑務文化品牌,同時扶持建立42家華星藝術團,在促進“一帶一路”國家文明互鑑、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近日,就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做好民心相通工作,以及如何在其中發揮華僑華人作用,《中國新聞週刊》專訪了譚天星。

  民心相通要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新聞週刊:你在“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合作交流國際高峯論壇上,談到了民心相通。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是個什麼地位?怎麼做這項工作?

  譚天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實現“民心相通”,我認為,首要在於文化先行,而文化交流必須有其核心價值;同時要有一個令人舒適、好的形式和載體。確確實實是“民”在交流,不是官要交流,“民”與“民”之間相通才是真正的相通。

  在今年5月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了絲綢之路精神,精闢地指出要建設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的絲綢之路。實際上向世界回答了什麼是絲綢之路,為什麼以及怎樣建設絲綢之路等重大關注。

  我理解,“一帶一路”之所以如此重要,一、這是中國和世界文明交流交融千年來的一個結晶和表徵;二、“一帶一路”是推動中國發展、解決當今和今後一段時間國際關係存在的問題、實現和平合作共贏的方案。

  我認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把“民心相通”放到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來看。實際上在“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當中,民心相通是最基礎性的東西。如果沒有民心相通,其他的通就很難持久。

  現在我們在做民心相通的工作,但感覺物質的東西更重視一些,文化的東西真正落實還是不夠。

  做好民心相通,要做到以民眾為中心。做事情不能忘了我們的對象是誰,對象是“民”,必須瞭解民的心哪兒還不通,要做哪些工作促進民心相通。不能高高在上、高舉高打。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文化交流、民眾交往平等尊重、務實共贏的原則。文明文化沒有優劣高低之分。現在講的比較多的是文化傳播、文化推廣甚至文化宣傳,強調“我”的因素多,從受眾來講可能會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在這方面我們要放下身段,要有雙向思維。

  “民心相通”通的是什麼呢?核心還是一種價值,對事物對世界的一種認識和觀念。這個價值觀念是什麼呢,實際上最核心的就是習近平主席講的絲路精神,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這16個字。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的基礎性工作,就是增進彼此瞭解和好感的問題。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增加人家對我們文化的瞭解和好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要讓民眾有獲得感。這就要求經濟和文化雙輪驅動,只有文化沒有經濟會缺乏力量,只講經濟沒有文化不可持續。義和利要結合在一起。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最後也有一個落腳點的問題,要讓相關國的國民通過“一帶一路”的項目建設得到好處。

  中國新聞週刊: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怎麼樣?

  譚天星:客觀地講,我們在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許多努力,也有積極成效,但還有很大的空間和很長的路。這不只是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有欠缺,重要的是針對性和實效性還有待加強,民眾的獲得感不夠。

  有時候,我們做事的方式可能沒有面向老百姓,只是與官方打交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各種國際力量爭奪的熱點,複雜性、敏感性程度高,我們要增強緊迫感,面向大眾,精準施策,綿綿用功。

  在此,要強調的是,民心相通必須文化和經濟並舉。文經相濟,人心似水。過去我們就經濟談經濟、就文化談文化的多,有時做事只見物不見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忽視了交流主體的整體利益和綜合感受。

  中國新聞週刊:在做民心相通工作中,有沒有一些需要重點把握的問題或關係?

  譚天星:做好民心相通,我認為要處理好三個關係,一個是當前和長遠的關係,要腳踏實地,立足長遠,不能急功近利;第二要處理好官方和民間的關係,要加強政策溝通,為民眾交往創造好的環境,要充分發揮好民的主體作用;第三要處理好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關係。“一帶一路”建設,是要跟一個個國家打交道,各國有自己的國情,差異性大,必須因地制宜。

  以僑心相通推動民心相通

  中國新聞週刊:在民心相通工作中,華僑華人是什麼角色?應該怎樣發揮他們的作用?政府在其中應該做什麼?

  譚天星:華僑華人是促進中外民心相通的獨特橋樑和紐帶。他們熟悉中外,融通中外,有交往的強烈意願,有促進交流的能力。“一帶一路”有4000多萬華僑華人,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他們移居時間長,融入當地程度深,人脈關係廣,經濟實力強,已成為所在國的重要成員,在當地舉足輕重。他們既愛祖(籍)國,也愛駐在國,發自內心希望二者和平相處、合作共贏。這個優勢,別的都不可能代替。

  近些年來,僑務部門更加重視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在貿易暢通、民心相通中的作用。在促進民心相通中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文化中國”體系為抓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包括舉辦“四海同春”、全球華人書畫、舞蹈、音樂、中文歌曲、龍舟、武術等大賽和名家講壇。迄今“四海同春”慰僑訪演共赴144 個國家(次),309個城市演出417場(次),觀眾累計達516萬人(次),被僑胞譽為“海外春晚”。同時,通過建立“華星藝術團”,加強僑社文化藝術人才培養,支持舉辦海外文化節慶活動等,着力在海外涵養一支支不走的文化力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融進去、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是以“三化”(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六體系”(施教、教材、培訓、幫扶、支撐、體驗等體系)為抓手,全面提升海外華文教育發展水平,支持華僑華人傳承中華語言文化。目前海外華文學校有2萬多所,教師十餘萬人,學生數百萬人。如柬埔寨端華學校,學生有1.5萬人,是國外最大的華文學校。2013、2016年李克強總理分別訪問過的泰國清邁崇華新生華立學校有112年曆史,老撾寮都公學有79年曆史,2800名學生。馬來西亞保留了較完整的華教體系,有1294所華文小學,60所華文獨立中學以及3所華文大專院校,在校學生有20萬人。

  海外華文教育的可貴之處,在於是華僑華人自辦,出錢出力,完全是一種執著的文化堅守和民族情懷,不是我們花錢去辦,去請人家學中文。僑務部門通過教師、教材、教法等方面支持,舉辦夏令營等,扶持華教發展。2012年來,共向海外發行各類華文教材1700多萬冊。

  海外華文教育是海外留根工程、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中文學校也是中華文化中心,是實現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石。以今天中國的發展強盛,我們更加有文化自信,中文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必將更大提升,今後世界各國學中文也將有如我們在國內學英文,完全出自內心與需要,並形成強大的華語經濟市場。

  三是以海外華文媒體為抓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華文媒體有200多年的歷史,近2000家,是華僑華人的精神家園,是世界瞭解中國也是中國溝通世界的橋樑。如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聯盟)以及“一帶一路”華媒協作網、全媒體雲平台等,在推動華媒合作、創新、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是以實施“海外惠僑工程”為抓手,支持華僑華人在當地更好地生存和發展。該工程有社團建設、華教發展、文化交流、華助中心、中餐繁榮、中醫關懷、事業扶持和信息服務等八項計劃,本着服務僑、依靠僑、為了僑的精神,努力構建海外為僑服務體系,深化為僑服務工作,打通“最後一公里”,讓僑胞有獲得感。如,迄今在世界41個國家建設了60個華助中心,發揮“關愛、幫扶、融入”功能,成為僑胞温暖之家,也是祖(籍)國與僑胞的連心橋。

  中國新聞週刊:你剛才也講了民心相通如何落地的問題。上面的這些工作,是不是也要找一些抓手?

  譚天星:民心相通必須從具體、實際、利民的事做起,必須接地氣。現在海外華僑華人整體上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當地化程度趨深,影響力擴大,新一代逐漸成為主力。尤其是新生代在當地出生成長、接受教育,跟中國的聯繫和感情淡化。

  要實現心相通,必須增進彼此瞭解,讓他們最好能講中國話,多到中國來看看,百聞不如一見,一次故鄉行,一生中華情。民心相通要更重視年輕人的心。如僑辦舉行的華裔青少年夏(冬)令營、華青華夏行、僑領研習班以及敬賢團等各年齡段的交流活動。每年參加各類中華文化體驗活動的華裔青少年達15萬人次。

  在八項惠僑計劃中的中餐繁榮和中醫關懷,就是深受僑胞歡迎的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海外中餐館有55萬家,中醫診所有3萬餘家,武術館也有上萬家。中餐、中醫、中華武術是中華文化最受世界喜歡的部分。

  僑務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通過中餐、中醫、中華武術等載體,如舉辦各類研習、比賽,推動成立行業協會,扶持經營事業發展,使僑胞得到實惠,從業者提升能力,也向世界打開了一扇扇瞭解中國的窗口。

  中餐、中醫、中華武術的最大意義,在於它使人們不分國別、種族、膚色、文化背景、經濟實力乃至政治立場,都能獲益,有物質的好處,還有精神的、人際的裨益。它是面向大眾的,是廣泛的、基礎的、長遠的事業。這些事情做好了,其文化意義發揮好了,我認為就是最好的民心相通。

  當然,中華傳統思想、哲學、信仰等方面的交流也極其重要。佛教引入中原即中國化,並傳入日、韓;儒家學説隨着歷代中國對外交往而形成儒家文化圈;作為集中華本土人文哲學價值之大成的道教,以其天地人學説、三生萬物、道行天下,必將更有益於和諧世界的構建。

  總之,民心相通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遠謀劃、內外對接、文經並舉,不忘初心,牢記民心民意,從一點一滴、實實在在做起,必須最大程度發揮好華僑華人這個“橋”的獨特作用。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76 字。

轉載請註明: 譚天星:民心相通要文化和經濟並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