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媽,什麼是去世?”家長不重視死亡教育,是在給成長埋隱患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綜合

常聽別人説,人生大事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生老病死,結婚生子。

其中,生死排在最前面,可見其重要性。提到死亡,大家的腦海裏會出現黑白色,難過,或者較為害怕的場景,對此,很多人都是避諱的,因為這個詞特別容易挑起大家的負面情緒。不過很多的父母還是覺得,需要讓孩子瞭解和正視死亡。

媽媽錯誤“死亡教育”,引發孩子生活困惑:“媽媽,飯沒有了,飯去世了”

和幾個家長聊天的時候,一位媽媽説不久前孩子的奶奶因為生病離開了,因為孩子從小是被奶奶帶大的,對奶奶感情很深,所以孩子很傷心。奶奶的葬禮上,孩子問媽媽什麼是去世,媽媽説去世就是沒有了,不在了,孩子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一天早晨,她給孩子做好早餐,孩子吃完之後,和她説句:“媽媽,飯沒有了,飯去世了。”她雖然告訴孩子不能這麼説,孩子也改正了,但孩子依舊很困惑,什麼是去世,孩子顯然沒有理解。

媽媽同樣也很困惑,不知道怎樣給孩子正確解釋“去世”的概念。

其他家長紛紛表示附和,因為生活中他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説,有的家長會和孩子説離開的人去了遠方,很久才會回來,有的家長則説離開的人去見另外一個人了,以後大家都會相見,孩子聽得懵懵懂懂,但自己也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説法。

孩童對死亡概念的研究證明:不同的年齡段,孩子對死亡概念的認知不同

對於孩子對死亡概念的認知,很多人做過研究,比較出名的是納吉(M.Nagy)的研究。

1948年,納吉對378名3-10歲的兒童進行研究,提出了死亡概念發展模式的三個階段,分別是:

第一階段:3-5歲,這個時候孩子對於死亡的認知是非常淺的,認為死亡不是永恆的,是可逆的,暫時的,死去的東西還會復活。

第二階段:5-9歲,這個時候孩子認為死亡是有機會被避免的。他們的印象裏,有“死神”這樣的概念,認為只有被死神抓走的人才會死,這些人一般都是做了壞事的人,死亡不是普遍現象。而有些人是不會被死神抓走的,比如特別聰明的人,英雄等等。

第三階段:9歲以上,這個時候孩子對於死亡的認知較為成熟了,認可死亡的普遍性與不可避免性。

當然,對此,還有其他人也進行過研究,比如斯皮斯(M.Speece),他認為兒童形成相對成熟的死亡概念是在10-12歲或者年齡更大的時候。

中國式“死亡教育”很缺乏,多數孩子停留在第一階段

我國學者對此也做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羣體是3歲-10歲的兒童,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兒童在死亡認知上,大概有三個水平階段,多數孩子停留在第一階段,家長大部分會用:“長大你就懂了”來敷衍孩子,家長不重視死亡教育,是在給成長埋隱患。

第一階段:完全無法理解人和動物會死的問題

他們認為,人有了病,譬如自己的奶奶,去醫院吃藥打針就會好,而動物,比如獅子老虎等兇猛動物,因為特別厲害,也不會死,至於花花草草等植物,更是不會死。而且這個認知水平的孩子認為死和平常沒什麼區別,即便是自己的親人離去了,還會和自己玩,給自己買好吃的。

第二階段:瞭解“死亡”,但是又摻雜了很多個人情感

比如老人離世,孩子會覺得是因為老人年齡大了,病治不好會死,但是自己年齡小,不會死。還有就是孩子覺得自己喜歡的人或者物不會死,比如英雄,有特異功能的人,或者小兔子什麼的不會死,死的都是討厭的壞人。

第三階段:可以根據具體的原因理解死亡

到了這個認知水平,孩子對於死亡認知就比較透徹了,他可以理解死亡的各種原因,並且知道死亡就是真正的不存在了。人會死,動植物也會死。而且這個時候,孩子對於死亡也會表現出難過,傷心的情緒。

當然,不同的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但總體來説都是循序漸進的,中國式家長的“死亡教育”缺乏導致孩子在面對“親人離世”問題上,很容易誘發心理陰影。

“死亡教育”有5個要點,家長有必要告知

對於任何事情的理解,都需要一個過程,孩子會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瞭解死亡的要點。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中》提到過死亡的五個要點,分別是:永久性、必然性、終止性、適用性、因果性。

✔永久性:死亡是永久的,不可逆的,死亡意味永遠離開,不會再出現;

✔必然性:人或者事物的消逝是必然的,無可避免,所有的生命最終要走到生命的盡頭;

✔終止性:死亡之後,所有的運動都終止了。不能動,不能想,沒有知覺,什麼都看不見,什麼也無法觸碰;

✔適用性:無生命的東西是不會死的,比如一塊木頭,路上的石頭,牆上的鐘表,這些東西都沒有死的概念。

✔因果性:導致死亡是有原因的,比如生病,車禍,中毒等等。但是孩子思維不成熟,容易被他人的話所引導,比如家長説某個人因為吃了漢堡死亡,他就會覺得漢堡是造成某人死亡的原因,但並不知道某人死亡的原因是對漢堡中的某些東西過敏所致。

對於這五個要點,孩子的理解基本源於身邊事,比如家中長輩去世或者自家寵物去世,雖然家長開始為了安慰孩子遮了謊,但是這些離開的人或者寵物再也沒有回來證明了死亡的永久性,隨着時間的推移,對於的另外四個要點,孩子也會逐漸認知。

家長如何開口跟孩子談“死亡”,正確引導是關鍵

▶1:身邊事就是最好的案例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帶着孩子領略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體驗下大自然中的輪迴。也可以帶領孩子養類似於豆芽這樣的小植物,讓孩子體驗豆芽從生長到食用的完整過程,告訴孩子,任何事物都有終點,人也一樣。

▶2: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不要説

死亡這件事對於有的孩子來説是神秘的,但對於有的孩子來説,則是恐懼的。我們和孩子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建議轉移話題,等孩子情緒平靜了,再跟孩子談論這個話題。

▶3:如實相告,但要懂得轉移話題

如果孩子提及死亡話題,建議家長如實相告,但是要在説話的過程中轉移話題,可以和孩子説生命不易,要懂得珍惜生命,也可以説周圍的人也可以長久地陪伴他,讓孩子對永久的離去有一個認知,但是覺得離他比較遙遠,減少孩子的恐懼感。

延伸閲讀:其他國家的死亡教育

NO1:英國

英國的死亡教育是從幼兒園開始的,老師通常會用動物的故事或者自家寵物的故事引導孩子認知死亡。

當然,對於死亡教育,英國的部分家長也有所擔心。不過,英國兒童失親康復協會安娜·查麥茲認為如果家裏人去世,孩子產生父母情緒,家長和老師如果不能幫助孩子面對現實,會對孩子的以後產生不好的影響。

NO2:日本

在日本,死亡教育是和人生教育相互聯繫的,課程一般會在小學階段開設,內容從生命的開始到結束,還會告訴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告訴孩子人生要樂觀面對,不要害怕死亡。

日本死亡教育協會名譽主席阿爾弗斯·迪肯認為,人有生有死,從生到死是一個過程,經歷過生死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過一個好生活,有一份好幽默,接受一個好死亡”是他所主張的。

NO3:美國

美國的死亡教育分為三大類:

1:消除恐懼

老師會在課堂上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揭示生老病死的規律,告訴孩子生命可貴,享受生命,但死亡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敢於面對,平靜接受。

2:生命意義的揭示

為了讓孩子對死亡有更全面的瞭解,學校會組織孩子去殯儀館或者醫院,請醫生或者牧師講解器官重新利用的意義。這樣可以告訴孩子,一個人的死亡並不代表徹底消亡,他還可以幫助其他人,這些人是偉大的,他們雖然死了,但會受到活着的人的尊敬。也就是説一個人的身體雖然死了,但是精神永存。

3:臨終給他人送關懷

老師會帶領孩子照顧老人和病人,並且讓這些人分享自己的經歷。孩子領略生命可貴的同時,也瞭解到每個人可以有尊嚴地走到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