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員工搶月餅被開除,究竟誰之過?這個中秋節,一個與月餅有關的事件引發了輿論的關注——阿里巴巴公司的五位技術人員,因在內部員工搶購月餅的活動中“採用技術手段作弊”,被阿里的HR部門決定勸退。此事引發了巨大的輿論迴響,也驚動了阿里的高層,但處理結果並沒有改變。在很多工程師羣體看來,這五位技術人員並沒有什麼大的過錯,不應遭到如此對待。但同樣也有很多人為阿里公司維護誠信“價值觀”的做法辯護。到底該如何看待這個事件呢?
要點速讀1這批內部月餅的分配方式,福利發放者的本意其實是讓擁有較高購買意願的人進行抽籤,用腳本的工程師讓一些購買者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2“萬事都符合道德、講公平”可能是無法促進進步的,但一些“不守規矩”的做法,可能會損害他人。一些給工程師辯護的理由並不成立
“今年的中秋,阿里內部提供了幾波秒殺機會,一人限購3盒 ,第一輪900多盒月餅10多秒全被秒完了。有不甘心的同學去翻秒殺記錄,結果發現有四人在同一秒秒殺超過9盒,還是安全部的,懷疑用腳本秒殺,發帖質疑。”
這次引發關注的“阿里內部月餅”
以上就是這次阿里巴巴“月餅門”的大致起因。按阿里集團首席風險官劉振飛的説法,這四位安全人員(另外還有一位阿里雲部門人員)一是對其他員工造成了福利分配的不公正,客觀上有獲利意圖和事實結果在;二是阿里本身是一家要對付刷單、對付“黃牛”的企業,因此內部人首先不能做“技術黃牛”。所以溝通的結果是把這幾個工程師給辭退。
對於普通的“吃瓜羣眾”而言,阿里的處理是沒有太大爭議的——這幾個人利用技術優勢插隊秒殺,讓打算正常使用鼠標下單的人毫無機會,是不公平的做法,就該被定義為作弊。然而在IT行業內,尤其是“碼農”或者説工程師圈子裏,阿里的這種做法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許多人甚至覺得這五個工程師毫無過錯。
在他們看來,所謂的“腳本秒殺”,其實並沒有侵入後台利用系統漏洞,而是利用代碼讓自己的電腦模擬人的操作方式去下訂單,只不過速度和頻率要快很多,但本質上跟用一台性能極快的電腦去搶或一個人用好幾台電腦去搶沒有什麼區別,因此不該定義為作弊。
這種看法能否成立?存在很大疑問。因為對於這批內部月餅的分配方式,福利發放者的本意其實是讓擁有較高購買意願的人進行抽籤,誰運氣比較好誰就得到,總之想買的人都有機會,因此選擇了“秒殺”這種認購方式。但這幾個技術人員用技術手段“顯了神通”,讓很多沒有使用技術手段的人買到月餅的機會大大降低。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這也是為什麼有個別當事人也承認了這種做法有不妥。也許會有人爭辯説,就算沒用腳本,只要到點去搶,對於那些專注工作的人、恰好不在電腦前的員工也是一種不公平——這種説法沒有道理,因為“秒殺”這種方式本來就是要篩選出購買意願強的人。有人説他們就算插隊搶到了月餅,也是要付款的,因此沒有什麼問題——這更加沒有道理,不缺錢的人大把,他們不滿的是購買的機會被剝奪了。
比較多工程師認同的一種反駁是:就算用技術手段秒殺不符合福利發放者的本意,對不懂技術的員工構成了不公平,但既然事前沒有禁止,就應該許可。他們也舉出了很多佐證,比如説用軟件搶火車票也是類似的做法,對不太會上網的農民工構成了不公平,該不該禁止?打車軟件能更快找到司機,是不是對習慣“招手停”的乘客不公平,是不是也要禁止?很多人還舉出了國外科技公司的例子,比如谷歌公司員工利用技術手段搶免費文化衫被當作正面事蹟等等。
其實,這些類比深究起來也並不是很恰當:即使沒有搶票軟件,農民工也很難利用手機、電腦下單,難道把12306也禁了?打車軟件確實有可能更易叫到車,但並不是“招手停”就打不到了,甚至可能還會更快打到;至於國外IT公司的一些“正面例子”,細究起來也有很多差別,並不是這種明確的“若干工程師技術碾壓,導致不懂技術者無奈吃虧”的情形。而且,就算這次的月餅秒殺沒有明確規定不許使用腳本,但確實可能會違反許多公司員工守則中有關誠信、公平的兜底條款。
然而工程師們對處罰不服氣,也確實存在值得認真對待的理由
這次阿里月餅門事件中,爭議最大的是第五名員工的被開除。
據這位技術大牛葉敏在知乎上的自述,他只是“看到這種秒殺都會習慣性的想去試試手”,並沒有真的去想買,他的説法還是比較可信的。在葉敏看來,“看到好玩的就想隨手測測”,這是他的一種習慣,“我知道很多人不能理解。我自己也招人,對技術沒有好奇心的我一般不會要,特別是安全崗位,不管經歷什麼我還是會堅持這樣的觀點,但是動手前要考慮風險。”——或許正是這種原因,他並沒有考慮到這種做法是否合乎道德、合乎公司價值觀或者説是否損害他人利益,如果他確實並不打算買,就更加不會考慮這些。
很多人把這稱之為一種極客(geek)精神。在關於此事的討論中,可以看到很多散發這樣精神的説法——“程序員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懶!”“對骨子裏的程序員來説,能用腳本自動做的為什麼要用手點?”“程序員看到漏洞不施展幾下,還能叫程序員嗎?”
僅針對這次“月餅門”來説,這可能是一種強詞奪理,因為很明顯這次利用腳本搶購的做法損害別人的利益,也確實遭到了同事的投訴。但如果延展來看,這個信息時代的很多進步,確實來自於程序員、工程師們的“不講規矩”、“投機取巧”——搶火車票軟件就是個明證,如果顧忌於用插件“搶票”的做法是“損人利己”(事實上至今都有人這麼認為),那麼可能至今所有購票者都還不得不遵循12306網站規定的十餘個繁瑣步驟一次又一次地手工操作,公平是相對公平了,但這與線下的“排隊”區別有多大呢?無非就是一個是身體上的疲憊,一個是精神上的疲憊。而搶票軟件一方面讓所有人都有機會自動化、高效率地拿到火車票,另一方面又倒逼12306網站進行改進。可以説是對我國火車票購票體驗的提升是有着很大作用的。
搶票軟件源於程序員的“投機取巧”、“損人利己”,但客觀上提升了人們整體的購票體驗
這也是許多碼農、工程師們為阿里同行叫屈的真正理由,很多碼農也都知道“月餅門”損害了部分人的公平,但他們不認同人為要求每個人“循規蹈矩”來解決問題,而是認為解決辦法是“把漏洞堵上”,要做到這一點,又非得有喜歡“習慣性試試手”的人存在不可。
這反映了阿里“月餅門”的真正困境——“萬事都符合道德、講公平”可能是無法促進進步的,但因此而“不守規矩”的話,可能會損害他人。
阿里“月餅門”很值得讓公眾討論,今後人們對這種做法也許會更加寬容
正如阿里巴巴公司官方回應的那樣,關於“月餅門”的處理“不是一個容易做出的決定”,最終開除這幾位員工可能有很多方面的考慮。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幾位員工確實有些冤,因為每個人謀取的最多也不過三盒月餅(不管秒了多少單,實際也只能買三盒),秀了把技術而已。扣上“不誠信”、“價值觀有問題”的帽子確實有些沉重——這很像當代著名哲學家邁克·桑德爾在他的公開課上講的那些兩難的道德困境,比如“該不該為了救一車人而把一輛即將撞毀的列車拐向岔道撞死一個無關的人”,這種做法人們其實很難堅定地説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很難做出周全的考慮或全面的評價。
“月餅門”反映了一個趨勢,即技術的進步讓道德評價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技術擴展了場景,讓以前不具備的條件變得可能,這使一件事情是否公正、是否合理變得越來越模糊。就像用於售賣月餅的這個“秒殺”系統,由於“秒殺”受限於人們設備、網絡狀況的不同,即使不存在系統漏洞,也肯定存在不公平,真要講究公平的話應該是搖號、甚至是線下排隊,但是搖號、線下排隊所投入的資源、消耗的人力比“秒殺”要麻煩得多。這種情況下,能説“秒殺”是一種不好的制度嗎?
技術的進步會使道德評價變得模糊
這次“月餅門”提醒我們,評判一些新生事物可以有更多的維度,但也不代表舊有的維度就失效不成立了,事實上很多維護這幾位工程師的説法確實站不住腳。但通過廣泛的公眾討論,人們可以形成更多共識,對何為互聯網年代的公正、道德,對技術與道德的關係,都有更為深入、更貼近時代的認知,從而能夠對一些不同的做法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寬容。
這次“月餅門”,被開除的工程師有不容置疑的過錯,但他們的行為也確實存在值得認真對待的理由。對於圍觀者來説,對與錯並非最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此次事件形成共識,深入理解互聯網時代的道德,理解技術與道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