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視覺:八九十年代的“小康人家” 2016.3.2日
1 / 19 2016年是“十三五”的頭一年,“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小康社會”是鄧小平在1979年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來的。關於小康的含義,鄧小平最概括的解釋是:“不窮不富,日子比較好過”。一起來看看八九十年代的小康人家吧。
2 / 19王龍彬一家,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新文化街一座普通的四合院裏,住房面積50多平米。他們全家七口,老兩口、兒子兒媳、女兒、孫女孫子。他們屬於中等收入的工人家庭,過着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圖為1980年,一個星期天,王龍彬夫婦同兒孫們吃涮羊肉。曹玉泉/新華社
3 / 19這是上海,台胞范增勝的家。八十年代能吃上西式蛋糕的一定不是普通人了。范增勝畢業於美國芝加哥羅斯福大學,1980年回到上海定居,1983年被任命為上海港務局副局長,是全國人大代表。圖為1985年范增勝家庭生活的一個鏡頭。張耀智/新華社
4 / 19這座富麗堂皇的別墅是江蘇省華西村村民吳協慶的家。華西村是中國現代農村的雛形,號稱“天下第一村”,村裏80%的勞力從事工業生產,剩下的分別從事商業和農副業。華西人的年收入超過很多城裏人。孫參/新華社
5 / 19這是上海閔行中學教師殷學雷的家,家裏有電風扇和縫紉機,大人們每人戴一塊手錶。圖為1980年,殷學雷下班之後,和女兒做摺紙遊戲。楊溥濤/新華社
6 / 19進入八十年代,電視逐漸進入小康人家,講究的人家開始購進進口電視。這户北京人家,就購置了日本大屏幕彩色電視機。黃景達/新華社
7 / 19這户人家的客廳裏,沙發、電視、帶麥克風的收錄機和電風扇一應俱全,家人的穿着也十分時尚得體。這家的主人,是原國民黨廈門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後來任廈門特區建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的林夢飛(右四),這是1980年他與家人在一起。黃興泉/新華社
8 / 19這是1989年,黑龍江依蘭縣政府接待科長的家。房間裏的各種傢俱都很講究,除了電視,還有大個頭的收錄機,收錄機下面的桌子上寫着“北京”字樣。安哥/FOTOE
9 / 19這是1987年,西藏拉薩市郊當巴鄉朗傑貢布家的客廳。在這間五彩繽紛的房間裏,除了傳統的藏櫃、卡墊等民族用品,還有彩色電視機、收錄機、沙發這些現代傢俱。徐澎/新華社
10 / 19這是1990年,內蒙古自治區牧民蘇雅勒的家。她高中畢業後回鄉,靠發展養殖業、跑運輸致富,家裏年均收入達1.5萬元。除了電視和收音機,她家還裝上了電話。白斯古郎/新華社
11 / 19這是1984年,河南省臨汝縣農民李文義的家。暖瓶、雞毛撣子、獎狀……處處是八十年代的味道。難得的是,他家那時候就已經用上了洗衣機。1983年,他聯合18户農民開辦小煤窯,年產值可達40萬元。他家蓋起10間新房,添置了各種高檔傢俱。陳朝中/新華社
12 / 19除了洗衣機,有錢人家也開始用上了冰箱。這是1987年,上海一户人家,家裏的冰箱壞了,請來維修人員上門。張平/新華社
13 / 19非常稀罕的電腦也開始進入市民的家庭。圖為1994年,廣州的建築工程設計師廖小湄花30000多元人民幣購買了一台美國生產的AST486型電腦。張肄文/新華社
14 / 19沙發和自行車,幾乎是小康家庭的必備了。圖為1984年,北京長安大街,購買新沙發的一家三口。朱憲民/FOTOE
15 / 19那時候,要是家裏有輛小汽車,就可以稱得上中產階層了。圖為1994年,華西村村民葛荷仙正駕着自己的小轎車出門辦事。高梅及/新華社
16 / 19八九十年代,有餘錢的人家開始重視子女的藝術教育。圖為1988年,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鄉富裕起來的農家,給女兒買來鋼琴。安哥/FOTOE
17 / 19這是1997年,上海的一户人家,女兒喜歡音樂和足球,家裏的牆上貼滿了足球明星海報,梳妝枱上是各種各樣的化妝品。攝影/Patrick Zachmann
18 / 19這是1994年,北京一户人家。家裏擺滿了樂器,65歲的頓浩然是一位退休職工,曾出任北京業餘藝術團管絃樂隊的隊長。每到週末,頓浩然和他的兒孫們彙集到西城區手帕衚衕兒子家開展家庭音樂活動。羅更前/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