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合作發力,中國東盟海上互聯更緊密
廣西欽州港位於中國南方沿海的欽州灣內,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目前,欽州港正在全力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形成與“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户。圖為一艘裝滿集裝箱的船舶駛離欽州保税港區碼頭。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攝
港口合作發力,中國東盟海上互聯更緊密
港口在世界進出口貿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港口在基礎設施、通關、港航物流、臨港產業園區等領域合作取得可喜進展。 9月初,第二屆中馬港口聯盟會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9月13日,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會議在廣西南寧召開。“一帶一路”倡議帶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投資海外港口,涉及碼頭和臨港產業園區的建設及營運,也有越來越多的東盟企業來到中國,合資建設港口、開闢新航線、建設物流園區,中國與東盟海上互聯互通更加緊密。
港口城市合作網絡覆蓋面越來越廣
作為中國與東盟之間海上互聯互通的重要合作機制,2013年,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建立。4年來,通過已建的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工程,實現了廣西欽州港與互航的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互聯互通;開通了5條欽州港至東盟國家主要港口航線,建設了海上搜救分中心、海洋氣象監測預警中心、水上訓練基地、中國―東盟海事法庭等配套航運服務項目。除此之外,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渝桂新”南向通道的建設成為多式聯運合作網絡的新典範。
新加坡太平船務是東南亞最大的集裝箱班輪公司,在中國擁有24家分公司,業務包括集裝箱製造、堆場、碼頭和陸上物流服務等領域。它與泰國港口管理局、馬來西亞馬六甲皇京港、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台灣萬海航運公司等一道,受邀成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成員。
太平船務董事總經理張松聲告訴本報記者,公司近年來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商機,2015年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合作,在廣西北部灣欽州港合作經營國際集裝箱碼頭項目,業務蓬勃發展,貨量平均保持在30%的年增長幅度。太平船務還在北部灣先後開通了“北部灣欽州―越南中北部―新加坡―關丹”航線,使北部灣港貨物可以借新加坡為中轉港,運到全球其他地區,今年吞吐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碼頭項目合作有助於進一步加強新加坡與中國廣西在航運、海事工業、港口及物流等領域的合作,大力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張松聲説。
中馬港口聯盟發揮積極示範效應
2015年11月,中國交通運輸部與馬來西亞交通部共同簽署《建立港口聯盟關係的諒解備忘錄》,正式組建“中馬港口聯盟”,創始成員包括10箇中方港口和6個馬方港口。該諒解備忘錄是中馬兩國在港口合作領域簽訂的首個合作文件,是中馬兩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舉措。
9月初,第二屆中馬港口聯盟會議同意接納中國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馬來西亞甘馬挽、沙巴和古晉3個港務局成為新的聯盟成員。據參會的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柳鵬介紹,中馬兩國港口“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加上在中馬港口聯盟第一屆會議上納入的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目前聯盟覆蓋12箇中方成員和9個馬方成員。“雙方港口聯繫也更加密切。中方成員港口開通到馬方港口的航線已超過200條,2016年中國港口與馬來西亞巴生港往來的集裝箱量突破150萬標準集裝箱,比上年增長10.8%。”
自中馬港口聯盟成立以來,雙方成員單位之間互動加強,往來日益頻繁,合資合作取得新進展。中方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投資的馬方關丹港項目進展順利,首個15萬噸級泊位將於年內建成;馬方森達美公司與中方大連港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濰坊港共同開展集裝箱業務;中方有關港口企業參與的馬六甲皇京港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未來將建成深水補給碼頭和臨海工業園。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表示,馬來西亞政府確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地區經濟繁榮和創造經濟發展新機遇,而港口聯盟這個平台能加強兩國港口間的務實合作,連接馬中貿易、擴大雙邊投資。通過項目合作、人員培訓、信息交流、技術支持、提升服務等途徑,馬中港口間開展廣泛合作,打造雙方乃至整個東盟地區更廣闊的互聯互通航運網絡,進一步提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間貿易、投資和物流運輸便利化水平。
港口合作給中國和東盟帶來巨大效益
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兩項排名的前10名港口中,中國港口均佔有7席。中國港口作為交通和物流樞紐,在世界進出口貿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巴生港是世界第十一大港口,該港港務局主席江作漢認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幾年極大地推動了國際貿易增長,而海上交通是全球貿易增長和改革的支柱。與中國港口合作,帶動馬來西亞港口全面發展,今年第一季度巴生港吞吐量增長超過10%。
在總吞吐能力達2.4億噸、開通內外貿航線44條的廣西北部灣港,新加坡港參股了4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建設,實現了北部灣港集裝箱作業效率的大幅提升,船舶在港時間從過去的平均超過15小時減少到現在的平均8至9小時。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也參股運營了馬來西亞關丹港、文萊摩拉港。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小溪説,內外聯動形成了中國―東盟港口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馬來西亞雙威大學商學院經濟系教授姚金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提升船舶調度效率和物流運輸便利,符合中國―東盟港口合作的根本利益,為中國與東盟在相互通航、港口建設、臨港產業、國際貿易、旅遊人文等方面合作注入動力。“港口合作,除了可以提高效率、節約時間和運輸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在清關過程中減少非關税壁壘,從長遠來看給中國和東盟帶來巨大效益。”
江作漢指出,中國和東盟各港口可以通過中國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服務網絡,通過交流信息提升透明度,進一步提高效率。未來在港口合作的基礎上,中國和東盟可以進一步開展內陸產業、物流樞紐和自由貿易區合作,從而促進雙邊貿易發展。記者 俞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