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時代來臨
戴墨鏡、用照片能識別嗎?
記者體驗刷臉取款等業務發現,戴墨鏡、刷照片,系統均無法識別
本報訊 近日,蘋果公司推出的新款手機iPhone X以“刷臉解鎖”取代了“指紋解鎖”,成為了熱議的話題:手機的“刷臉解鎖”時代是否就要來了?從去年至今,刷臉新聞頻頻進入公眾視野:今年8月份,海口市國土資源局啓用不動產登記信息自助查詢服務,市民通過身份驗證和人臉識別,在30秒內就可以打印出不動產登記信息記錄、招商銀行去年年底在海口推出了“ATM刷臉取款”業務……
記者和志願者一起站在識別區,系統無法識別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爆發”,是否意味着證件、指紋識別等傳統身份識別方式將被取代?有網友着急地問:胖了、瘦了怎麼辦?有人假扮自己怎麼辦?
近日,針對網友們提出的種種疑問,記者在海口一些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領域進行了“找茬式”的測試。
記者戴墨鏡查詢不動產信息,自助查詢機顯示認證失敗
記者 張野 文/圖
拿着照片可以刷臉嗎? 系統顯示“無法識別”
A 辦理銀行卡
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的業務方面應用比較早,其中,海南銀行在銀行卡開户、信息維護、理財產品認購等幾十項業務上面都有廣泛的應用。18日,記者嘗試了用人臉識別來辦卡。
海南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用來判定開卡人是否為身份證上的本人,系統會通過對開卡人的人臉識別並與身份證上的照片進行對比,以評分的形式來辨別相似度,“相似度在80%以上,就可以斷定是身份證本人。”
接着,記者就開始了體驗:
首先,記者在正常的情況下進行人臉識別,系統顯示,記者本人與身份證照片相似度為92.55%並通過身份確認。
隨後,記者人為製造了一些“障礙”――對着攝像頭做鬼臉。記者先後變換了多次面部表情,系統顯示相似度均在82%至84%之間,勉強通過身份驗證。
隨後,記者戴上墨鏡,系統共識別了兩次,第一次相似度為62%,第二次相似度為69%,均沒有通過身份驗證。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辦理業務的時候,他們會要求客户摘掉墨鏡、帽子等遮擋物,以便系統能夠更加準確地識別。
第三次實驗,記者用手機上的一張本人的面部照片對着攝像頭,這次,系統顯示“無法識別”。
B ATM機刷臉取款
戴墨鏡、做鬼臉、刷照片均無法取錢
刷臉取款,不要以為只要在ATM面前一站,機器識別您的身份後就會自動“吐”出錢來。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在人臉識別階段,有人冒充自己盜“刷”怎麼辦?拿張照片能成功“刷”到錢嗎?答案是NO!
去年年底,招商銀行在海口推出了“ATM刷臉取款”業務,客户無需插卡,通過ATM機刷臉就可以完成取款。18日,記者邀請了銀行的一名工作人員作為志願者配合記者完成了刷臉測試。
首先,該工作人員在ATM機選擇“刷臉取款”功能,系統提示即將拍照並提示“將面部對準攝像頭”,幾乎就在一瞬間,抓拍成功。
隨後,志願者對着攝像頭變換了多個表情,最終沒能通過識別。
第三次實驗,志願者拿着一張紙對面部進行局部遮擋,系統均顯示“沒有成功拍攝”,並要求“露出整個臉部並看向攝像頭。”
第四次,志願者戴着墨鏡進行測試,系統仍顯示“無法識別”。
第五次實驗中,志願者在手機中選擇了一張面部清晰的照片對準攝像頭,系統仍然無法識別。
隨後,記者和志願者一起進行了第六次實驗,當記者和志願者一起站在識別區的時候,系統顯示“請確保屏幕前只有一個人。”
該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刷臉取款”是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和“活體檢測技術”,不僅對人臉的五官位置、臉型和角度進行了精確的計算,而且還有效地避免了紙質照片、手機視頻以及面具的干擾。
C 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
刷臉成功30秒內打印出不動產登記信息記錄
今年8月份,海口市國土資源局啓用不動產登記信息自助查詢服務,市民通過“自助查詢機”進行身份證驗證和人臉識別,就可以輕鬆地打印出不動產登記信息記錄。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國土大廈,通過身份驗證和人臉識別,在30秒內就打印出了不動產登記信息記錄。
隨後,記者開始進行“鬼臉測試”,均顯示“拍照不成功”。記者又變換表情進行了幾次測試,在進行到第三次的時候,系統顯示拍照成功,但提示“對比失敗,身份證照片和本人照片並不一致”,最終還是沒有成功比對。
最後一次測試,記者同樣使用了手機中的照片,但是無論測試多少次,最終都無法成功通過系統識別。
D 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
搖頭晃腦、戴墨鏡均逃不過“天眼”
為進一步規範路段、路口通行秩序,今年8月初,海口交警在海口兩路段設置了電動自行車與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該系統將對闖紅燈的行人和電動車駕駛員進行拍照,並通過人臉識別將違法行為人的信息曝光在路邊的LED顯示屏上,以警示教育。
昨日,記者在海口金龍路與玉沙路交叉口對這套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了嘗試。
過街紅燈亮起時,記者開始闖紅燈過馬路,並且將面部儘量清晰地呈現在攝像頭面前,大約過了幾分鐘後,大屏幕上出現了記者的身份信息。
隨後,記者在闖紅的過程中不斷地搖晃腦袋,儘量讓攝像頭無法捕捉到清晰的面部,但是最終,攝像頭還是成功抓拍到了記者。
第三次過街,記者戴上墨鏡,以正常的狀態闖紅燈,幾分鐘後,記者的信息同樣被曝光在了大屏幕上。
專家
人臉識別技術已被研究幾十年,即將大規模應用
在海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王兆輝看來,人臉識別這項看起來高大上充滿科技感的事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這項技術已經研究了幾十年了。”王兆輝介紹,人臉識別技術的工作原理並不是很複雜,“就是在人的面部做了很多定位點,系統通過定位點對面部圖像進行計算分析,最終得出結論。”王兆輝介紹,人臉識別的主要規則為:通過視頻、圖像採集設備獲取用户的面部圖像,再利用核心算法對其面部的五官位置、臉型、角度進行計算分析。
“為什麼有時候人戴着口罩、墨鏡等遮擋物以後就無法識別了呢,就是因為沒有辦法識別到定位點。”王兆輝介紹,其實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生活中廣泛應用了:馬路上的攝像頭抓拍、單位的打卡機等都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就像車牌識別剛出來不久,就已經被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技術也即將會被大規模應用。” 王兆輝説。
對於很多人都關心的安全問題,王兆輝認為,任何一項技術都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但是隨着科技越來越發達,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也會越來越高,“人臉識別技術是輔助手段,一定會跟其他技術手段相結合來使用,比如與‘活體檢測技術’配合,就能夠有效地解決使用照片、視頻、面具等帶來的安全因患。”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