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28歲當北航教授 入職獲300萬“大獎”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別人看是人生巔峯,無窮壓力只有自己知道
萊陽小夥28歲就當教授、博士生導師!自稱:壓力很大每天都是拼的狀態
剛參加工作就擔任名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一些人看來,他們直接走向了人生巔峯。1989年出生的萊陽小夥宮勇吉就是其中之一,28歲就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宮勇吉説,自己現在壓力還是蠻大的,畢竟沒有什麼成果。之前做的工作也只能代表過去,希望自己能在國內這個環境取得不錯的成績。以後的打算也還是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手裏的工作,不忘初心。
通過“千人計劃”成為北航教授、博導
宮勇吉1989年出生于山東萊陽。2007年以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總分全國第9名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保送北京大學化學系。
201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得本科學士學位,後前往美國萊斯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Ajayan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構。獲得博士學位後,2016年3月至今年5月間,宮勇吉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師從Yi Cui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二維材料的性質調控以及新能源材料等。
2017年5月11日上午,國家千人計劃網公佈了第13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創業人才項目入選人員名單。經形式審查、通信評審、面試評審、公示及複核、審批等程序,包括宮勇吉在內的590人入選“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2017年5月,宮勇吉回國,起初他可以選擇的機會很多,北大、清華都曾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他最終通過申請“千人計劃”選擇了能為其創造更好實驗條件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系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新型二位材料的合成及其光電錶徵、二維異質結構的設計及合成、傳統催化及電催化、新能源材料鋰電池。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出生於1989年的宮勇吉目前已經擔任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航提供了住房和300萬科研啓動經費
據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對於引進的千人計劃人才,將聘任特聘研究員(正高)崗位,授予博士生導師資格;提供40-60萬/年薪酬;提供有產權的118平方人才房1套(80平方內按優惠價格4000 元/平方購買,超出面積按政府限價購買),或合同期內免費使用90平方的教師公寓,或提供80萬元安居補貼(税前);除享受國家提供的100-300萬元科研經費外,可申請學校的100-300萬元科研經費等優厚條件。
據悉,宮勇吉入職北航後,獲得了300萬元的科研啓動經費。經費目前都投進實驗室建設,搭建實驗平台,九月初差不多就可以使用了。
目前,北航“千人計劃”宮勇吉教授課題組正在招聘卓越百人博士後,組建團隊。
資料顯示,宮勇吉教授的研究方向:新型二位材料的合成及其光電錶徵;二維異質結構的設計及合成;催化(傳統催化及電催化);新能源材料(鋰離子電池,鋰-空電池,鋰-硫電池)。
最近5年,在材料學相關領域以第一作者、並列一作或通訊作者發表頂級期刊20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此外以共同作者的身份發表論文60篇左右,包括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引用次數超過4000次,H因子27,成果被Nature, 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著名雜誌專題報道。申請美國專利2項,並多次受邀為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等雜誌審稿。
父母“放養”學習上全靠自己
宮勇吉,1989年2月23日出生於萊陽龍旺莊街道東祝家廟村。家裏的孩子除了他之外,還有個姐姐。他從小就對化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經常用自己身邊隨處可見的材料設計完成一些小實驗,小學還沒畢業就研究完了姐姐中學的化學課本,並對其中的知識點過目不忘。
“不光是對化學感興趣,上學的時候,各個學科學的都不錯。”對於宮勇吉成績的取得,宮勇吉的父親宮軍説,“在學習上,我們都沒有怎麼操過心,都是他一步一步刻苦努力過來的。”據宮軍説,宮勇吉的姐姐也很爭氣,大學畢業後通過事業編考試考入萊陽當地一家醫院當醫生。
“在農村,當時那個年代,對學習方面不是抓的那麼緊。”宮軍説,“當時就想,孩子好好上學,上到什麼地步,我們使勁供他上什麼地步,學習上全靠個人興趣和自覺,另外,父母當時想幫也幫不上什麼忙,當時也沒有什麼輔導班輔導。聰明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他自己知道學,上學的時候學到晚上十一二點都是常事,上大學期間暑假都幾乎不回家,都在學校裏學習,寒假過年也就回來一個星期就回去了。”
宮勇吉在小學初中期間學習好,家裏的牆壁上也和大多數學習好的孩子一樣,獎狀貼了一牆,但沒有特別突出,“在學習上,要特別感謝他高中的班主任,王梯延老師,是王老師發現了他,指導他一步步參加化學競賽,後來上了北大。”宮軍説,可以説王老師是他的恩師,伯樂。
“當初出國以及回國,都跟王老師溝通過。”宮軍説,“整體上,他還是感覺在國內發展空間更大。”宮軍説,去年兒子結婚後,今年5月份就決定回國任教。兒媳婦現在也在北京,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
高中老師評價他刻苦用功專注
“回國的決定其實在出國之前,我們就溝通過,當時就已經基本確定將來還是要回來,建設國家的。”宮勇吉高中化學老師王梯延説。
2006年,就讀於萊陽一中的宮勇吉在全國化學奧賽中勇奪山東賽區第一名;2007年三月,宮勇吉入選化學奧賽國家隊;同年宮勇吉從萊陽一中畢業,保送上北大。在萊陽一中,宮勇吉一直都是“風雲人物”,被數屆學弟學妹當成榜樣。
“當時他上高三,下學期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沒有參加高考。”時任宮勇吉化學老師的王梯延告訴記者,“他成績的取得不能簡單的以聰明來形容,更重要是的他學習的刻苦和用功,以及專注。”
宮勇吉和王梯延老師關係很好,當年就是王梯延指導宮勇吉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得金牌。現在在煙台二中擔任教科室副主任的王梯延告訴記者,“高中畢業後,我們一直保持着聯繫,他在大學的時候也十分刻苦,大三的時候每天早上七點就開始學習,一直到晚上12點,每天就是宿舍——教室/實驗室——宿舍三點一線。”
大學的不斷的刻苦努力使得宮勇吉在大學畢業後成功申請到美國萊斯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攻讀期間沒有在花過家裏一分錢,自己全額獎學金已經賺取的科研工資就足以維持生活。
對話宮勇吉:
別人看是人生巔峯,自己卻感到是壓力
記者試圖聯繫年輕教授、博導宮勇吉,但突如其來的意外“出名”好像一時讓他有些無措,宮勇吉的老師王梯延告訴記者,剛剛回來,千頭萬緒,他希望低調一些,不希望再在媒體上過度曝光了。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以採訪的,剛剛回來什麼工作還沒有開展,他也不希望太過張揚。”宮勇吉的父親宮軍也婉拒對孩子的採訪。
後來,根據宮勇吉父親宮軍提供的聯繫方式,記者輾轉聯繫到宮勇吉,“最近確實比較忙,現在正在開會,可以在晚上6點左右或者明天上午再聯繫。”宮勇吉説。不過,此後記者撥打宮勇吉的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後來,記者通過郵件與宮勇吉取得聯繫,“非常不好意思,這兩天也沒接什麼電話。其實最近我剛回來還是對採訪比較抗拒的,畢竟沒有什麼成果,被媒體報道,壓力還是蠻大的。”宮勇吉説,“那一次偶然的交談,被寫成了報道,後來意外的就傳播開來,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歸國人才濟濟,競爭激烈,我們圈內還是要靠實力説話的。”
據介紹,在美國讀完博士就可以當助理教授、帶博士,而在國內一般正教授才能當博導,進行獨立研究。“因此,教授和博導只是一個名號,真的沒什麼,就是一份工作。”宮勇吉説。
學術界大多認為,學者的學術創新能力在他們30至40歲時期最強,從這個角度,“千人計劃”也是給青年學者一個機會,讓他們有進行獨立研究的機會,自己帶團隊。
宮勇吉説,“一路走來,從保送上北大,出國深造,歸國任教,個人也沒什麼秘訣,從小也並沒有一個什麼長遠和明確的目標,但是一直都對自己做的事情保持專注,把自己當下手裏面的事情踏踏實實的努力做好。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步一個腳印最重要。”
記者問宮勇吉年紀輕輕畢業不久剛參加工作就擔任國家重點大學的教授和博導,特別是經媒體報道後,是否會有壓力,以後有哪些打算?“還是很有壓力的,畢竟沒有什麼成果。之前做的工作也只能代表過去,希望自己能在國內這個環境取得不錯的成績。以後的打算也還是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手裏的工作,不忘初心。”宮勇吉説。
據瞭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宮勇吉並非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比如在他之前,就有1989年7月出生的劉知琪通過第十二批“千人計劃”入職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相比劉知琪,1989年2月出生的宮勇吉,初來乍到,在科研項目、招生信息和學生信息都是本是空白,團隊也是空白。
“現在每天都是拼的感覺,這幾天都在開會,回來這段時間特別忙,從團隊組建,儀器設備採購,實驗室的搭建……方方面面事情很多。”宮勇吉説,希望通過咱們媒體這裏呼籲一下,大家看看熱鬧就過去吧,“讓我安安靜靜地開始工作,我希望以後取得更好的成績,才能真的為家鄉爭光。”
“別人看來可能是人生巔峯,但作為真正的科研人員來説,壓力是非常大的。”中南大學從事醫學基礎研究的一位1987出生的科研人員(博士)告訴記者,“國內和國外不同,在國外可能會發幾篇比較好的文章,但那是在‘老闆’的平台上做的工作,一旦離開這個平台,就有困難了,好多人獨立工作能力不夠。我認識的好多通過‘千人計劃’回來成為年輕教授、博導的同行,壓力都非常大,回來時起點比較高,但大家都看着呢,壓力自然大,現在看很光鮮,但五年後再看看,如果做不出成績,結果就很尷尬。其實一線科研人員很辛苦,每天都是在拼的狀態,在我們這裏,無論年輕還是資深教授,每天早上8點前都會準時到崗,晚上加班到十一二點也是常有的事。我現在晚上在家能看個電視都感覺很奢侈。”
另外,現在科研工作,除了少數理論工作一個人可以單幹,大多數還是需要一個平台、團隊做才更有效。不然的話就會很分散,也不容易做出突出成績。
責任編輯:張建利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