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導語】

  6月28日上午,@北大四川招生組 官方微博抱怨,某校招生組給文理科前十選擇北大的考生挨個電話,稱北大欺騙他們;不曾想@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 當即接話:“拿錢誘惑考生,不怕教壞小孩子嗎?”北大又説:“過去五年你們砸錢買走唐某、郭某,需要我講嗎?”

  這是中國大陸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搶生源的一個片段。簡短的互掐,可以看到豐富的手段:抹黑、欺騙、金錢誘惑等,引來了眾多人的圍觀。其實,這已經不是兩所名校第一次因為搶生源的問題“開戰”了,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裏,兩校為了爭搶各地高考狀元,手段上花樣百出,以至於被人吐槽“沒出息”。

  在很多人的意識裏,搶生源是二本、三本院校才要乾的事,是為了學校的生存。可是,為什麼清華北大這種不愁招生的頂尖名校,也會為了搶生源機關算盡呢?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先下手為強,先見上面就成功一半了

  在中國現行的高校體制下,本科生的生源質量直接關係到一所學校的發展與地位。而高考招生是分省份進行,所以本科生的招生工作也會下放到各個省份,進行專門的招生宣傳,考後進行招生諮詢。招生組也就應運而生。各個省份的招生組成員,一般都是由當地往屆考生和學校內的教學、行政老師構成。

  爭搶高考狀元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有效的原則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般來講,誰最先把狀元“接”到身邊,在這場爭奪戰中就成功一半了。

  據《重慶晚報》的報道,2015年重慶高考文科第一名是來自巴蜀中學的劉楠楓。北大清華為了爭搶劉楠楓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北大方面為表達誠意,執意派專車接在成都旅遊的劉楠楓。原本劉楠楓可以早一點坐動車回渝,不過由於北大的“美意”,被多耽擱了4個多小時。

  除了派專車,還有直接把高考狀元“接”到北京的。2015年河南理科狀元祝樂,被清華大學招生組凌晨4點從家中接到北京;雲南2015年的高考文理科狀元劉德斌和朱儁瑞,分數一公佈被北大雲南招生組“接”到北京,不僅參觀了風景名勝和大學校園,還與教授面對面交流。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還在猶豫怎麼辦?全家“隔離”遊説

  2013年,廈門《海西晨報》曾報道,廈門一位文科高分考生在第一天的傍晚表示,“傾向於讀清華”。到了第二天下午3點,這位考生説:“基本確定清華了。”從意向到確定,中間相隔不到24小時,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記者兩次見這位考生,清華招生組的老師都在身邊。當時,清華招生組的老師住在廈門的一家四星級酒店,從第二天中午開始,考生和他的父母就被接進了酒店裏。在報道中,一位高中老師説:“(清華)這是要把他包起來,避免其與外界接觸。”

  那麼,清華做了什麼讓考生這麼快就下定了決心?一位負責過招生的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説:“遊説、宣講、給服務,甚至談獎勵。這些知名高校的招生組老師中不少是福建人,甚至廈門人。更妙的是,假如考生是甲校畢業生,那麼,陪着考生並與其交流的招生組老師很有可能就是甲校的往屆畢業生,是他的師兄師姐。”簡而言之,就是打“感情牌”。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放大招,直接使用金錢刺激

  用豐厚的獎學金吸引優秀學生報考,是國外很多大學一直以來“爭搶生源”的主要手段。中國的大學不僅學會了這一點,還有了自己的發明創造。

  2003年開始,香港8所公立大學開始在內地招收本科生,並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招生範圍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不少香港的大學開出高達四五十萬港幣的獎學金搶奪內地各省市狀元。一時間,狀元捨棄清華、北大,轉而選擇香港高校成為風潮。從2005年到2007年,香港高校從內地“搶走”30位狀元。

  因為高考狀元的流失,北大清華也開始改革獎學金制度。2008年北大投入1000萬用於新生入學獎勵,總額是2007年的5倍,最高獎學金從2萬元提高到5萬元。清華大學則將狀元的“新生獎學金”,從2萬元提高至4萬元;如果是文科狀元報考清華人文學院,還會另加6萬元(也有文科院系另加4萬元)。

  北大清華以外的其他學校,砸錢力度“更狠”。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花了90萬元,把吉林省的高考狀元收入囊中。90萬獎學金包括學生在密西根學院學習4年的學費、生活費等全部費用。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相互挖牆腳,2007年重慶狀元差點無學可上

  即使某高校覺得一位狀元已經手拿把攥,但還是會有意外發生,因為高校之間也會相互挖牆腳。

  據南方週末報道,2007年7月18日,黃文帝——2007年重慶市高考文科狀元,經教育部“特別協調”,被北京大學錄取——但是“補錄”。黃文帝經過了幾乎無校可讀的痛苦後,最終去了北大。

  由於從2000年以後,北大每年在重慶招收的文科學生,幾乎都是從第一名開始包攬。而清華在重慶一向沒有文科招生計劃。所以負責重慶招生的北大教師王邦維,“沒和黃文帝見過面,甚至沒主動打過電話”。本來黃文帝已將目標鎖定北大的元培實驗班或光華管理學院。但在6月26日,清華大學邀請黃文帝參加了為期10天的“狀元夏令營”。還許諾,清華對“前5名都可以免4年學費,每年5000元,一共2萬元。”這位狀元接受了清華大學的遊説,轉投在重慶沒有招生計劃的這所名校。

  到重慶填報志願的截止時間,黃文帝還沒有填報志願,而是身在千里之外的清華園。清華為黃文帝特別增加招生計劃的要求,先是被重慶市招辦拒絕,隨後與教育部的交涉也沒成功。最終,教育部出面解決,黃文帝補錄上了北大。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網上開撕不稀奇,當面拆台也有過

  許多人驚訝於北京、清華這兩所名校居然在微博上“開撕”,其實近些年這種齟齬一直都存在,甚至兩校還曾當面互相拆台。

  據《長江商報》報道,2012年高考,武漢一中李蓓考了648分,獲得武漢市文科第一名。在學校校長辦公室裏,清華與北大兩名招生老師就坐在李蓓和她父親對面。北大的招生老師問李蓓有什麼愛好?李蓓説自己有語言天賦,也想在大學學語言。北大招生老師趕緊説,“我們北大外國語學院門類齊全,是你最好的選擇。”

  坐在旁邊的清華招生老師一下就急了,“我們清華也有外國語學院,而且學生直接去國外學習一至兩年。”

  北大方面在得知李蓓喜歡日語後,她直接説,“我老公學的就是日語,現在工作也很好。”清華招生老師這下出絕招了,“你這成績沒必要選擇學習語言,日語你學了有什麼用?”

  清華招生老師看到李蓓確實對學習日語有興趣,又開始公關李蓓的父親李行維。李行維説,孩子提前批報了香港中文大學,會不會有影響?清華招生老師手一揮,“這你別擔心,只要報我們學校,我們來想辦法。”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北大清華為什麼這麼拼?

  中國參加高考的人數,自從2008年達到1050萬的歷史高峯後,接下來幾年一直處於下降狀態。到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只有942萬,比歷史最高下降了超過一百萬。

  其實,在總體生源數量下降的同時,頂尖生源也在流失,去向就是國外留學。最近幾年,法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新西蘭等國家的高校先後在錄取中國學生時認可高考成績。還有一些學生,從上高中開始就讀的就是國際班,壓根沒打算參加高考。以北京為例,北京高中名校四中、北師大附中、二中……都開設了“出國班”,一些優秀的學生會選擇在本科階段就出國留學。

  部分優秀生源的流失加劇了“狀元”爭奪戰。2010年高考志願填報結束後,北大宣佈:全國各省市文理科第一名中,除兩成報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收入囊中。但清華卻隨後聲稱:今年全國九成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的文科第一名填報了清華並被錄取。

  在此之前網傳一份“江湖版狀元名單”,按照這份名單,全國共有40餘名省級狀元考入清華,清華方面表示,這份網民自攢的名單肯定存在疏漏,但涉及清華的數據與實際錄取情況比較接近。

  照此計算,就會進一步發現數據矛盾之處。既然清華已經部分認可名單的可靠性,假設清華確實錄取了40名狀元,根據北大公佈的數字,這40人只佔全國狀元總數的兩成,那麼就意味着2010年全國參加高考的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竟然誕生了200名省級狀元。儘管2010年之後,北大清華不再公開公佈錄取狀元的數量,但是根據各地媒體報道,網友們還是會總結出相關數據。而且不管在校方還是在普通人看來,狀元選擇的學校,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學校,才是最好的。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也透露,除了爭搶狀元,北大、清華還熱衷爭搶全省排名三四十位的考生,雖然這個名次的學生一般還不能被清華經管、北大元培等高分院系錄取。但這個名次的考生決定了這兩所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如果這位同學報考併成功錄取,這個分數之前的學生也成功報考,完成了招生計劃投放的名額,學校便完成了錄取工作,他的分數便成了“兜底分”。如果這名同學被對方挖走,分數線會繼續下降,一旦低於對方學校,這場招生戰役,也輸了一半。於是,為了爭取關鍵分數的學生,招生中往往預留計劃指標,就是為了用好專業“砸”出分數線。

  孟子説:“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兩校招生人員迫切希望招收到英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為了招到英才,使用的手段在教育工作者的底線之下,使那些即將進入兩校的學生見識到雙方的卑瑣,因此明白何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那麼邁進高等教育的第一堂課就是毀“三觀”的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62 字。

轉載請註明: 是什麼讓北大清華變成“潑婦”? 2015.6.30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