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記讓我們村變了樣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户端訊 端午假期後,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開啓了“多雨模式”。節後上班的第一天,石大倉鄉沙讓村“第一書記”吳順利又開始忙起來了,他要趕赴共青團青海省委落實鄉中心學校320名學生的運動鞋,還要去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協調落實1500只雞苗等事宜……

吳順利是青海省政府辦公廳綜合三處的四級調研員,2018年到沙讓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不久,村民們反映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吃水安全問題。他得知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將沙讓村的飲水問題列入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中。

2019年8月8日,這是一個令沙讓村村民難忘的日子,村民們手捧着甘甜的清水,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全體村民吃上了“放心水”,村民們激動喜悦的心情溢於言表。

沙讓村位於化隆縣腦山地區,距離縣城約30公里,全村有70户337人,其中29户102人長期在外務工。人均耕地面積0.5畝,主要依靠零散的牛羊養殖和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吳順利和駐村工作隊經過廣泛調研後,認為村子要長遠發展,還得靠產業。他積極對接定點幫扶單位爭取的50萬元扶貧資金,成立化隆縣沙讓村養殖合作社,建牛棚、購奶牛、發展養殖業,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同時,組織聯結廣大養殖户,把各自為政的個體組織起來,擴大村民養殖規模,形成產業鏈,提高增收效益。結合沙讓村地理位置、氣候和海拔條件,利用滴灌通村優勢,爭取資金2萬元試種了1.33公頃花椒,發展種植產業,獲得初步成功。

吳順利説:“只有真心誠意地對待村民,村民才會和你真心交談,才能知道村民的所思所盼,才能幹出摸得着、看得見的實事。”走訪入户時,他了解到村民們急需小麥種子下田,他將這一實情及時彙報給省政府辦公廳秘書六處,在六處的大力協調下,20噸優質小麥種子送到了石大倉鄉的田間地頭。

物質脱貧不算脱貧,精神脱貧才是真正的脱貧。沙讓村村民老老少少都喜歡打籃球,村裏的籃球隊曾在全縣舉辦的籃球比賽中獲得冠軍。為了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追求,吳順利積極協調,籌措資金5.3萬元,舉辦了首屆“沙讓村鄉村振興杯”籃球賽,全鄉12支代表隊共124名運動員參加。籃球賽當天,全村男女老少都來觀看了比賽。

駐村兩年以來,吳順利和駐村工作隊為村裏協調項目資金430餘萬元,聯繫愛心企業家捐款36.25萬元,捐物折價36.57萬元。昔日貧困的小山村,如今已變成了整潔美麗的新農村。説起他,村民們都會説:“吳書記來了後,我們村實話變了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0 字。

轉載請註明: 吳書記讓我們村變了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