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孝順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品格。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父母的養育之恩要以湧泉相報,但也並不是每個父母都值得這份恩情的回饋。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如果你看到身邊有不盡孝的子女,先別急着指責,或許在瞭解他們背後難以言衷的人情冷暖後就會知道,這些父母根本不值得被孝順。
父母年輕時有這""3個行為"",晚年多半不被孝順,孤獨終老怨不得誰
今年年初大火的《安家》是一部根據真實人物故事改編的電視劇,在劇裏,女主人公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可是把很多觀眾都氣得不輕。一位母親,究竟能對女兒有多狠?大概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做不到的。
就從名字上説,乍一聽""房似錦""這個名字非常詩情畫意,還有着前程似錦的寓意,可以看出家裏人對這個孩子是非常上心。但實際上,""房似錦""原名叫做""房四井"",在家中排行老四,剛出生時因為是個女孩,母親潘貴雨便想把她投井淹死,如果不是爺爺把房似錦留下,恐怕她根本活不到成年。
房似錦從小學習就非常優異,但卻沒有得到寶貴的上學機會,媽媽和姐姐們命令她必須出去賺錢供弟弟上學,即便是工作以後,還要為弟弟供房貸娶媳婦。而潘貴雨也是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的農村婦女,為了她的寶貝兒子,三番五次的到房似錦的單位鬧,動輒張口就要幾十萬,還拿爺爺來威脅房似錦打錢。
就如電視劇裏的一樣,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父母。暴力虐待孩子,重男輕女、有不良生活作風。父母年輕時有這""3個行為"",晚年多半不被子女孝順,只能怨自己。生而不養,何以為家,這樣的父母雖然生育了孩子,但卻配不上是""親人""二字,倘若是孤獨終老也怨不得誰。
原生家庭的傷害和魔咒該如何擺脱?
《安家》的編劇曾透露,房似錦母女的結局是和好了,這讓許多網友不滿。一些網友認為房似錦應該原諒母親,孩子和父母血濃於水,更何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有原諒了才能放下。但有更多的網友認為不應該原諒,這是在用""孝義""來道德綁架,並不能彌補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其實我們很難在這個問題上分出是非黑白來,親情本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應該是想方法擺脱困擾,而不是抱着仇恨度過餘生。正如《都挺好》裏,蘇明玉所説:""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也可以選擇放下。""
如何做一位""值得被孝順""的父母?
1.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對象。如果父母自身都做不到對長輩孝順,對晚輩疼愛,那又如何要求孩子成為一個擁有端正品格和道德的人呢?別低估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父母的行為舉止都在影響着孩子的三觀。
2.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