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提籃橋監獄正門的四個門牌號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提籃橋監獄大門)

門牌號是政府實施公共管理的一項基礎標誌。在人們對外交往、郵政通信、緊急救援、户籍管理、城市規劃建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過去,上海各門牌號的設立順序不統一。長期以來,由於房屋的建造與拆除,或市政建設等原因,門牌號也有缺漏、重複及改動。提籃橋監獄的門牌號也幾經改動變遷。

第一個門牌號:華德路59號。

1903年5月啓用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監獄”,位於“華德路”(後來更名為長陽路),也被稱為華德路監獄、華德路西牢、提籃橋監獄、上海監獄等,初期佔地面積10畝左右。清期末年,附近除了有條下海浦的小河及下海廟外,民居很少。監獄前面的華德路馬路既短又窄小,一邊是馬路,另一邊是水溝,用以排水。後來逐漸開闊,並修建了下水管道。華德路剛開闢啓用時沒有門牌號,後來隨着馬路的開發,陸續建起房屋,當時的管理部門才對華德路兩邊的住房編定門牌號。提籃橋監獄編為華德路59號,這是監獄的第一個門牌號。如《申報》1924年9月25日登載的《工部局佈告》反映佐證:“本局招人投標西牢犯人所用之棉毯1330條,計長80寸、寬48寸,連頭在內計重五磅。投標之信及貨樣限於1924年10月3日上午11時以前送局總辦處。詳情可赴華德路59號工部局西牢管理員處詢問。”再如《申報》1926年1月12日登載的《工部局佈告》稱:“本局現欲招人包辦犯人伙食,自1926年3月1日起,以6個月或12個月為限,每月應送到華德路西牢。各物列下:蔬菜17000磅,洋葱8500磅……投標之信及物樣限於西曆1926年正月28日上午11時或以前送至本局總辦處。其詳細情形可至華德路59號,向西牢管理員詢問。”

第二個門牌號:華德路117號。

隨着提籃橋地區的發展,拓寬了華德路路面,道路兩邊增添了一些房舍,大約在1930年前後,該監獄的門牌號重編為華德路117號。如 1931年5月11日《申報》登載的《工部局警務處招人投標承辦罪犯食糧》:“茲欲招人投標承辦米、麥、扁綠豆及牛莊豆等,為給應監獄及捕房之用,期限三個月或六個月,自1931年7月1日起,數量大約如下:糙米(每石200磅)每月1060石、麥(每石133磅)每月72石……須按指定之各監獄及捕房交貨。凡投標者概須附具樣品,如欲有所諮詢,請向華德路117號工部局監獄,與監獄總巡接洽可也。投標截止期6月10日上午11時。”

第三個門牌號:華德路147號。

隨着監獄犯人的增多,牢房不夠使用,為了擴大監獄的收押量,從1928年起,監獄陸續向東面擴建,大工場、4幢5層高的監樓和8層高的監獄醫院陸續於1930—1933年啓用。同時又拆除了監獄初期使用的大部分建築物,新建了部分大樓,在監獄中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外國籍犯人和中國籍犯人關押區域。整座監獄佔地面積達60.4畝,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號稱“遠東第一監獄”。從關押人數來説,在20世紀30年代曾一度為世界各國監獄之首。從1934年上半年起,開設了堅固的監獄新大門(正門),監獄的門牌號編為華德路147號。如《申報》1937年2月1日的《工部局警務處招標,監獄42號》:“本處現欲招商投標承辦華德路監獄華人囚犯所需下開各項食品。自1937年3月1日起,為期一年或半年,按月約需數量如下,但或須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十五。投標截止日期為2月16日上午11時,投標須附貨樣,並須繳存保證金500元。欲知詳情及索取標單者,可徑向華德路147號工部局監獄典獄長接洽……”

第四個門牌號:長陽路147號。

從1943年8月1日起,該監獄始有中國人擔任典獄長,監獄的正式名稱為“司法行政部直轄上海監獄”。監獄前面的馬路更名為長陽路,為此,原華德路147號也就改為長陽路147號;曾經的華德路117號大門(作為監獄的邊門),也改為長陽路117號。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市軍管會派員接管監獄,曾經的長陽路117號大門(邊門),經重新編號後改為長陽路111號。2013年4月,經國務院核准具有百年曆史的提籃橋監獄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黃浦江畔的一個地標性建築。

100多年來提籃橋監獄先後使用過“華德路59號、111號、147號,長陽路147號”四個門牌號(邊門不列入此範圍)。從門牌號的變化來看,也反映了一座監獄、一條馬路、一個地域的發展及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