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軌反衞星武器 太空中發起貼身攻擊
從美俄反衞星武器的發展來看,未來定向能可能會成為反衞技術的主流。定向能武器擁有速度快、反應靈活、重複使用代價低、功率可調便於控制破壞程度等優點,在未來必然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資料圖:當地時間6月23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東部安德拉邦斯里赫裏戈達島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極地衞星運載火箭PSLV-38,將31顆衞星發射升空併成功送入軌道。
隨着太空武器特別是衞星的發展,反衞星武器層出不窮。外媒報道稱,我國一直在研製一種新型共軌反衞星武器。這些“太空獵物追尋者”看似普通衞星,但它們能在很近的距離上,利用各種武器,如動能武器、爆炸裝置、破碎裝置和機器人手臂等,將衞星擊毀。
科技日報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外國媒體屢次炒作並大肆渲染我國反衞星武器。此前,美國媒體就曾表示,中國已經進行了9次反衞星試驗。
“外媒炒作中國反衞星武器無疑是在散佈‘中國威脅論’,並不值得奇怪。實際上,美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是最為深入的。”軍事研究員蘭順正表示,“共軌式反衞技術是指將攔截平台送入目標衞星的軌道平面,然後對目標衞星進行破壞。與我們常説的反衞技術的區別在於其作戰平台一般採取對目標‘貼身緊逼’,不但能實施干擾、破壞、摧毀,也可以進行捕獲、改造等。”
當地時間6月1日,法國圭亞那庫魯,“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搭載美國衞星ViaSat-2和法國衞星EUTELSAT 172B發射成功。
共軌式反衞技術多種多樣
“目前主要的共軌反衞手段是使用殲擊衞星,即將裝有自毀裝置的衞星發射升空後,指令其接近目標衞星,當距離足夠小時啓動自毀裝置,通過自爆產生的碎片來摧毀目標。”蘭順正説,蘇聯對於殲擊衞星發展的較早,於1970年第一次實驗成功“衞星殲滅者”系統,1979年開始戰備執勤。
目前,共軌式反衞技術已經發展出多種樣式。例如,使用航天器發射武器攻擊衞星也屬於共軌式反衞的範疇,1981年蘇聯“禮炮”空間站曾用導彈攻擊靶星。在俄羅斯最新的共軌反衞計劃中,也設想由己方航天器向敵方衞星拋撒鋼球以達到破壞的目的。而航天飛機也可以用機械手將對方的衞星拖入艙內帶回地面,或直接在太空進行符合己方意願的改造。
前述媒體表示,中國一直在測試其使用“太空獵物追尋者”的能力,通過進行一些交會―接近操作,這些衞星將潛在目標置於其打擊範圍內。
該媒體稱,2010年中國發射“實踐十二號”衞星,該衞星試圖撞擊中國的另一顆衞星。而2013年7月,中國發射“試驗七號”“創新三號”和“實踐十五號”衞星,其中一顆衞星配備了機械手臂,等全部衞星都進入軌道,機器人手臂便抓住了其中一顆衞星。
記者瞭解到,“實踐號”衞星家族主要用於科學探測與技術實驗。如“實踐十二號”衞星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星間測量和通信等科學與技術實驗。
對此,蘭順正表示,“中國的‘實踐號’衞星主要用於測試各項太空先進技術。一定程度上存在被用於軍事的可能,在未來中國應該會發展以衞星來反衞星的技術,作為應對可能發生的空天戰爭的手段之一。”
日本成功發射情報收集衞星。 資料圖
定向能武器將成為技術主流
目前,美俄已完成或正在加緊研製有可能用於反衞星的太空武器。普遍認為,美國在反衞星領域的研究最為深入。
蘭順正表示:“從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衞星起,美國陸海空三軍先後研製和試驗了採用核彈頭、動能攔截彈頭的共軌式、直接上升式反衞星武器和激光反衞星武器,共進行了30多次試驗。”
他介紹,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美國主要以核彈頭試驗為主。在這一時期,美國的防禦重點是解決反彈道導彈問題,因此立足於建立反彈道導彈系統。與此同時,美國也利用已有的反導系統進行反衞星技術途徑探索,並做了一些反衞星技術試驗。1976年,美空軍開始發展空中發射的直接上升式動能反衞星武器系統,並在1985年進行了首次攔截衞星的飛行試驗,成功地攔截了一顆報廢的實驗衞星。該計劃由於美蘇的限制軍備談判而於1988年終止。1989年,美國開始重點發展地基直接上升式動能反衞星武器系統。反衞星導彈的動能殺傷攔截器於1994年成功地進行了地面捷聯試驗,並於1997年8月進行了首次懸浮飛行試驗。1996年美國開始了一種新型反衞星武器的試驗。這種反衞星導彈從地面發射,在導彈與衞星遭遇時,以一張巨大的聚酯板拍打衞星,使衞星內部的儀器失靈,而衞星仍保持完整的外形,從而可以減少空間碎片。
除動能武器外,美國也在積極發展定向能武器。定向能反衞星技術是指將激光、微波、粒子束等能量集中起來定向發射以摧毀衞星的技術手段。1997年10月,美國陸軍首次使用中紅外先進化學激光器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試驗場進行了摧毀在軌衞星的試驗。另外,天基激光武器從1992年以來也進行多次試驗,技術上已達到了武器要求水平。另外,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也加緊了對高能微波武器的研製。
“從美俄反衞星武器的發展來看,未來定向能可能會成為反衞技術的主流。定向能武器擁有速度快、反應靈活、重複使用代價低、功率可調便於控制破壞程度等優點,在未來必然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蘭順正説。
我國或正在探索相關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在2007年使用上升式動能反衞導彈成功擊毀了位於863公里高度的已經失效的風雲一號C氣象衞星。在隨後的2010年、2013年1月、2016年9月,中國又接連進行了多次反衞星導彈實驗和中段反導實驗。其中2013年1月27日的試驗最為引人矚目。美國軍事媒體人比爾・戈茨宣稱,我國使用的是新型DN-2直接上升式動能反導/衞導彈,這種導彈是一種高軌道攔截彈,可以直接高速撞毀衞星。
“如果比爾・戈茨的判斷是正確的,則意義十分重大,美國和俄羅斯現有的反衞星武器也僅具備中低軌道攔截能力。DN-2毫無疑問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反空間武器。”蘭順正判斷,“因此,目前我國應該已經掌握了上升式反衞技術。另外,我國的共軌式反衞技術也在探索中。”
他介紹,2016年6月,中國全新研製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搭載一台名為“遨龍一號”的航天設備發射升空。官方對外宣佈該航天設備是一台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任務是清理太空碎片。該航天器上裝載了一台機械臂,將模擬在太空抓取廢棄衞星和一些其他碎片,並帶到大氣層進行燒燬。
“這些都被外界視為我國在進行共軌式反衞星技術試驗。”蘭順正説。
本報記者 張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