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眾宣戰特斯拉,2025年將完成超越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綜合

被稱為電動車霸主的特斯拉,今年以來似乎陷入了漩渦。大規模裁員、出貨量大跌、股價近乎腰斬,特斯拉的日子不好過,馬斯克也負面纏身。而近日大眾汽車CEO迪斯卻在狼堡總部發布演講,表示大眾將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大眾集團的未來是電動和軟件。大膽猜測,迪斯肯定熟讀了《孫子兵法》。

開個玩笑,迪斯有沒有讀過《孫子兵法》軲轆哥並不清楚。但《孫子兵法·虛實篇》確實提到過,“攻而必勝者,攻其所不守也”。即進攻時要趁虛而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着特斯拉被拽進泥潭,大眾對其發動猛攻也是無可厚非。但大眾這場仗的贏面有多少?不妨細細分説。

與特斯拉爭霸,暫時還輪不到大眾

注意,迪斯所説的是“2025年超越特斯拉”,爭霸的時間點要放在三年後。而現在,正與特斯拉酣戰的則是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今年國內6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出爐,比亞迪以13萬輛的月銷成績排在第一,力壓居於亞軍的特斯拉。可見,特斯拉中國雖依舊強勢,月銷量達到了7.8萬輛,但也與比亞迪拉開較大的差距。

6月份的銷量數據只是上半年的一個縮影。今年1-6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逼近65萬輛,甚至超過了特斯拉全球交付量564743輛。問鼎全球的比亞迪,不但把特斯拉拉下了馬,更是把一眾合資品牌甩在了身後。即便是成績最好的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也僅位列第14名和第15名,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量分別為41736輛和37316輛。

特斯拉與大眾之間,還隔着廣汽埃安、吉利汽車、小鵬、長城、蔚來等多個品牌,大眾欲在三年時間內超越特斯拉,還需扳倒十多位對手,可謂長路漫漫。好消息是,大眾的老對手,豐田、本田、日產、通用等也尚未推出暢銷的新能源汽車,合資車企陷入相同的困境中。

大眾轉型電動化,到哪步了?

對於所有的車企來説,從燃油車時代過渡到電動化的最大障礙,無疑是鉅額的資金投入與全新的研發技術積累。轉型電動化基本等同於從頭再來,這也是國內車企彎道超車的自信來源。

對於家大業大的大眾集團來説,拿出幾百億元來轉型電動化並不是難事。不過,迪斯的壓力一點也不小。大眾集團在2021財年向全球交付了45.29萬輛純電動車,表面上看數量幾乎是翻倍式增長。然而相對於年銷量100萬輛的目標,其完成率還不足50%。並且,大眾並沒有在2021財報中發佈電動車的盈利數據,而隱去的信息往往意味着“不樂觀”。

萬事開頭難,大眾對未來依舊充滿希望。基於MEB平台打造的大眾ID.3,已經在歐洲市場多次登頂電動車月銷量冠軍。在中國市場,大眾憑藉ID4、ID6系列以及ID.3車型,也暫時躋身銷量排行榜前15位。展望未來,日前發佈的ID.Aero概念車將會在2023年正式上市,該車在WLTP工況下續航里程為620公里,和主流的電動車相比有一定的優勢。

按照計劃,到2025年,大眾汽車將會累計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涵蓋轎車、SUV、MPV等多種車型。大眾集團預計2022年純電汽車的交付量將會超過70萬輛,這將會進一步縮短與特斯拉的差距。

毫無疑問,大眾具有足夠的自信參與到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雄厚的資本與先進的研發技術、品牌價值等都是其轉型的底氣。作為後來者,其超越特斯拉並非不可能。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是大眾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還在努力開拓階段,除了特斯拉,比亞迪、廣汽埃安等自主品牌也是強勁的對手。

經過幾年的時間發展,新能源汽車領域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曾手握帕薩特、朗逸、邁騰、寶來等熱銷車型的大眾,在轉型電動化的過程中面臨着重重困難。與其説是特斯拉對其造成了威脅,倒不如説沒有及時抓住的電動化機遇,令大眾處在了被動階段。

尤其是國內一大波造車新品牌的興起令大眾意識到,“品牌”已經不是高溢價的必要條件,電動車時代,消費者更看重的是智能配置與續航里程、性能。智能化和續航表現也是大眾必須邁過的坎,不夠智能的車機,數據不夠漂亮的續航里程,甚至是不夠突出的加速表現,都有可能“殺死”大眾的電動車。